网络刷屏的文章事件是这样:
“王先生是阿里巴巴级别P7的员工,一个人从北京来杭州的他今年5月租了自如的一个房间。住到7月,王先生和妻子说,身体很不舒服。回京到301医院等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随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7月13日,病情恶化,去世。”
那么,王先生的去世和自如有什么联系呢?据该文章称,“王先生今年1月入职时曾做过全面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包括血常规,各项数值均在参考范围内。这个病从哪里来呢?在医院,隔壁床的病人得了完全一样的病,一问,说估计是房间刚刚装修导致。他病逝后,妻子来到杭州,对王先生在杭州租的房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甲醛超标。妻子说,丈夫在杭州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是夏天,正热,开着空调,恐怕也很难做到敞开通风。”
目前,该事件正付诸法律程序,尚未有定论。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家居装修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5种:甲 醛、苯、氨气、放射性氡、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其中,甲醛和苯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两类污染物。
众所周知,由于新家具和新装潢会释放出甲醛,而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并且是最容易致癌物质之一。
尽管甲醛能产生危害性并没有定量,但是行业共识是甲醛确实是有极大危害性的物质。因此,新装修房屋要放置部分除醛物质如活性炭并经过足够的通风至空气质量达标才能入住。
而对于新装修房屋究竟多久后可以入住?说法不一。
但有说法称,前半年是甲醛挥发的密集区间。
另外,甲醛的散发速率与温度、湿度和室内空气流通情况密切相关。温度高时,甲醛散发速率就高,加之夏季门窗紧闭,更容易导致室内甲醛浓度升高。
不过,上述引爆的甲醛事件揭示的事实是,作为分散式长租公寓领域代表企业,
从装修完毕到出租,受制于租金差盈利模式,自如没有动力设置“空置期”用来减少房源装修污染。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门采访了自如相关人士。该人士并未正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询问,她只是回复称,“规定就是空气检测不合格不上线。”此外,该人士还希望记者可以向他们介绍权威的环保领域专家和检测机构。
针对甲醛问题的治理以及空置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出租的房东与租住自如的租客。房东们和租客们普遍表示,自如在收到房屋后随即就进行装修,装修完毕后会立刻挂到网上出租。
“有时候装修完几天就可以租出去。”
这一说法也可以从自如CEO的采访得到验证。熊林此前曾表示,租赁行业的利润,一是通过提高出租效率(拉长租赁周期、缩短房屋空置时间等)提高资产的周转率,业主会让渡一部分利润;二是客户方,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较高的服务水平,赋予产品更多附加值。如果能较好地发挥规模效应,会使这些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
此前有报道表示,“自如在成立的第四年,租客租住时间就达到270-300天,整租的时间则会更长。而此前,熊林给出的健康库存标准是60天内空置的房源要小于7%,30天内需要小于5%,目前,自如的出租率已经达到95%以上,平均2.5次带看就有1次成交,周期是1-3天,平均一名管家每月租出的房子大概在10到3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