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第277天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
片名:侠女(1970),胡金铨
南京,家
本想在365天的“和电影生活在一起”中,安排一周时间的“武侠单元”。预想有胡金铨、张彻、李小龙、徐克、袁和平、程小东、成龙、李连杰等等这些导演、武指、明星的影片,最后以李安的《卧虎藏龙》落幕(正好出品于2000年)。不过随着日子推移,觉得还有许多名作还没看到,于是逐渐取消了这个念头,就以《侠女》作为代表吧。
看《侠女》还是勾起很多武侠片的记忆。生于七十年代的男孩,难免不受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影响。首先是引发狂热的是1982年的《少林寺》,据说观影人次超过10亿(一说5亿)。我上中学时,每周三下午,教师们有一个神秘活动叫做“政治学习”,学生们可以很爽地放假半天。我几乎每周三下午,去学校隔壁的电影院进行一个人的“政治学习”:看各种武打片。而且全部是大陆仿制香港的,片名冠上各种“少林”和“武当”。当时觉得味道差点儿,也不知道差在哪儿,可演员各个都是全国武术冠军。差不多等到直到录像厅出现,才看上正宗的“香港武打片”。
第一次看见胡金铨的名字,是在录像厅里看《笑傲江湖》,署名是胡金铨和徐克。当时只知道徐克,不知道胡金铨是谁。只知道《新龙门客栈》,而不知道《龙门客栈》。慢慢知道胡金铨,也知道拍这部电影是两人意见不和,最后他所拍的镜头几乎全部被剪去,包括原先叶倩文的戏,全部被张敏替代。我一直蛮喜欢这部片子,不亚于《东方不败》。后来看了胡金铨的电影,才明白其中美工设计的底子完全是来自他的风格,包括漂染工场的色彩、以及东厂鹰犬的服装。据胡金铨的访谈说,徐克在德克萨斯州念大学时,研究命题就是他的电影。
胡金铨的电影后来陆续看过六七部的样子,最爱的几部是:《大醉侠》、《龙门客栈》和《迎春阁之风波》。我印象中《侠女》有些过于冗长了。果然,昨晚重看的时候,看完著名的“竹林大战”,到下半部分就睡着了。西方评论者们称《侠女》有史诗风格,有三个层次,一是社会性,二是人与人的伦理性,三是对世俗的超越性——既英文名“A Touch of Zen”。我一般不太能进入胡金铨的“第三个层次”,也有可能是我不太爱看他后期作品的原因。
昨天用了蓝光重看《侠女》,第一觉得真是很美,然后觉得胡金铨拍得真细。譬如石隽扮的书生,第一次打开代写书信的铺子,门板一块一块卸下来,缓缓除去挂在墙上的布幔,遮在里头的书画才露出来,主人公这次慢慢坐定,收拾桌上的笔墨。这里面气定神闲的韵味做得一丝不苟。开场拍靖虏屯堡荒芜的庭院时,也一镜接着一镜,似乎想要把各个角落和角度都拍遍,让人工布景溶入到夕阳和鸟群疾飞构成的自然风景里面去。
根据大卫·波德维尔的研究,胡金铨是基于剪辑的导演。他的电影平均镜头长度都只有4-6秒,《侠女》是4.5秒,比同辈导演张彻还快。于是我们在视觉上对胡金铨那些经典动作场面的印象,是非常短促迅疾的,有许多打斗并不连贯,却制造出一种“惊鸿一瞥”的美感。胡金铨自己的理论是,“看电影的人的眼,并不是正在看放映出来的现实的动作”。比方拍跳跃,现实中人是不可能不断螺旋着跳上去。于是,他先拍第一次跳,最初的镜头人物跳向画左,再拍改变方向拍人物跳向右边,经过快速剪辑,利用观众视网膜残留的现象,就仿佛“看见”这个人螺旋着跃起。
如果拿《侠女》当“戏”看也非常有味道,人物的亮相,尤其是东厂公公和手下的出场,基本按京剧的套路来。动作场景中人也不是一味斗狠,形体优雅,草丛树林中藏着弹床,使演员一跃而起的腾空姿态看上去非常舒展。徐枫所扮演的侠女对于我来说,大概是视觉上的,而非心理或伦理上的,但因此她冷若冰霜和快意恩仇的形象也更为纯粹。就像故事消散、禅机磨灭,唯有透过竹林射下来的光线才是久远不变的。
第40周 亚洲的生活与传奇
阿普三部曲(1955-1959,萨蒂亚吉·雷伊)
侠女(1969胡金铨)
马尼拉:霓虹魔爪下(1975,里诺·布罗卡)
曼陀罗(1981,林权泽)
盗马贼(1986,田壮壮)
弟弟(1960,市川昆)
江原道之力(1998,洪常秀)
卫西谛照常生活 · 微信号:iweixidi
【2016.12.3 - 2017.12.2】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距离项目结束还有 88 天
感谢每位阅读、点赞、转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