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冬天的雨中奔腾,我的胸脯上藏有明天的早晨。”黄叶落尽,冬自有冬的来意。走过教五楼门前的银杏林,步步生莲,落叶轻歌,声声入梦。偶然拾起一片,仿佛触及时光深处,不经意间打扰了银杏与冬之约。期末悄然而至,图书馆里伏案忙碌的身影,凌晨半夜的灯火,一笔一划,一词一句,亲手浇灌着希望的种子。在忙碌的日子里,也和小帮一起来看看本期的《珈学周报》吧!
2024年12月18日,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旨在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学院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实现科技创新链、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需求链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473157.htm
12月13日,湖北省2024年研究生党支部风采大赛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由湖北省研究生德育研究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竞争,14所高校的14支队伍进入决赛。各队通过情景表演等形式,紧扣党支部战斗堡垒形象与党员先锋模范风采,结合学科特色,重温党史、科研先锋故事,展现青年奋斗精神。最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第三党支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第二党支部荣获一等奖。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的思政课,激励青年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https://news.whu.edu.cn/info/1013/473047.htm
12月16日,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旨在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需求,整合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优势资源,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湖北省常务副省长邵新宇强调,学院应成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先锋,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学院将瞄准战略需求,勇闯科研“无人区”。校长张平文院士作为院长,承诺将构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学院的成立得到了地方政府、两院院士、兄弟高校和企业界的支持,共同助力武汉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https://news.whu.edu.cn/info/1002/472887.htm
1.关于做好2025年2024级普通本科生转学院工作的通知
武汉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2025年本科生转专业和转学院工作。学生需热爱祖国、勤学上进、品行端正,且在校就读时间在一个学期以上、二年级及以下,并对转入专业有兴趣和专长。艺术类、强基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等特定类别学生及成绩低于要求、身体原因等不允许转学院。各学院需在12月17日前上报接收转入学生人数,转学院时间为第二学期的第一周至第三周。转学院申请及审批流程在教务系统上完成,各学院需制定实施细则并公布。转学院志愿一经提交不得更改,转入专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或撤销。各学院需重视此项工作,科学制定细则,规范审批流程。联系人为竹老师,电话68754572。
https://uc.whu.edu.cn/info/1517/117291.htm
2.关于做好冬季安全用电和用水设施防冻保温工作的通知全校师生和员工注意,冬季是电气火灾和供水设施事故的高发期。为确保校园安全,请大家遵守《武汉大学水电管理办法》,确保用电安全,严禁私拉电线和使用违规电器,特别是在学生宿舍。如遇电器异常,立即断电并报修。离开时请关闭电源,避免超负荷使用电器。同时,各单位要做好供水设施的防冻保温工作,确保冬季供水。总务后勤部将加强安全稽查,违反规定者将受到相应处理。请大家共同努力,维护校园安全。https://www.whu.edu.cn/info/1118/192984.htm
1.槐文信教授团队发表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封面文章槐文信教授团队在《流体力学期刊》发表封面文章,研究了植被-台阶复合减灾设施中台阶高度对减缓海啸淹没和提高消能效率的影响。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旨在克服单一减灾措施的不足,探索更有效的海啸防御策略。研究发现,增加沿海植被密度、斑块长度和初始弗劳德数可减缓海啸淹没速度,而植被与台阶的组合能显著消耗海啸能量。研究还提出了阈值斜率概念,为设计经济有效的复合减灾设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在更极端条件下提高海啸防御能力。https://news.whu.edu.cn/info/1015/472987.htm
2.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2024年学术年会举行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2024年学术年会,主题为“积极老龄化与妇女全面发展”。会议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广性别文化和推动妇女理论研究创新等问题。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刘利群教授等嘉宾出席并发表致辞,强调了妇女研究的重要性。会议发布了“中国中老年女性健康与幸福指数(2024)”,评选出7篇优秀论文,并在平行论坛和圆桌论坛中深入讨论了妇女领域的多个议题。中心主任赵雪梅在闭幕辞中表示,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妇女全面发展,推动女性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https://news.whu.edu.cn/info/1015/472867.htm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陈波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发表文章《我们为什么“必须”和“应该”——架通从“是”到“应该”的桥梁》,探讨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联系。陈波教授认为,休谟和摩尔等人提出的“是”与“应该”之间的分裂是虚构的,因为不存在纯客观的事实或纯主观的规范。他提出,人的需求、意图、目标、实际状况、科学原理、社会共识和理性思考能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将事实与规范性指令相连接。这篇文章是陈波教授连续第二年在该期刊发表文章,展现了武汉大学哲学学科的学术原创力。《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近三年来,武汉大学哲学学者在该刊发表了七篇理论文章,体现了该校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https://news.whu.edu.cn/info/1015/473097.htm
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和影视界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凭借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她在华语世界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琼瑶的作品多聚焦于爱情主题,以其情感细腻、情节曲折而深受读者喜爱,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还珠格格》《烟雨濛濛》《一帘幽梦》等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琼瑶的创作生涯始于1963年,当时她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自此一炮而红。她一生中创作的作品达70余部,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电影,从60年代的港台火到90年代的大陆。她的作品开启了华语言情剧的第一纪元,并在之后的纪元中不断掀起波澜,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爱情观。琼瑶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了戏剧性。她的作品常常融入自己的人生经历,许多剧中的情节都蕴含了她内心的情感,比如在《还珠格格》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甜酸苦辣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部剧成为了永恒的经典。琼瑶的去世,不仅令其亲朋好友悲痛,更是整个文艺界的一次巨大的损失。她的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情感导师,她的小说和剧集教会了我们如何在爱与失落中理解生活的真谛。她用温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在公众的心中,琼瑶的名字几乎等同于浪漫和情感。她的离世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但她的作品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不朽的经典。这位华语世界的情感文学巨匠,以其笔下的爱情故事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她的作品跨越了时代,成为了经典。她的文字不仅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梦想的文学世界,也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琼瑶的一生,是对爱情、生活和艺术的不懈追求,她的故事和影响力将继续在人们的心中流传,成为永恒的记忆。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但她留给世界的,是关于爱与力量的不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