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与分析
实验与分析版权引自德文专业技术期刊LaborPraxis,为化工、制药、食品、环保、农业、电子等分析测试领用户提供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专业知识。通过订阅号、期刊、微课堂、应用技术培训、沙龙、论坛方式帮助企事业实验室从业人员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合作,Nature ... ·  昨天  
实验万事屋  ·  看这东南大学的博士生发的12.2分SCI文章 ... ·  3 天前  
研之成理  ·  清华大学,Nature!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与分析

获施一公点赞!浙江大学6000万元打造冷冻电镜中心

实验与分析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5-12 17:40

正文


5月9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报告厅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镜中心主任周正洪教授及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等顶级冷冻电镜专家共同启动了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的成立庆典仪式,为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送上又一份贺礼。

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成立暨2017冷冻电镜西湖论坛现场


生物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冷冻电镜正是解析生物结构的利器。冷冻电镜技术的发明,为解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结构提供了高效率的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潮,出现了许多开 创性的研究成果, 施一公 院士就是个成功的典范。冷冻电镜技术还显示出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光镜和电镜关联等强大功能和潜力。

记者了解到,2013年11月由段树民院士、张泽院士和洪健教授向学校提出了建设高端冷冻电镜平台的建议书。经过专家认真论证、慎重调研,充分听取校内专家、领导和国内兄弟单位的建议,学校形成共识,浙大应抢占先机,要建就建世界一流的平台,并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建 设项目。国内的寥寥数个冷冻电镜平台都是国家出资的, 浙江大学 则是由学校自筹资金6000万建立 冷冻电镜中心 这在国内首开先例。足见浙江大学对冷冻电镜技术的重视。

据悉,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是目前国际上设备配置最齐全、技术覆盖面最广泛的冷冻电镜中心之一,可解析从蛋白复合体到细胞组织的高分辨三维结构。冷冻电镜目前在单颗粒解析蛋白结构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但在细胞生物学等载体的超微结构研究方面的应用还有待开发,是今后冷冻电镜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齐全的配套装置和技术覆盖面广泛的设备,为浙大开发冷冻电镜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保障,也将成为浙大冷冻电镜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段树民介绍,浙大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来自全世界冷冻电镜发展走在最前沿的实验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纳米系统学院电子成像中心。张兴教授在2010年首次使用单颗粒冷冻电镜解析出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原子结构,确定了冷冻电镜作为第三种可以重构生物大分子原子结构的技术。

作为冷冻电镜结构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 士表示,“ 浙江大学 6000 万元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冷冻电镜的发展像是一场猛烈的革命,浙大建立冷冻电镜中心是及时的, 就目前冷冻电镜的发展速度来看甚至还有所欠缺,近年来冷冻电镜迅速发展,超出所有人预期,且冷冻电镜对整个生物学的影响不仅仅包括结构生物学,还包括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发育学等大部分领域。 就目前发展前景来看,冷冻电镜技术是可与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相提并论的第三大技术!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致辞

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致辞


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成立仪式结束后,中心举办了2017冷冻电镜西湖论坛,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正洪教授、耶鲁大学刘骏教授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冷冻电镜的发展历程


冷冻电镜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是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过近10年的努力,在80年代趋于成熟。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包括 病毒 膜蛋白 、肌丝、 蛋白质 核苷酸复合体、亚细胞器等等。

一方面,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所研究的生物样品既可以是具有二维 晶体 结构的,也可以是非晶体的;而且对于样品的分子量没有限制。因此,大大突破了X-射线晶体学只能研究三维晶体样品和核磁共振波谱学只能研究小分子量(小于100KDa)样品的限制。

另一方面,生物样品是通过快速冷冻的方法进行固定的,克服了因化学固定、染色、金属镀膜等过程对样品构象的影响,更加接近样品的生活状态。

21世纪初,冷冻电子显微镜都具备自动图像采集系统。CCD(charged-couple device)照相机能快速、动态的记录电子衍射图,但由于 像素 的限制,其 分辨率 不如照相胶片。 CCD 和照相胶片所记录的是生物样品空间结构的二维投影,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包,可以从电镜的二维图像重构样品的三维结构,即三维重构。已开发出许多软件程序包可供计算机处理使用,大大方便了生物样品的结构重构。

(文章来源:科学网)



实验与分析人的

抱团学习成长 社群

小析姐喊你 归!队!啦!


【社群大本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