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我ssh,今天不聊技术,分享一下关于
职场攻略
的一篇文章。
上周一个朋友突然微信私我,跟我分享了下她的境遇:
可能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太能get到这位妈妈的痛苦,但除非你一辈子
丁克
,否则早晚有一天你一定一定会对这个截图感同身受,因为这几乎是绝大多数职场人迟早要遭遇的困境。
他们常常是
重本毕业
(985/211/C9/清北等),虽然
素质和人品
参差不齐,但是
学习能力
一定是
一流
的,再加上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练就了他们
绝对的服从性
,和
超强的执行力
,是品相极佳的牛马。
他们甚至不需要你挥鞭,只需要在他面前吊根胡萝卜,就能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自己鞭策自己,自己给自己定KPI,自己给自己买咖啡茶饮,加油打气,为老板的别墅庄园拼命的添砖加瓦,燃烧自己。
我无比认同这种观点,至少我所在的互联网圈子里的高级牛马就是这样的。
这让我想起了乔治奥威尔的《
动物庄园
》,里面也有一匹健壮强悍,干活从不惜力的马(Boxer),它忠诚,敬业,身强体壮,
他如此单纯地相信所有问题都能通过
加倍地工作
来解决。
而当它因为工作受伤,年迈力竭身亡后,却被猪(农场主)转手卖给了一个屠夫,换来一箱威士忌。
(
木偶剧《动物庄园》
)
这个魔幻现实主义庄园里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身边上演。
大厂里,每年都会“死去”一批老Boxer,然后再换上一批“刚出生”的新Boxer,每个Boxer都会臣服于猪(农场主)的胡萝卜,高喊着“
我要努力工作
”,然后埋头在格子间里没日没夜地组装螺丝。
资深一些的Boxer会研究下螺丝A和螺丝B的优劣性,做一下组装方案的整体架构,然后汇报给猪(农场主),之后再分配给一些低级的小Boxer去敲敲打打,埋头干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甚至对牛马而言,就压根儿不存在“日子一天天过去”的说法,因为在格子间里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
明亮的LED灯管和紧闭的窗帘会代替掉时刻变化的太阳光线
,因为阳光强度总是不稳定,时而暴晒,时而昏暗,不如LED灯管稳定和省心。
稳定明亮的光源
,和
稳定逼仄的格子间
,便带来了稳定且安心工作的Boxer。
感知不到自然光的变化,也就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便也无从谈及“日子一天天过去”的说法了。
如果大厦物业和公司行政不在一些特定时节在大厅举办一些节日活动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知晓四季更替,时节变化。
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大厂产研(设计&研发)人员身上,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长时间沉浸式办公状态,所以常常会看到他们戴上降噪耳机,全神贯注的和计算机对话。
嗯,专注本身是没什么不好的,但这也成为他们进行自我麻痹的惯用逻辑。
一群绝顶聪明的人,用一个接一个永无止境的Todo list填满每一个日日夜夜,一手端电脑,一手端水杯,在不同的会议室之间忙碌的穿梭。
(个人观点,不代表字节整体情况,谨慎对号入座
)
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想过任务清单里的“任务”本身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甚至也不会去分析“任务”的上游——“
需求
“的合理性,有效性。
每个人都在
用忙碌填补着空虚,用勤奋回应着迷茫
。
我常常跟妻子说,人一旦陷入瞎忙的状态,就非常可怕,甚至比躺着发呆的人还要可怕,这种可怕大致上分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缺乏战略规划的瞎忙,会占据你大量的时间精力,让你无法抽身出来窥探这个世界的其它可能性,也无法顾及到工作以外的角落,比如你的爱人,你的家人,你日渐吃灰的兴趣爱好,和深埋心底的童年梦想。
另一方面,运转不停的大脑,会催生出一个错觉,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当努力,相当上进的人,因为在你的潜在认知里,
忙碌=努力=上进=优秀
。
而这种强大的心理暗示,又会进一步削减掉你对人生其他可能性探索的欲望,因为你从碎片式忙碌中获取了足够的多巴胺,你无需再
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交流,去爱,去恨,去痛苦,去绝望,去悲欢离合,去开怀大笑
。
深圳“
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夕阳再也勾不起你拿出手机拍照的欲望。
北京“
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初雪也不再弯得下你的腰去地上拾掇个冰花。
这种忙碌的状态若只是停留片刻就走,那倒也不必要惊慌,工作嘛,总有临时抱佛脚冲刺的时候。
但如果你发现,你的todo List是一个无限滚动列表,并且恨不得每一条都标记了deadline的时候,那么,是时候该给自己一个大比斗了!
尽快抽醒这个迷失在格子间里打螺丝的“匠人”,越早越好。
因为,他病了。
……
但如果你发现,你的todo List是一个无限滚动列表,并且恨不得每一条都标记了deadline的时候,那么,是时候该给自己一个大比斗了!
尽快抽醒这个迷失在格子间里打螺丝的“匠人”,越早越好。
当然了,相较于小厂里简陋的员工福利保障,大厂对螺丝钉的“保养”政策福利还是定得相当不错的,这点倒是毋庸置疑。
比如鹅厂每年都会发一笔专款专用的“Q米”,让员工可以为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购买一份非常实用的商业医疗保险。
公司每年还会组织一场价值几千的员工体检,而且还贴心的为家属也提供了优惠的体检套餐。
我在职的那几年,每年都会带着家属一起去做个全身体检,直到离开后,我再也没有自己购买过昂贵的商业体检(今年春节回来准备去做一次)。
除此之外,公司大厦里还会有健身房,理疗室,医务室,心灵氧吧,各类球场,攀岩等放松身心的地方,竭尽所能的帮助大家维护一个好状态。
即便如此,大厂员工依然还是有不少人无法在有限的职业生涯期间完成自救。
我身边就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一些人从厂里出来后迟迟找不到工作,gap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屡见不鲜。
也有一些厂里高职级,高title的大龄同事,出来后完全找不到合适的“用武之地”,只能“屈尊降贵”,去一些小公司降薪入赘,有些夸张的不仅腰斩,踝斩,月薪甚至不如一个刚毕业的小螺丝钉。
虽然甩锅定罪给大厂,能够迎合一大部分人的喜好,进而撺掇着大家一起给资本家定罪,来减轻些许自己身上的负罪感。
但我还是想说,今日结局之好坏,最大的责任方主要还是在于你自己啊!
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运气差,遭遇了“小人”的算计,导致自己努力许久的成果被窃取,然后一脚踢开,最终只得悻悻然离开大厂。
但这种案例的样本量总体上还是少,我这里只想聊聊最平凡的大多数。
对于平凡而又沉默的大多数产研同学,尤其是基层螺丝钉,你们自身并不会经历多么狗血的宫斗,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被大厂抛弃,沦落街头无人问津,那么大概率仅仅是因为你自己一直以来都
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没日没夜埋头加班,选择了为团队可有可无的目标牺牲自己,选择了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选择了忽视掉本可以完成原始积累的契机。
是的,很多在外人看来欣羡不已的资源,你都视若无睹,在各级leader“
胡萝卜 + 大棒
”的混合技下,你选择了头都不抬一下的盲目加班。
用宝贵的生命燃烧掉一条deadline,又从小黑板上揭下另一条deadline,继续燃烧。
长此以往,当你年龄渐长,成本颇高,企业为了保住利润,进而保住估值,便会用相对低廉且年幼的新螺丝,替换掉你这坨老零件。
而此时,你除了积攒了用不完的夜宵券(鹅厂的一种代金券,加班到晚上8点后就会发放,每张可以兑换价值18-50不等的商品),啥也没有。
但比起“啥也没有”,更惨的事实是,你已经“老了”。
我记得小道消息里一直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组
长不超过28,总监不超过33
。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年龄大于这两个数字,那么在没有特殊关系或特殊贡献的前提下,
初次任命
为管理者的机会就相当渺茫了。
为什么说是初次?因为如果你一旦进入管理序列,决定生死的就不是年龄和技能,而是人际关系,也就是所谓的“
跟对人比做对事重要
”。
别着急杠,我知道有例外,但我们不谈例外,只聊大多数。
精明的大厂HR在每一颗螺丝进厂的时候,都标定了详细的参数,这其中就包括了有效期。
在互联网HR的眼中,33岁以上,就是”老了“,该上临期货架了。
当然了,大厂临期的螺丝,也总是带着光环的,只要不嫌弃薪水,很多小厂还是愿意接过去的,毕竟大品牌的临期商品,在品控上,也总是比小作坊的三无产品要相对有些保障(别杠,我知道大厂也出垃圾,小厂也出牛人,这里说的是大多数)。
那问题来了,对于平庸的大多数“匠人”,我们该如何自救?
自救的方法论非常多,说多了怕你记不住,所以我挑选最简单朴素的六个字:
别,加,班!多,摸,鱼!
我知道会有人诧异,加不加班是我说了算的吗?本来就是个废人,我再摸鱼岂不是更废?
No,No,No!
这里说的摸鱼不是让你天天在网友群里吹水撩妹,也不是让你去厕所马桶上带薪拉屎刷短视频,一刷刷个半小时。
先来说说加班的事。
年轻的网友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
加班=贡献
,谁加班多,谁该拿高绩效,高奖金,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除了极个别
脑子里有屎
的
无能领导
,
做不出
业绩
就
通过
形式主义
加班
来向上表忠心之外
,但凡是个心智健全的管理者,都不会用加班时长来评定绩效。
绩效这玩意儿的评定很复杂,说起来又有意思了,暂时不展开。
总的来讲,你在团队里的贡献可能来自于
你推动的项目,你沉淀的文档,你研发的产生了业务收益的产品,你管理的紧紧有条的团队
……但绝没有一条标准,是考察每个人的加班情况,来判定你的贡献。
所以我历来对加班这事儿的态度都是:No!(跟我并肩作战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我这个做事风格)
你可能会有一万种理由告诉我,今天这班必须加,但在我看来,除非
线上事故
需要
紧急救火
,否则日常迭代需要
经常性通过加班完成
的话,我只会怪领导无能。
也有一些老鼠屎,哪怕在工位上打游戏假装加班都不走,到深夜了又疯狂在群里@人解决问题,非要把同事往死里卷。
这种人,我通常是视而不见的,他爱走不走。
我回去做我的饭,带我的娃去,管他孤家寡人咋的。
加班说罢,再来说说摸鱼。
摸鱼,也是有门道的。
最初级的,在日常工作中,你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效率,为自己争取更多的
工期Buffer
,然后拿来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