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2 天前  
财经杂志  ·  别了,海通证券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小米: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别盯着马化腾与那位“耿直”大佬的怒怼了,共享单车正式进入死亡倒计时!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0 22:26

正文


作者:徐盼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因为两个大佬的互怼,共享单车的话题再次被刷屏。


昨日晚间,ofo小黄车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了艾瑞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称ofo小黄车的活跃用户远超摩拜),并“耿直”点评: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


接着,领投了摩拜C、D以及最新一轮融资的腾讯坐不住了。马化腾一改平时谦逊、低调的风格,随即回复:在微信支付看摩拜(的数据)要高一倍,并且把摩拜和ofo分别比喻成智能机和“小灵通”。然后,两个大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茬起了架:



回溯ofo小黄车和摩拜,二者因基因不同,发展路径也呈现差异化。从校园起家的ofo小黄车起初并未安装智能锁,单车成本低,可以迅速拓展市场。而摩拜则从一开始就定位社会投放,在定位系统和单车制造方面发力。如今在市场竞争和资本助力之下,两家也都在取长补短,ofo小黄车开始安装智能锁,摩拜开始降低造车成本。


但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目前还胜负难定。两头猛兽之间的生死较量,仍在持续。


高估值背后:数据被疑造假、资本抱团跟投……


在今年3月界面传媒发布的“2017创业估值榜”上, ofo估值138亿元,摩拜估值105亿元。(随着摩拜和ofo最新一轮融资消息的公布,两者的估值势必会更高。)


共享单车的热潮兴起并没多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摩拜和ofo的估值居然双双超过百亿,资本功不可没。但在帮助共享单车走向繁荣的同时,争相涌入的资本也令这一市场滋生了巨大的泡沫。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 在经历去年年底的资本站队后,摩拜与ofo身后的资方已经开始抱团取暖,并频繁跟投。


根据公开资料,摩拜身后的投资方主要包括高瓴资本、腾讯、华平投资、携程、富士康、华住、红杉资本中国、创新工场等。其中,腾讯参与其C轮融资并持续领投D、E轮,高瓴资本先后参与其C、C+、D、E轮融资,创新工场参与其B、B+、D、E轮融资,红杉资本中国参与其C、C+、D、E轮融资。


ofo的情况也类似:滴滴参与其B+、C、D轮融资,经纬中国参与其B、C、D轮融资;此外,不止一次出现在投资名单的还包括东方弘道、天使投资人王刚、唯猎资本、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Coatue Management等。


一般来讲,老股东持续跟投,意味着对企业的持续看好。但短期内如此频繁密集的跟投,则显得不一般。



众所周知,目前任何一家共享单车都没有实现盈利,若要烧钱抢占市场,只能靠资方不停地输血。双方势均力敌,二者均有获胜的可能。聪明如资本,绝不会在仗打到一半的时候就因“弹药”不足而落败。


阵营一旦形成,擦枪走火也变得不可避免。马化腾与朱啸虎的互怼只能算是其中一段小小的插曲。


早前,在ofo宣布完成D轮融资时,摩拜投资人祥峰基金方面人士就被爆出在朋友圈直言,ofo基本都是老股东在投,融资额也严重夸大宣传。更搞笑的是,ofo资方新华联的一篇“乌龙”推送,则将当时对外公布的4.5亿美元的融资说成3亿美元。


前脚刚嘲完ofo,后脚摩拜就被打脸。一家曾与双方都有过接触的机构投资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摩拜是五十步笑百步,双方其实都有老股东哄抬估值的嫌疑。


疯狂到无成本一样地烧钱——最快速度挤死所有对手——垄断市场——自拍自卖,短期内疯狂推高估值——引诱市场埋单。


这样的路径似曾相识。凭借它,可怕的资本正在中国复制着一个又一个估值的神话。


90% 的后来者或被清场,共享单车倒闭潮即将来临?


巨头相争,首先遭殃的便是后面的小公司了。悟空单车成了第一个倒下的。



从成立到关门,悟空单车仅仅维持了5个月。为了追赶共享单车的风口,悟空单车的创始人雷厚义搭进去了300多万元,一千多辆单车也不见了踪影。结局还是令人唏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