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华为MateX6开启预订#,你会考虑购买折 ... ·  5 天前  
36氪  ·  新品牌AUDI诞生,新合资时代到来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这家创业公司如何做到后来居上,并赢得100%好评?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05 08:45

正文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撰稿:刘雪儿  编辑:孙雨晨,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

公众号:新经济100人(ID:qiyejiagc) 

编辑:Dva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成本增加,工业机器人成为创业风口与政策扶持对象。当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成熟,服务机器人逐渐兴起,并渗透到医疗、农业、金融、军工、物流、家政、教育等领域。


但机器人和很多智能硬件一样,对软件、硬件、供应链管理等各方面要求很高,一般创业公司无法啃下这块硬骨头,在巨头林立的机器人领域,创业公司又有哪些机会呢? 


「新经济100人」在安卓头条(Android Headlines)上发现,一位名叫Nick Sutrich的德国测评师,对iRobot Roomba 980和一款中国的扫地机器人进行了测评。


在小面积清扫、导航能力、地毯清洁能力等五项实用功能的评测中,除地毯清扫不让伯仲外,其余三轮测试,中国产品表现出明显优势。 


我们又在京东上搜索了这款名为「米家扫地机器人」的产品,搜索结果显示,该产品售价1699元,价格不到iRobot  Roomba 980的四分之一,评论超过1.2万条,好评率100%。 


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这款扫地机器人与时下热潮的人工智能有哪些关联?在市场上已经有四五个成熟品牌的情况下,这家公司能否杀出重围? 


近日,「新经济100人」走进石头科技(米家扫地机器人是其研发的产品),独家专访5位团队核心成员,总结了智能硬件生存六个法则,涉及找人、找钱、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环节,希望对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你有所启发。 


1.找人拼的不是背景是诚意


2014年6月,对AI与机器人感兴趣的昌敬决定做一个机器人公司,「要找一个接地气的产业,扫地就很接地气」。他选择扫地机器人的理由是: 


○  有真需求。 

○  人群足够广。 

○  频次足够高 。

○  产品不易同质化。 


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开始着手找人,从熟人入手,找到了微软前同事毛国华做COO,毛国华找到了微软前同事吴震做CTO,三人都是软件出身,团队的硬件短板十分明显。


▲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 昌敬


「讲一个笑话,我们始终不知道硬件包含哪些东西,硬件结构是怎么回事,大家老扯不清楚。」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毛国华说。


几个人把自己的朋友圈和通讯录翻了遍,凡是与硬件沾边的人都去求推荐人才。 


几个月里他们面试了不下二十人,但颗粒无收。一次,昌敬和毛国华开车去望京面试一个手机出身的人才,「这哥们是我们非常想要的人,我们很早就到了,请他吃饭,很诚恳地聊天,把公司所有底细包括融资等都告诉他,但吃完饭他还是回绝了。」毛国华回忆,「当时我俩沿着五环开车回来,真的非常非常沮丧。」 


恰巧万云鹏来北京出差,在华为任职十年的他是金牌项目经理,在与百度的合作中认识了昌敬。昌敬邀请他来公司做项目管理的培训,深入交流中发现「很不错,就挖他好了」。 


但当时万云鹏刚举家从北京迁往深圳,车已经买了,正准备买房子,现在让他搬回来,家人尤其妻子坚决不同意。「华为是个非常牢靠踏实的公司,你想在一个金饭碗里,非跑到一个泥饭碗里,你给人一个理由。」昌敬很苦恼。


昌敬他们反复沟通多次,「我知道他(万云鹏)是个比较爱冒险的,想追求一些刺激的人」。果不其然,万云鹏还是心动了,他说服妻子回到北京,微信上给昌敬他们发了张妻子侧身洗碗的图片,表示她同意了。 


「他是我们公司硬件第一人,有了他就相当于打开了硬件的一扇窗户。」作为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供应链副总裁,万云鹏从华为、诺基亚等公司引进了不少硬件人才。有一次对方妻子不同意,他干脆跑到对方的湖南丈母娘家求情。 


「创业就是一找方向,二找团队。方向就是做对的事情,团队就是把事情做对。」昌敬说。 


现在团队的软件与硬件人才搭配合理,有人问昌敬当初三个软件人也敢开个硬件公司,昌敬回答:「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有多难不知道嘛,因为不知道,所以不怕。」 


2.别为了「完成」牺牲「完美」


2014年8月中旬,昌敬几个人在40天里赶出了第一个demo,小米生态链的投资人看后决定投资几百万美元。但接下来的坑却是一个接一个。 


2015年9月是预定开模的日子,但已开出的两款手板却很不理想。是将就开模还是重新设计,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问题的根源在于,硬件团队大多来自手机团队,缺少做机器人的经验,设计思路有问题。 


「我们也试图参照一些国外顶尖品牌的产品,但有些东西不是两眼就能看出来的,很多细节设计没弄明白,而细节往往决定产品质量。」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硬件负责人张志淳说。 


昌敬决定重新设计,加上开模和最后发布再花费大半年,推向市场的计划排到了2017年3月。 


「团队听说后非常负面,士气大跌,相当于三年还不一定做好一个产品,搞不好中途就死了。」 


为了抢时间和安抚团队,昌敬决定封闭开发,从外面请了机器人领域资深的工程师,改动了整个框架,关键的模组也坚持自己做。 


「每晚搞到一点钟,就抢时间,那里面有几万个结构,要一个个点,每个人都点坏了一个鼠标。」昌敬对「新经济100人」说。 


一个月后新版本出来,昌敬过了自己这一关,他把发排计划定在2016年9月,但没想到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 


3.把「难事」做成核心竞争力


2016年春节,昌敬带着第一个版本回北京测试,哪知道机器人不听使唤,要么突然停掉,要么犯了迷糊,没法一直跑下来。「


当时感觉挺沮丧的,很没安全感,因为问题太多了,觉得上市遥遥无期,都吃不下饭。」昌敬说。


但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他一直憋着没说。 


年后上班第二天,软件与硬件部分团队就开始封闭开发。


大家定下目标,4月开始内测。此时,离原定的发排计划只剩下一个月。时间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团队里的每个人,赶着他们每天玩儿命地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一个月后软件运转趋于稳定。


在石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吴震看来,机器人之所以跑不动,是因为一时没办法汇集所有的室内场景,必须多场景内测,再针对不同障碍物给出处理策略。


在米家扫地机器人研发的数据库里,每发现一个问题就标个单号,并记录下解决流程,如处理人、解决方案、效果如何等。目前已经积累了几千个单号,还在持续更新中。 


现在市场上多为采用惯性导航的碰撞式机器人,由于缺乏传感器只能无序清扫,容易出现漏扫和同一地方清扫时间过长的问题。不同于惯性导航与摄像头导航技术,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激光导航技术,可以把家里的户型图画出来,规划路径,而且不受机器打滑、偏离方向的影响,覆盖性与稳定性都高很多。 


这背后支撑的有三大算法:

○  室内定位与地图创建算法。机器清扫后App上自动生成清扫后的路径,这依靠激光而非GPS来测量,与无人驾驶汽车躲避障碍物的原理类似;

○  导航算法。机器人成「之」字形行走,目的地不是一点而是一行,最后选择最优路径回到充电桩,好处是不容易漏扫;

○  用户交互算法。比如App上响应用户指令。



「第一个算法是我们的核心,也是比较大的难关。」吴震说。要做一个民用产品,追求的是物美价廉,降低成本也容易造成精度等性能的降低,硬件的缺憾对软件水平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当时人力有限,吴震他们没法研究所有论文,于是找到擅长机器人研究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从大牛博士那里快速了解市面上的解决方案与学术算法,再根据现有硬件条件作出算法改造,通过软件弥补了硬件性能上的不足。


4.量产需先解决三大问题


2016年4月,产品如期开始测试。第一次发现噪音偏大,于是将齿轮改成斜齿,但100小时测试中齿轮熔化,这时候离发布只有四五个月,而每种方案量产前都需经过1500小时的测验,昼夜不停也得转62.5天。


石头科技硬件负责人张志淳立马飞到深圳,跟齿轮箱厂商商量解决方案,调整齿轮的角度、间隙,把材料从塑胶换成铜等等,「当时非常冒险,我们是在赌。」昌敬说。


几种方案讨论出来后就开始测试,几十台扫地机器人昼夜不停跑两个多月,十多个人24小时三班倒,给机器人换电池。


机器人都快跑成「神经病」了。


昌敬认为,评价一个机器人好不好,看四个方面:


○  是否不易卡住。 

○  是否清扫干净。 

○  是否覆盖全。

○  是否清扫快速。


想一步到位并不容易。米家扫地机器人最初只能清扫路况不那么复杂的房间,比如屋里只有常见的沙发、椅子、衣柜等静态障碍物。 


有了这个基础,团队开始想办法让机器人处理复杂路况,比如地面上既有头发又有电线,机器人只会「吞掉」头发,而不是把电线也一起卷进去。



再就是教会机器人怎么保护自己,这考验的是机器的越障和防跌落能力。激光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像人的眼睛,能帮机器人「看见」前方的障碍。


比如机器人走到楼梯口边或桌子边时,悬崖传感器会向下打光,若光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机器人就知道这里离地面有一段距离,就会绕着走。


国际上用DPU(是机器吸进灰盒的灰尘质量与标准量的比值)衡量机器的清扫能力。目前米家扫地机器人在标准模式下DPU为82%,强力模式下为90%以上。


清扫能力与硬件设计直接相关,比如滚刷太硬容易缠绕毛发,太软则扫不干净。滤网的孔隙既要保证空气轻轻穿过,又能做到截住灰尘。


硬件负责人张志淳说,量产前的测试要经过三个阶段:

 

○  解决功能性问题。

○  解决耐久性问题。 

○  解决用户体验问题。 


比如噪音大肯定会被用户吐槽,齿轮选得不好机器用两天就坏,就很难再卖出第二台。 


2016年7月,经过2次工程样品验证测试、3次设计验证测试(包括模具、电子性能、外观测试等),终于有几种方案跑成功了,昌敬他们选了个最成功的去量产。 

5.需要时刻紧盯着供应商


2016年8月1日,米家扫地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产品发布会之前,工厂要在一个月内备货1万台。 


8月19日,北京大雨滂沱。昌敬在家里测试,发现机器人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响,这是此前在深圳从没出现的问题,原因是潮湿导致了刮条变形。「虽然出现概率极小,但一出现就很恶心」,昌敬提出已生产的5000台全部返工,众人哗然。 


当时争议比较大的是只有新机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用了几天后有灰尘润滑,声音不会很刺耳。如果家里足够脏,几秒钟后就没声音了,有人提出直接发货。但昌敬坚持返工,先隔离已经生产的5000台,全部机器重新生产。 


返工最大的成本在于包装,因为逆包装后很多材料就作废了。其次在于占用生产线,返工一台机器和生产一台机器的成本差不多。 


而这背后的问题出在刮条供应商身上,之前打样和测试的部件都没问题,在量产时供货质量出现问题。


类似问题也发生在产品上市后。2016年9月22日,有一批产品在出厂前的十几个小时被发现有问题,根源在于这批货从供应商的广东厂转到了湖南厂,品控水平降低。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昌敬换了成本较高的备用供应商,在需求旺盛的上市初期稳住了生产。


出了这次产品事故之后,石头科技发现要时刻紧盯着供应商,要派出驻厂的品控人员,前期负责挑选工厂,中期负责辅导制造和生产,后期负责巡检。


所有工厂的选择都会从两个角度考虑,从研发角度看,会看实验室设备的先进程度、研发人员占比、研发人员的背景与工作能力、工厂管理水平和相关认证标准等;从采购角度看,会看工厂的配合度、合作积极性,一般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工厂。


总装厂在地理位置上要求很高,与零部件厂的距离最好在两小时车程内,这样便于运输零部件与品控管理。


万云鹏说:「选总装厂很难,不是说图纸丢给工厂,工厂生产就完事了,难点在于你要投入很多资源去辅导它。」 


「辅导」是指,从工厂开始生产到量产期间的6到8个月里,米家需要派出人员教工厂怎么制造生产机器人的机器,调试机器提高效率。生产线产值从每小时5台提高到100台,磨合大概需要四五个月。

6.拿到融资协议也别忘了预留资金风险期


2015年底,米家扫地机器人一度陷入财政危机。


2015年年中昌敬已与高榕资本、启明创投签订了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协议。


但他没有预料到,外商投资的审批手续非常繁琐,由于审批部门经常对协议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他们不得不来回与各方律师协商修改。


石头科技COO毛国华回忆:「晚上11点后和律师开会,收集当天的反馈意见,改完了给人家发过去。最怕碰到节假日,因为律师放假又要干等好几天。」


那时候公司渐渐上了规模,增加了好几十名研发与生产人员,打样工作正热火朝天,还有开模、修模,也需要三四个循环后才能稳定下来,整个开模要花好几百万元。当时一个手板要花1.5万元,最后当废品回收时,工程师心疼地说:「好家伙!一万五扔掉」。


为了捱过这段寒冬,昌敬只能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2016年初,B轮融资到账,此时距签署融资协议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大半年。


然而在昌敬看来,资金危机却不是最可怕的。「公司目前唯一的死法就是质量事故,所以质量一定是我们的最高优先级」,所以他才会在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坚持产品第一的原则。 


结语


目前扫地机器人领域比较强的是国外品牌iRobot,在国内,国产品牌科沃斯也占有不少的市场份额,米家扫地机器人能否后来居上?


面对「新经济100人」抛出的问题,昌敬冷静地说,米家的优势在于团队软硬件上实力搭配强,劣势在于品牌积累尚欠火候。目前米家扫地机器人用的是小米品牌,但未来将回归石头科技。产品线也会继续拓展,但前提是先做好扫地机器人。 


这家公司主力购买人群是35岁以下的男性用户,与小米的用户重合度较高,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空间相当大。


但这取决于这家公司挂上自己招牌后,渠道建设、市场营销、用户运营等能力有多强。 


即使前有iRobot、科沃斯等强劲对手,但昌敬依旧信心满满。他骨子里崇尚冒险,喜欢挑战,有五年越野经验,曾多次翻山越岭,穿越沙漠与河道。


一次,昌敬和朋友去沙漠探险,有个坡下去就回不来了,「怎么出去不知道,但不下去又感觉缺点味道」,两人硬着头皮冲下去,找新路的时候车胎脱圈,呆了一夜后终于找到了出路。


「有一些恐惧,但也有一些刺激」,说起这些他不禁眉飞色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