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有一个不扫兴的爸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3 天前  
周国平  ·  人的幸福感从哪儿来? ·  3 天前  
洞见  ·  稳,让一个人越来越强大 ·  4 天前  
周国平  ·  人生实苦,我们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此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哪怕读个三本,还是能够改变你的阶层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08 17:32

正文


文 | 张丰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人口大省河南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86.58万,仍为全国第一。在过去几年,河南的一本率只有7.53%左右,属于全国最低的几个省份。可以想见,有大量河南考生,都无法升入较理想的大学。


这也就能够理解,昨天(6月7日)有很多郑州的考生家长专门去乘坐211路和985路公交车,他们要为自己的孩子沾一点喜气。在别的大城市,考生妈妈也许只要穿一下旗袍就行了(预示旗开得胜),而在郑州,即使是搞迷信,也要多辛苦一点。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只有郑州大学这一所211,还是托“每个省都要有一所211”这个政策的福。


86万考生,有30万大概是毫无希望的,他们上不了任何大学。他们的父母,虽然也在为孩子的未来焦虑,但是却注定毫无结果。相比之下,河南的父母似乎特别钟情高考,河南总人口9600万,有86万考生(比去年多4万),江苏人口有7300万,但是考生只有33万(比去年少3万)。


河南的家长,更迷信“高考改变命运”吗?那么,如今的高考,到底还能改变什么?


今年正好是恢复高考40周年,媒体刊发了各种文章,来探讨这一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变革。毫无疑问,高考曾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像俞敏洪这样的人物,没有高考,可能永远达不到今天的境界。马云高考成绩不行,常被人用来作为例子,来证明高考无用。但是,如果马云不是幸运地考上杭州师大,他现在又哪里讨生活呢?


40年已经是不段的时间。1977年恢复高考那一届,不少人考生年龄偏大,那一届的大学生,有人已经退休了,而2017年高考的,已经有很多00后。40年的跨度,让大学毕业生已经涵盖了工作岗位的各个年龄段和阶层,换句话说,大学毕业生已经统治了中国。一些官员和企业家,没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也会想办法搞一个学历,这其实也变相说明了大学对中国社会的统治力。


高考40年,其实正好分为上下半场。1996年开始,国家对大学生不再包分配,这是一个分界线。1997年,高考招生人数第一次达到100万,从1999年开始,大学开始快速扩招,到2016年,招生规模已经突破100万。


对前20年的高考生来说,“高考改变命运”,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体验。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成为“国家人员”,意味着从此端上了铁饭碗,同时也意味着在毕业分配的时候,你也没有什么选择权。


对1996年之后参加高考的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其实已经变了。除了享受高等教育,个人也要承担学费以及毕业后找工作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从1999年开始的扩招,已经让高等教育变了味道,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而变成了一种“平民教育”。它是大众缴费学习和练级的地方,而不再是国家培养精英的场所。


接受媒体采访大谈高考改变命运的那些大佬,大多都是前20年参加高考的,他们毫无疑问是社会的精英。1977年只招了27万人,到1996年,也不过招了97万人。但是,从1997年到2017年,大学招生却从100万扩大到700多万的规模。


换一个数据,可能更为直观:恢复高考40年来,一共培养了大约1亿大学生。前20年,只培养了1000万,而后20年,则超过了9000万。目前,中国光是在校大学生(从专科到博士)就有3000万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池,每年放出700万毕业生,怎么可能是精英呢。


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何有些用人单位的人力主管,在招聘的时候,会问一句:请问你的第一学历是哪所大学?他实在在寻找“精英”,是在“普通高校”这个泛称中,寻找非普通高校。


所以,这个社会才有211和985崇拜。现在全国一本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超过70万人,差不多相当于扩招之前全国总的招生人数。前20年“考上大学”和后20年“考上重点”,意思是一样的。


当然,市场的魅力就在于,你即使是北大、清华毕业,也要和一个普通三本同台竞技去应聘,你有很大的概率会赢,但仅凭毕业证书,你也无法就证明一定高人一等。对绝大多数二本或三本的毕业生来说,竞争就尤为残酷。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看成是“天之骄子”,也不会天真以为读大学就能改变命运。


对他们来说,高考还能改变什么?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这样的:“高考的孩子们,你们一定不要紧张。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高考,只是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王者荣耀而已,不过还是好好考,毕竟大城市的网速好点。”


从这个段子,我们能读出无奈和无尽的焦虑。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这个问题应该改为:读那些二本、三本院校,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我的看法是,即使读二本、三本,仍然是有意义的。


恢复高考40年,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77年,社会的两大阶层,是农民和工人,他们分别处于乡村和城市,相互隔膜。到了2017年,媒体已经很少报道“工人”和“农民”的新闻,不是说他们不存在了,而是整个社会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变。


我们这个社会的两大阶层是什么?你如何做一个二分法式的区分?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你大可以分成“有房”和“无房”两个阶层。按照发达国家的习惯,会分成“白领”与“蓝领”,或者“上层”“中产”“底层”这样的三分法。


这些都是基于生活方式的划分。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与没读过大学的相比,区别并不在于收入。一个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可能没有建筑工地上工人收入高,但是他一定会认为,自己拥有更高或者更体面的“地位”。


40年高考,为中国带来1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尽管读的大学有差异,但是“大学毕业生”,仍然是一个有区分度的群体。他们从事着与脑力或者知识相关的劳动,而不再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有一定水准的文化,他们也喜欢消费文化(电影、演出);他们也有大致接近的生活趣味,没那么粗鄙。


再直白一点说,他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美国在二战后出现了这种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中国则到2017年才拥有这个群体。一亿人,还不到全部14亿人的10%。中国的高等教育还会发展下去,按照如今每年700万的招生规模,再过20年,中国才拥有2.5亿大学生,在整个人口中的占比仍然不高,它仍然是对人口进行区分的一个标准。


如果改变命运就指从奴隶到将军,或者从屌丝变成马云,那高考确实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但是,高考却可以改变你所在的阶层。不管你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你都必须想办法跻身于“大学生”这个阶层。当然,如果你家境殷实,继承祖产或者创业,都可以发达,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中产或中产以下家庭)来说,读大学仍然是有价值的,千万别被网络段子给忽悠了。


20年前,我父亲就对此有深刻理解。作为一位在农村生活的小学教师,他诱导我考大学,并不讲什么“改变命运”或者“升官发财”的大道理。往往是在炎热的夏季,在田地里,他会问我:是这样的生活好,还是在办公室里吹电风扇好(那时他还不知有空调)?


【作者简介】 

张丰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读书人、媒体人。

【精华推荐】

迷失在鲜肉时代,张继科成了丧失斗志的“藏獒”

像天真的孩童一样向传统经典发问

围剿衡水中学,毁掉穷人最后一个幻想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