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按】
监管层又一次出重拳打击金融乱象。
晚间,
祥源文化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万家文化(已更名祥源文化)、龙薇传媒等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案已调查完毕,依法拟对龙薇传媒、万家文化、黄有龙、赵薇、赵政、孔德永等人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
公告书里说得明白,
龙薇传媒在自身境内资金准备不足,相关金融机构融资尚待审批,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空壳公司收购上市公司,且贸然予以公告,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
。
在今年2月,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合作的栏目“经济ke”,就推出过对龙薇传媒违规收购的报道。今天翻出旧文,依旧没有过时。重新推给大家。
经济ke由侠客岛与《中国经济周刊》联合出品
昨晚(2月27日),
A
股上市公司“万家文化”正式收到证监会的一纸《调查通知书》,原因就是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
回想去年年底,投资“万家文化”的一笔
30.6
亿的收购款震惊投资圈和娱乐圈,也引得上交所函询这笔巨额资金来源。“万家文化”的公告,把这笔投资背后的金主牵出水面。
谁?“小燕子”赵薇。虽然立案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但昨晚的这纸调查通知书,已经有了很明确的指向——
这笔巨额投资涉嫌违法
。
“小燕子”赵薇成了女股神,这位跨界女强人沉浮股海确实是越来越抢戏,估摸着
2017
年春季档,她一个人就把女股民的戏份全占了。天真烂漫的“小燕子”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巴菲特?莫非她背后有高人指点?
恩,今天经济
ke
就给各位岛友聊聊这事儿。
外挂
婚姻可以改变女人的命运。
2008
年嫁给黄有龙后,赵薇开始接触财经圈。多次合影中,她出现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地产大亨任志强旁边,眉笑眼开。人生就此开启了“外挂”。
你认识几个?左二为黄有龙
黄有龙是谁?
18
岁南下打工,当过落马的前深圳市长许宗衡司机,逆袭到现在,涉足金融投资管理、房地产、烟草等多个行业,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新加坡,法国等地有多个物业和投资,还拥有一架价值过亿的私人飞机。
黄有龙跟马云关系不一般。当年马云请盖茨吃饭时,黄有龙就曾作陪。在恒大与阿里巴巴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时,黄有龙也曾现身发布会现场为马云助阵。之后,马云又现身赵薇公公
80
大寿现场。
私交好到一定程度,合作也就顺理成章。
2014
年
12
月
20
日,赵薇夫妇以每股
1.6
港元购入逾
19.3
亿股阿里影业股份,涉及资金达
31
亿港元
(
约合人民币
25
亿元
)
,交易完成后,他俩凭借
9.18%
股份成为阿里影业第二大股东。
2015
年
4
月,阿里影业大涨,赵薇夫妇的持股账面盈利达到
44
亿港元,一个月后,赵薇夫妇减持了部分阿里影业股票,套现近
10
亿港元。当时赵薇减持时的股价距离阿里影业最高价差不了多少,这种
抛售时机的精准,真是有“神”助
。
凭借庞大的财经圈资源,赵薇在过去十几年中,已经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实际控制的企业多达
7
家,业务范围涉及影视、酒品和电子商务等。
收购
再来说“万家文化”。
如果不是赵薇要买“万家文化”,这家注册地在杭州市白马大厦的浙江企业或许不会被财经媒体像播“连续剧”一样地关注数月。
从
2006
年借壳庆丰股份上市后,万家文化一直以“百变金刚”的形象活跃在重组领域,最初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和酒店经营。在借壳注入的资产中,万家地产估值达
3.7
亿元,资产溢价近
20
倍,曾被市场质疑估值太高。
自从
2006
年借壳上市以来,万家文化就一直处于转型、重组、转型失败、重组失败的循环中
。
转机发生在去年
12
月
26
日,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为了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笔
30.6
亿的注资。这本来只是个豆腐干大小的财经新闻,但仔细一看,乖乖,龙薇传媒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就是赵薇。也就是说,
赵薇成为了国内演员控制上市公司第一人
。
这可是大新闻!所以,当时经济
ke
的好友《中国经济周刊》,头一次问娱乐记者要到了赵薇经纪人电话,但对于“为什么买万家文化?整件事情跟马云有没有关系?”对方并未给予回复。
“小燕子”可以不理记者,但不能不理上交所啊。
三天后的
12
月
29
日晚间,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赵薇在
2017
年
1
月
5
日前回答:这次股权转让是否与“阿里系”有关?这笔巨额资金的来源又是哪里?万家文化“吞吞吐吐”终于答复——
30.6
亿元大部分是自己借的和股票质押融资的,本次股份收购与阿里系无关。
反转
一出手就是几十亿,赵薇本季的出场极为高调,引得众多财经媒体纷纷关注:不仅对赵薇家族实际控制人挖了个底朝天,更制作了赵薇及其关联人的资产图,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得监管层连番追寻资金来源。这一询问让收购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彼时因为爱而取名的龙薇传媒(“黄有龙
+
赵薇”),可今年的情人节,大约他们过得不是很顺心。
情人节当晚,万家文化发布两则公告,大意是龙薇传媒宣布最终放弃控股万家文化,主要是因为“缺钱”。究其原因,原来是
A
银行放了“鸽子”,当龙薇传媒再想向
B
、
C
、
D……
银行“借钱”的时候,银行纷纷摆手说:俺们不借。
有银行业内人士吐槽,要不是
1
月监管层高瞻远瞩,迫使龙薇传媒不得不披露收购资金的高杠杆,这个事情说不定就做成了。
其实赵薇夫妇并不缺钱,他俩手上直接、间接持有金宝宝控股
(01239.HK)
、顺龙控股
(00361.HK)
、阿里影业
(01060.HK)
、云锋金融
(00376.HK)
、唐德影视
(300426.SZ)
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截至去年年底,这些股票市值约
45.22
亿元。
手握重金,但是
赵薇收购万家文化的
30
亿元资金,却是
50
倍杠杆
借来的
。
杠杆收购,是上世纪
80
年代流行于华尔街的一种收购形式
,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以极少量自有资金与极大规模的高息借款(也就是杠杆)作为收购资金,收购完成之后再通过将收购标的资产向金融机构抵押,获取低息借款置换此前的高息借款,从而降低资金压力,同时也将收购债务转嫁到被收购的标的企业。
可以看出,这种资本运作存在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在收购万家文化的资金来源中,仅
6000
万元是赵薇个人借给龙薇传媒的自有资金,剩下
30
亿元是赵薇用个人信用担保,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借款
15
亿元,再通过质押万家的股票,向金融机构融资借款近
15
亿元筹来的。
在证监会严打春季档来临之际,就算你坦白了,也没有办法从宽。所以,万家文化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是否涉及操纵股价,静待调查结果。
套路
说完“小燕子”赵薇,再让经济
ke
来说说与她渊源颇深的“阿里系”。
赵薇收购万家文化是否背后真与“阿里系”有关姑且不论,最近资本市场的好几次异动却是与阿里巴巴相关。
2
月
16
日,有媒体报道阿里将入股大润发,发展新零售业务。这引发资本市场的一波的高潮。
2
月
17
日,大润发的上市母公司高鑫零售(
06808.HK
)一度大涨
8.45%
。
然而
2
月
20
日上午,阿里召开的新零售战略发布会上却宣布,其战略合作伙伴为上海百联集团。错愕之下的资本市场立刻有了反应,高鑫零售应声大跌
15%
,而百联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百联股份(
600827.SH
)以
10%
的涨停报收。
2
月
21
日,连收
2
个涨停的百联股份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百联股份将与阿里合作的内容、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对经营的影响作出说明。
百联股份不得不在
2
月
22
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百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六个领域不涉及上市公司,也不涉及公司资本层面合作,目前也无计划安排。并表示,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未涉及新零售商业模式,新零售商业模式尚未实际开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告一出,资本市场情绪再次反转。百联股份应声下挫,从最高位的
21.51
元跌至上周五收盘的
18.34
元,跌幅达
15%
,无数不知情追买进去的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要知道的是,
上述两次资本市场异动都是在上市公司未发送公告的情况下发生的。
阿里巴巴可谓是玩的一手好牌。
经济
ke
不禁感叹,三十六计第七计是什么?无中生有!
不过阿里也不是什么也没有。为了发力线下业务,自
2016
年
10
月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首提新零售新战略后,阿里巴巴凶猛的资金力度令业内乍舌:
11
月
17
日
4.3
亿人民币入资如涵电商
12.9%
股权;
11
月
18
日
21.5
亿元入股浙江本省最大超市经营者三江购物
32%
股权;
12
月
23
日通过旗下易果生鲜
2.37
亿加磅联华超市股权至
21.17%
;
2017
年
1
月
10
日,
198
亿港元将控有
74%
股权的银泰在港股私有化。
而在
2015
年
10
月最早提出电商线下战略的返利网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与数千家线下商铺的合作的结果仅仅是交易额破百亿而已。阿里巴巴在短短
3
个月内就狂投近
200
亿元用于收购线下实体商业。
彩蛋
说了这么多,
给大家
敲敲黑板划重点吧——
1
个月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市场违规并购重组喊话,对杠杆收购高标提出的警示。
高杠杆收购一旦运作出现问题,会波及收购方、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风险过大。
想通过一个壳公司以
6000
万撬动
50
倍杠杆,几乎无异“空手套白狼”。何况,为她提供
15
亿借款的西藏银必信的背景太好查了,再怎么辟谣,也跟“
MT
系”脱不了关系。
文章的最后,经济
ke
想起了最近一次发布会上——有人问刘主席:资本大鳄是谁?
刘主席说:告诉你了,我下一步还怎么干活。
嗯,经济
ke
也不告诉你。
文
/
阿加莎宋
编辑/独孤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