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模型仍然具有前瞻性而且长期有效。
股权风险溢价是指投资者为承担持有股票而非无风险资产所带来的额外风险,而期望获得的额外回报, 该指标很好的衡量了股债性价比。近两年,由于估值和无风险利率中枢变化,导致单纯从极值和均值角度观察市场,似乎模型失效了。但我们认为ERP模型仍具有前瞻性且长期有效:(1)由于中枢变化导致均值变化,可通过滚动平滑来规避;由于库存周期是三年一周期,因此设定滚动三年移动均值来观察中枢位置。(2)为了考虑极值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增速的收敛导致极值位置的可能性收敛;同样可以参考正态分布下2倍标准差的概率分布已经达到95%,从历史经验上看,当ERP触及【±标准差2σ】时往往市场出现反弹。(3)但同样需要考虑制度性因素带来的变化,如2007年和2015年,2007年中国迎来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红利;2014年两会后,诸多改革措施和利好政策发布,迎来“杠杆牛”。
股权风险溢价考虑的是股债的配置而忽略了其他类型资产的变动。
由于ERP的计算公式为1/PE-rf,因而天然与无风险利率呈负相关,即不仅由市场PE变动,亦受利率影响。从市场长期趋势上看,利率的中枢持续下移,继而导致股权风险溢价的中枢上移;而利率波动的收敛亦导致均值和标准差的收敛。但ERP仅考虑了股债的相对性价比,忽略了对于其他类型资产的变动,典型如房地产作为居民端的核心资产,对其他资产具有明显的虹吸作用,包括2013-2015年、2018年,无风险利率持续走高,而估值亦持续处于高性价比区间而并未迎来大幅反弹。但是在2020年之后,地产端的收益率持续回落,因而当前呈现了明显的股债性价比之间的腾挪,2020-2023年ERP与债券收益率高度相关;而在2024年后由于【资产荒】环境,债券持续上涨,但是股票持续大跌下出现背离。
沪深
300
能更好地反映出
ERP
模型的有效性。
当ERP升至正两倍标准差时,指数出现反弹;当ERP下落至移动均值或以下时,市场往往开始调整。沪深300更能体现整体A股走势:(1)权益基金净值挂钩沪深300,表示沪深300更能体现出机构的投资方向和情绪。(2)相较其他宽基指数,沪深300自由流通数值占A股权重更大,占比稳定在50%左右。(3)上证指数包含的股票标的种类更广,因此受风格影响较大;沪深300包含了沪深两市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股票,受风格扰动小。
流动性周观察:
本周2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57%,环比上周1.53%提升4.57BP,流动性继续宽松;中美2年期国债利差为-2.48%,环比上周的-2.35%下降12.43BP,中美利差变化有所反复。本周可观察A股资金,仅ETF受市场回落持续买入,其余流入端均明显流出,陆股通继续观望而受市场回落拖累、融资端大幅去杠杆,偏股型基金亦明显赎回;流出端压力平稳,股权融资、解禁和减持维持相对低位。
风险提示:
数据统计口径误差,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原证券研究报告发布于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