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在这个影视行业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剧,从进入大众视野到被广泛认可,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网剧不仅越来越热,而且正日渐主流化。特别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之后,在投资成本、制作团队、演员阵容上都日渐成熟,从数量扩张野蛮生长转入精品化发展,不盲目屈服于“大流量”,网剧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近年来,随着《河神》《无心法师》《鬼吹灯》《白夜追凶》等大制作网剧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并开始不断获得广泛认可,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
网剧不仅越来越热,而且正日渐主流化。
回头看,
网剧的历史并不算长,2014年是发展元年,2015年是精品化元年,2016年迎来爆发年。
在2016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增至5.14亿,用户使用率为72.4%;网络视频是第一大休闲娱乐类互联网使用方式,各大视频网站已备案的网剧多达4430部,共计16938集,同比增长60.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付费用户规模已达7500万,良好的市场生态正在逐渐成形。
网络市场所面临的是更年轻的观众群体,他们有着迥异的消费模式和观看习惯,对剧情、演技、特效、服化道等要求也不断升级
。所以三年之后,网剧迎来全面发展期:IP改编剧、悬疑探案、青春偶像等多种题材集中式爆发,大资本、大导演、大明星也纷纷进军网剧领域。其实从近年来的爆款网剧可以真切的看到,网剧的入局者越来越多,网剧已经成为了很多业内人士瞄准的目标。
最早类似于白一骢团队,他们是为网剧而生的;第二批进入的则是电视剧头部内容公司,例如慈文和正午阳光等,《精绝古城》的火爆也让正午阳光迅速在网剧界树立了金字招牌;第三类则是电影人的进入,《河神》的出品方系工夫影业,冯小刚、陈可辛、周星驰这样的名导也想在网剧市场分一杯羹。
只不过,与网剧喜人的规模倍增形势相伴随的,还有网剧成本的日益高企:《暗黑者2》的制作成本超过了2000万元,《无心法师》达到4000万元,《心理罪》也有3000万;而《他来了,请闭眼》单集成本平均下来已有156万元,这已基本等同于一般电视剧的投资程度,更不用说《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疯狂需要特效加身的网剧了。
如果加上往年的库存,我国现有的网剧行业的整体规模将突破5000集,比萌芽阶段的2009年增长近250倍。而且如若保持目前产量、增速不变,按照观众平均每天观看2小时网剧的上限计算,目前网剧的市场容量仅为43800分钟,这意味着网剧市场已接近3倍的明显饱和,这一点与传统电视平台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国网剧用户付费收入却只有30亿左右,这甚至不足以让一、二家主流视频网站盈利。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困扰着我国电视剧的问题正同样困扰着我国网剧,网剧并没有僭越电视剧的框架结构,也并未对解决原有痼疾提供实质性的革新方案。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驱散蔓延于网剧、电视剧间的各种认知迷雾,充分正视乃至解决从世纪之交到今天,广电领域在完成卫视上星之后,这不到20年间,包括视频网站崛起在内所积累的犬牙交错的行业利益格局,这对于我们讨论新一代乃至下一代的文艺形态、生态,同样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此外,播放量注水、变现模式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阻碍着网络剧的健康长久发展,尤其是数据造假成为目前网络剧精品化、小众化之路上的最大一个障碍,破解这个症结也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所在。
目前网播量造假几乎没有技术门槛,而且数据造假成本很低。
但数据造假对整个网剧行业的影响非同小可,若庞大的水军队伍和虚假数据当道,网络剧只是通过买数据来吸引眼球,那谁还会用心去拍好剧呢,这对良心制作剧是非常不公平的。
虚假网播量产业使得网剧市场丑态显露,这是行业不理性、不健康发展的表现,所以避免数据造假,让网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是众望所归。
结语:
爆款网剧越来越多,但这背后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味求量产出并无任何作用,要想得到网民认可,从业者必须精耕细作,因为网剧所面临的观众,是当下最有消费实力的,也是紧跟潮流的一代人。
其次,良好的网络剧市场需要你我共同守护,“唯点击量播放量”带来的虚假繁荣,只会重伤网络剧市场。
来源:金牌影擎
— END —
【网剧帮 服务于互联网影视创业者】
2014年8月创立
国内创建最早、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服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