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神舟十九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消息,强调了任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文章提到了神舟十八号飞船的返回日程,以及航天员们在空间站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包括执行任务和面临的身体变化等。
神舟十九号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长达6个月的复杂任务,包括科学实验、出舱活动等。这是今年最后一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
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活和工作包括居住、进行科学实验和出舱活动等。空间站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构型,需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和复杂的操作。
在失重的外太空环境下,航天员的体液分布会发生变化,导致他们面部看起来发胖,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返回地面后会自动消失。
在
10
月
30
日,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
3
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九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升空以来,第八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也是今年最后一艘前往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
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将会在中国空间站停靠月
6
个月,预计在明年
4
月底或者
5
月初返回地球。在这
6
个月时间内,神舟十九号的
3
名航天员需要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其中包括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等工作,以及需要进行出舱活动,在舱外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总的来说,和之前的几次飞行任务一样,神舟十九号飞行任务中,有一些工作可能和之前的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也有一些任务是具有巨大挑战性的,所以航天员的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
现在神舟十九号飞船已经发射升空,这也意味着神舟十八号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后,
6
名航天员会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交接工作,预计再过几天,神舟十八号飞船就会从中国空间站撤离返回地球了。毕竟神舟十八号飞船从发射升空至今已经在轨飞行超过
6
个月时间了,任务现在已经接近尾声。
神舟十八号即将返航
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的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都是
80
后,非常年轻,他们计划在中国空间站内生活、工作
6
个月。虽然在此之前,中国空间站先后迎来了多批航天员,每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都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以及其他的任务,但是每次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们还是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担任本次飞行任务指令长的叶光富曾经表示担任指令长压力更大、责任更重,因为对于他来说,空间站三舱三船的状态是全新构型,其任务数量、复杂程度、操作难度明显提升。而在执行任务期间,他需要带领新航天员完成一些此前未曾进行过的工作。
像之前的神舟十七号飞船航天员乘组就曾经进行了出舱活动,在舱外完成了天和号核心舱太阳翼的修复工作,这是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的项目,难度相当大。
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航天员们也进行了
2
次出舱,在舱外给中国空间站的一些部位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大大提高了中国空间站应对空间碎片、空间小颗粒威胁的能力。可以说,这两次载人飞行任务所积累的舱外维修、舱外设备安装经验对于中国空间站的运营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对于空间站这些长期在轨飞行的载人航天器来说,舱外维护、维修、设备更换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中国空间站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国际空间站也是经常需要出舱完成这些任务。在过去这
20
多年时间内,国际空间站所进行的太空行走任务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开展舱外维修、维护等工作。
现在神舟十九号已经前往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八号飞船返航的日程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在前几天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录制了一段视频,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家园”。
叶光富表示,天和号核心舱是空间站最重要的舱段,是整个空间站的管理、控制中心,也是他们在中国空间站生活、工作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随后航天员李聪向大家展示了工作、就餐、休息的区域。由于航天员来自不同的省份,口味略有不同,所以他们每个人的食品都是私人订制的。而航天员李广苏则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功能。
从传回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空间站内不同舱段不同位置的景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
3
名航天员看起来好像比执行飞行任务之前都要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