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目公布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专家对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点评老师一致认为,上海秋考作文题目整体上大气、温和,富有理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在延续往年的风格上又有新的变化。
稳中有变,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复旦大学教授张业松表示这次作文题目是高考改革一个比较完美的过渡,体现了对既往探索的继承性,又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拓性,满足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核心需要。在延续上海作文思辨性的同时又注重对生活现象的分析,是对历年作文命题经验的整合、总结和提炼。
管维萍表示作文题目体现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生活是可预测的吗?如果是,则蕴涵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如果不可预测,则指向偶然性。学生可以谈对偶然与必然的认识;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呈现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态度和视角,而这又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轨迹。年轻的学生,对这一切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呢?因此,本次题目有理性空间而又关注生活,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自己,又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存在,有哲学意味。
底蕴深厚的学生更易出彩
“这是一道比较宽广的作文题,谁的底蕴深厚谁写出的文章就会更出彩。”黄玉峰老师用大气、地气、文气、灵气、人气、浩然之气对题目特点就行了概括,他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这个话题有很多说法,它可以反映学生的文化积淀和辩证思维,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学生会感觉好写一点。“关键要写出学生自己的生活、思考和追求,要接地气,不要空讲‘变或不变’的道理。”黄玉峰表示题目虽大,但学生的切入点最好是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张业松表示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适应面广,不偏不怪,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也适用于不同题材和文体。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不管是偏重科学思维还是人文思维,都能出彩。
完美避开了套题,找套路不灵
“很多人都喜欢猜测语文作文题,没想到这次作文就是以“预测”为题,完美地避开了所有套题,这是出题者的高明之处。”王伟表示题目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面对高考这样一个人生道路的重要路口,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过程——既想预测未来又害怕预知未来,而材料中的“生活充满变数”这句话又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他认为作文题目越来越注重能力、素养和积累的考查,在当前高考作文阅卷和评价体系下,找套路是不灵的,要善于对日常生活做文化和哲学的思考,认真思考生活的内涵,发掘生命的价值。
立意高远,聚焦学生素养
陈赣老师认为,作文题目立意高远,聚焦学生发展素养,能够检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
他表示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个未知数,学生对生活充满期望和期待,培养学生学会推断、推测、推理,学会提出假设,从而能够正确地积极地面对生活。“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能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辩证思考,思考生命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既能够调动学生的人文积淀,又能在预测中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另据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晓苏说,上海的作文题,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上海多年以来的开放、大气与时尚,“预测”这一关键词的捕捉与确定,足以看出上海命题专家的时代眼光、哲学底蕴和文学功力。它给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思辨空间与言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