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府爸妈帮
天府新区的宝爸宝妈们,快来这里集合吧!育儿宝典、亲子活动、儿童食谱都能在这里找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天府爸妈帮

你的这句话,伤害孩子最狠!看完之后沉默了……

天府爸妈帮  · 公众号  ·  · 2018-01-08 19: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读

abstract


我们年少时

总会因 被父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我们比较

而萎靡不振…… 已为人父母的

是否懂得如何才是对的教育呢?


最近,一个9岁小男孩因为唱自己原创的歌曲《我只是个孩子》,而爆红网络。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感慨:“太感动了,一下子想起小时候,感同身受啊! 整首歌的歌词句句戳心!


一定要点开看这个视频



我们很多人都曾被爸妈说:「你看xxx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这句话,深深地伤害过我们幼小的心灵。

如今成为父母的我们,千万不要再拿这句话伤害我们的孩子了……

- 少壮应努力,不跟别人比 -

I am what I am


视频里9岁的小男孩儿,戴着厚厚的眼镜,十足的学生打扮,背着把吉他,站在舞台的中央。

他开口,略带嘶吼地说了一句:「我想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清澈的声音,唱出了他所压抑着的痛苦。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

地球上有一种孩子啊

叫别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妈 我不想比






孩子一句 「老爸老妈,我不想比」 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做父母的好像很喜欢拿孩子互相攀比,小时候比成绩,比学校,比孩子上了几个培训班、学习班;长大了比工作、比工资……


久而久之,家长们的攀比,成了孩子们辛苦奔波的理由。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你看看人家那个谁谁谁……钢琴考级、硬笔软笔样样行……是不是越发着急起来了?

好多父母觉得不让孩子多去些补课班和才艺班,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但实际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希望过度加注在了孩子的身上。用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去催促孩子成长。


这种攀比导致我们忘记了,尊重孩子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成就感,而应该是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 请允许孩子「慢点」长大 -

waiting for me please


听完这个9岁孩子自弹自唱的歌,朋友跟我说: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和其他两家子租在一栋房子里。隔壁有一个哥哥,父母从来不让他和朋友出去玩儿。
他要么是闭门不出,宅在家中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要么是出去补习,抓住暑期的时间,把落下的课程补上。
如果有朋友来找他,隔壁阿姨就会让我在窗口回一句:哥哥不在家。


短短的五个字,隔断了多少欢乐。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家长们让孩子的全部时间都去学习各种技能。
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这么度过的:没有童年原本应有的自在和欢乐,取而代之的是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


现在很多孩子都像这个小男孩一样,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工业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相反。

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正因此,揠苗助长使不得,填鸭式教育抑或大水漫灌也使不得。
唯有以自由为土壤、以尊重和爱为阳光,才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生长。 「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因为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只有遵循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才能在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中,让心灵更丰满、人格更完善、个性更彰显。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像天使一样,他们原本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想当一个妈妈」、「我想当面包师」和「我想当一个科学家」,并没有什么差别。


最后以这首歌的副歌歌词结尾吧——






我只是个孩子呀,其实我也会调皮

我只是个孩子呀,给我多一些拥抱吧

我只是个孩子呀,游戏里有我的秘密

我只是个孩子呀

让我的童年留下最美的回忆






- END -

欢迎大家扫描文末的二维码

添加帮主的私人微信

一起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分享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文章来源 | 九童圆梦 综合网络

编辑 | 帮主

如有侵权,请来函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