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ETOP BLOG
从功能上来说,时钟分频电路主要分为整数分频和小数分频,而整数分频又分为奇数分频和偶数分频。
下面主要讲整数分频(
这里讲的整数分频的占空比都是50%
):
1、偶数分频
偶数分频是分频电路中最简单的。例如我们要进行2N(N为正整数)分频(clk_2N),对于50%的占空比来说,则表明clk_2N中有N个周期的高电平和N个周期的低电平(此处的周期是指原始时钟clk的周期)。所以在Verilog实现中主要考虑两点:
1) 实现一个模N计数器
2) 在模N计数器计满时,将输出时钟翻转
根据上面的两点,写出Verilog代码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 实现模N计数器
begin
if(rst_n)
count<=0;
else if(count==N-1)
count<=0;
else
count<=count+1;
end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dege rst_n) // 计数器计到(N-1)将输出时钟翻转
begin
if(!rst_n)
clk_2N<=0;
else if(count==N-1)
clk_2N<=~clk_2N;
else
clk_2N<=clk_2N;
end
|
2、奇数分频
当我们需要奇数(2N+1)分频,且占空比为50%时,偶数分频所采用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为2N+1的一半是N+0.5,单独对一个时钟计数是得不到0.5个时钟周期的,因为一个计数器只能对时钟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采样(不能同时采样两个边沿),所以一个周期之内只能计一次,无法得到0.5。但是我们注意到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刚好隔0.5个时钟周期。
既然一个时钟无法得到0.5的计数,而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刚好隔0.5个时钟周期,综合这两点,计数分频的实现思路就出来了: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时钟,然后用两个计数器分别对这两个时钟计数,其中一个计数器采用上升沿计数,另一个计数器采用下降沿计数(
相当于是一个时钟,然后两个计数器分别采样上升沿和下降沿
),然后利用偶数分频的办法,利用两个计数器,得到两个中间时钟变量,然后利用两个中间时钟变量进行逻辑操作,衍生出0.5个时钟周期。
所以实现2N+1的奇数分频有以下两种思路:
1) 得到中间时钟clk1、clk2(周期为2N+1,N个周期的高电平,N+1个周期的低电平),clk1、clk2的相位相差180度,也就是clk1、clk2是分别对原始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采样得到的,相隔半个时钟周期,最后将两个时钟取或,就能在各自的时钟上加上0.5个周期的高电平,实现占空比为50%的奇数分频。
2) 上面的方法是将两个时钟取或,其实也可以取与,相当于在原来的高电平上减去0.5个周期的高电平,这就要求得到的clk1、clk2含有N+1个周期的高电平。
根据上面的思路,写出思路1的Verilog实现代码,思路2实现类似,不做说明。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 对上升沿计数
begin
if(!rst_n)
count1<=0;
else if(count1==2N)
count1<=0;
else
count1<=count1+1;
end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 中间时钟clk1
begin
if(!rst_n)
clk1<=0;
esle if(count1==N||count1==2N)
clk1<=~clk1;
else
clk1<=clk1;
end
assign clk_inv = ~clk; // 将原始时钟翻转
always@(posedge clk_inv or negedge rst_n) // 对下降沿计数
begin
if(!rst_n)
count2<=0;
else if(count2==2N)
count2<=0;
else
count2<=count2+1;
end
always@(posedge clk_inv or negedge rst_n) // 中间时钟clk2
begin
if(!rst_n)
clk2<=0;
else if(count2==N||count2==2N)
clk2<=~clk2;
else
clk2<=clk2;
end
assign clk_2N+1 = clk1|clk2;
// 2N+1分频时钟输出
|
注:由于触发器基本都是上升沿采样的,所以当我们写(negedge clk)时,综合出来的电路其实是在触发器的时钟输入端加了一级反相器,所以在上面的代码中,笔者直接采用上升沿采样,更直观的表现出最后的电路。
推荐阅读:
史上最全数字IC&FPGA设计合集!
为了更好地便于大家交流学习,EETOP按区域组建了一些微信群,欢迎所在区域的网友加入各自的区域群,加群方法:
先加 jack_eetop 为好友,发送如下信息:
加群+区域+单位(或院校)+职业
。如果加入的是以省为单位的群,则需按以下格式发送加群信息:
加群+省名+城市名+单位(或院校)+职业
比如: 加群+北京+利达科技+数字IC设计
加群+浙江+杭州+xxx公司+xxx设计
目前先开通如下9个区域群,欢迎对号入座。
长按二维码,加群主为好友,拉你入群
武汉 北京 合肥 苏州 上海
深圳 成都 西安 浙江
(如果不在所在省市,也欢迎加群)
此外,我们也会陆续开通一些行业群,现已开通:
汽车电子 ,
GPU&FPGA深度学习
,
物联网
(行业加群方式: )
欢迎业内人士加入
请按如下格式填写:加群+物联网(或 GPU等)+所在城市及单位
加群前请务必在朋友圈分享至少一篇EETOP的微信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