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自贡网
自贡网(www.zgm.cn)作为自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是在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直接支持下创办的市级主流媒体。权威媒体,自贡门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发布  ·  早安四川丨花开成海 ·  5 小时前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0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通缉犯开车冲撞警察!警方连开11枪 ·  3 天前  
四川发布  ·  四川考研成绩2月24日可查 | 早读四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自贡网

百年古盐场再现当年风情!自贡这里将建盐文化深度体验区

自贡网  · 公众号  · 四川  · 2017-12-18 20:41

正文

点击上方“自贡网”可关注我们


坐落在贡井西边大塘山的东源井古盐场,已有上百年的生产力,如今,仍在源源不断生产。近日,记者从四川久大集团获悉,目前,古盐场启动了维修保护建设工程,不仅将恢复古老作坊昔日的繁盛,也让这口百年罕见气井继续它旺盛的生命力。




古今中外罕见气井 有上百年生产历史



东源井借第一次川盐济之际,于清咸丰8年(1858年)开始创办,当时仅下好石圈子就停搁,直到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又由多股盐商合伙集资复淘加深,于公元1935年最终建成。


利用东源井“气卤并产,气盛卤丰”得天独厚的条件,盐商们于井旁逐步扩大灶间规模。到1986 年又安装真空制盐设备,逐步形成最完备的产气、提卤、输运卤气、圆锅、平锅、真空制盐体系,全面展现了自贡井盐生产的面貌,这在自贡乃至全国井盐生产中,具有唯一性。


东源井从凿成到现在,虽经100多年的生产,地面的设施依然保存如旧。碓房、井架、踩架、大车等都遗存较好,是珍贵的晚清盐史实物。 特别可贵的是东源井现存岩口簿两本:一是光绪十五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889年至1896年)的转抄本,二是民国四年至二十二年(公元 1915年至1933年)的钻井原始记录本。 这两本岩口簿保存至今,是研究该井以及自贡地区钻井的管理方法、技术方法等的宝贵史料。


2013年国务院公布东源井古盐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再现历史场景 形成 “一心半环”布局



为促进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目前,在《东源井古盐场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自贡东源井古盐场维修保护设计方案》由四川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该设计侧重文物本体的保护,在保护为前提的基础上侧重利用展示。


根据方案,作为自贡井盐盐运水道的源头节点,通过东源井古盐场维修保护工程,将完整展示传统井盐卤水、天然气采集工艺;展示各时期火井制盐和真空制盐工艺和传统水陆运输轨迹,展示盐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包装;围绕历史盐场的展示,提供盐卤浴休闲养身服务。


按照功能分区,将分为 文物本体修缮保护区、传统制盐恢复展示及包装区、游人接待及管理服务中心、河滩浴场养生服务区 。根据功能区的划分,形成 “一心半环”的布局结构,“一心”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东源井核心保护区、传统制盐恢复展示及包装区和东源井盐史展览馆,这是形成东源井保护利用的核心,是其他功能区布局的载体; “半环”包括游人接待及管理服务中心、河滩浴场养生服务区,对核心区形成半包围布局,“半环”为“一心”的保护利用提供各种配套服务,提供深入体验盐文化的场所





定期修缮维护 加大文物本体保护利用



上百年来,东源井古盐场遗存下来的原始工场,原始设备,是不可多得的盐业历史遗迹。


在本次维修保护工程中,将对东源井古盐场的井架、碓房、过浆房、机车房、大车房、车房五处文物建筑物进行定期修缮和维护。


同时,梳理采矿区搭建设施,根据文物保护和采矿实际需要,梳理东源井古盐场内其它功能布局,合理安排生产、保护、生活和展示功能。清理后期临时搭建物,地面铺装中后期补装的水泥砖等建筑材料等,改善矿井区整体面貌。


对木质大车、车心、大木楻桶、石输气沟道等弃用的老设施根据其材料特性,进行复原性修补,恢复上述历史设施的功能,作为东源井古盐场历史遗存予以保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