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撕鬼子到裤裆里藏手雷,国产电视剧编剧总是能让人目瞪狗呆。
这一次,他们把魔爪伸向了
房地产中介行业
。
最近走红的职场“神剧”《安家》,就让中介小孙觉得被冒犯了。
小孙说,用好听点的说法,这是一部“编剧YY的悬浮剧”,用难听的说法,
这部剧简直是XJBC
。
以下是小孙的吐槽:
《安家》里的中介
朱闪闪
,幸运得仿佛和编剧有一腿。
入职两年,朱闪闪没有开过一单,不仅在公司稳如泰山,还各种傲娇,各种顶撞上司。
朱闪闪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看美妆视频,就是拿着小镜子描眉画红,闷了就怼上司:
“我化妆怎么了呀,谁还不臭美啦,新人一两年开不了单,都很正常的呀。”
甚至在要求她出去发传单时,还因为觉得服装太丑而大哭大闹拒绝。
反正就是各种让人起腻的假清新。
朱闪闪为什么可以活得这么舒服?
编剧借店长徐文昌之口给出了解释:
我勒个去!这个理由真是让人无FXXK说。
配合演员色眯眯的眼神,只能说,里面有情况,这一切尽在不言中,真的绝了。
等于是我们这些一天
打200多个电话
,
记住无数房源信息
,
带看十几组客户看房
,
为公司创造价值
,不仅累得像狗一样的,还随时面临着不开单走人风险的中介,到编剧手里就变成了过家家?
而且编剧估计还是窝在哪个小县城里编的剧本,居然只给朱闪闪安排了2000多块的月薪,你是想让她在大上海喝西北风吗?
是不是对长着漂亮脸蛋的朱闪闪有想法?
开早会,打鸡血,是几乎所有中介公司的常态,但在《安家》编剧手里,这些都是不存在。
在《安家》里,中介们的早会是这样的:
徐店长穿得想白马王子一样,弹着尤克里里,唱着没有玉林路的《成都》,高高站在凳子上,骚气得一笔,是想引起谁的注意?
反正我是没见过这样的中介公司——
不安排工作计划,不打电话给客户,养不干活的员工
,
等着关门的节奏。
难怪孙娘娘饰演的房店长都看不下去了:
相比之下,被编剧看不起的 “野鸡中介”,反而显得真实多了:
看来编辑不是完全不知道中介行业的残酷,但就是喜欢YY,YY也没啥,但是如果
误导了刚入社会的年轻人
,
请问编剧是不是也负责安排吉祥物工作?
看了好多集,终于出现了卖房的情节,没想到编剧更加乱来:
买房的主角是一对博士夫妇,和父母女儿挤住在一个两居室,于是乎,这对虽然学历很高但是明显没挣到啥钱的博士萌生了一个想法,换房——
还是两居室
。
从两居室再换两居室
,这对夫妻的智力在这里显然掉线了——
这不是还是住不下吗?
好在他们总算提了一点要求,算是强行增加了换房的迫切性:
卧室必须朝南,而且得有一个可办公的储物间。
更奇葩的剧情由此展开:
高喊着
“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
口号,店长孙娘娘为他们推荐了一套滞销两年的
“跑道房”
——博士夫妇太南了。
来看看房店长“黑心”推荐的这个户型:
户型设计
简直是
惨绝人寰
,左下角那个
全黑的阁楼
和
“100米长”的跑道
就不说了,也分不清哪里是“两室”,哪里是“一厅”,看上去虽然有
78.08平米
,但如果去掉七拐八绕的巨大公摊,使用面积超过
60平米
算我输。
而且干脆就像是两套房子!
这套猛如虎的换房操作下来,博士夫妇新买的房子说不定还没有以前的老房子大。
但是,博士夫妻买得很开心
(真怀疑他们的博士是怎么读上的)
,原因在于编剧拿出了超越抗日神剧的想象力——
她让
中介公司把这套房子装修了
,修了,了……
(改造后的跑道)
(改造后
的阁楼)
博士夫人眼睛里立即射出了闪电,表示开心得要命,但是如果他们不买,这套房子的
装修费
算
谁的
?
孙娘娘自己出吗?
而
且,装修费是算在房款里还是另算?
所以面对这样的编剧,你真的没办法跟她讲道理。
他们就是神剧里面的上帝,一再向你揭示,他们安排的剧情都是不容辩驳的
——
就如同把世界安放在大象背上,但是你不能去问,大象又是站在哪里……
当然,这部剧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起码
演员都长得还可以
,也有一些
细节
能反应行业真实现状,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真实,反而加重了整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