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复苏现状如何,将如何发展?我国财政政策会作何调整?
曾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第一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著有《量子大唠嗑》《人工智能之不能》《智造中国》。
对于年初以来传媒板块基本面与细分赛道行情走势分析如何?
举例传媒板块视角下各赛道与AI结合的路径/未来发展方向?
Q1:对于年初以来传媒板块基本面与细分赛道行情走势分析如何?
旷实:
上半年基本面选股胜率大,高股息板块和绩优公司表现更好。进入11-12月份,近期板块热点轮动较快,AI应用侧不断演绎,看好后续AI行情持续发酵。
1月份大盘走弱,传媒板块在业绩预期疲软以及监管波动担忧之下回调明显。2月开始,大盘明显修复且小微盘股明显反弹。在Sora等视频模型发布,以及Kimi、阶跃星辰等国产大模型迭代的催化下,AI应用方向录得一定涨幅。其中同时有高股息概念的出版板块涨幅排前。进入4月业绩期,板块缺乏催化剂且整体Q1业绩表现一般,同时叠加所得税影响,部分细分板块标的Q1同比录得业绩下滑,全年业绩预期也跟随有所调整,板块继续下探。进入Q2,市场对于传媒板块各细分方向全年业绩预期都较为谨慎,板块估值进一步下杀,游戏、出版等方向主要个股估值回落至接近23年年初水平。7月底以来,随着刺激消费相关政策发布,叠加《黑神话:悟空》将上线、AI眼镜等催化,处于低位的传媒各细分赛道有一定表现。8月市场短期发酵卡牌、乙游等主题,录得一定涨幅,但未形成板块性行情。9月底以来,伴随着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大盘有明显回暖,带动传媒板块修复。11-12月,业绩真空期,叠加海外AI应用映射、“谷子经济”等主题轮动下,行情在各个细分方向扩散,AI+营销、AI+教育、AI+玩具、谷子经济、AI+社交、AI+影视等方向近期关注度较高。
旷实:
一是看好内需刺激之下,港股互联网(电商、广告、本地生活、社交等)龙头公司的估值和业绩修复、A股传媒顺周期方向;内容端,看好短剧、游戏、影视等内容储备丰富、增长预期明确标的。同时,相关公司回购以及分红也是关键考量指标。
二是看好新产业趋势,重点看好AI、出海(长短视频、电商、营销、短剧等业态)以及数据要素等。
其中尤其推荐关注AI应用方向,我们认为AI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持续完善,算力基础夯实,大模型能力也在推进迭代,尤其是跨模态能力今年以来有进一步提升。预计随着OpenAI等海外公司以及国内头部公司大模型能力提升,AI应用落地有望加速,我们看好AI对于营销、教育、社交、影视、IP、游戏等多元场景的渗透。2025年2C AI应用也有机会看到更多商业模式的探索和落地,AI赋能有望在部分公司的报表端体现。
三是看好央国企市值管理之下的新布局,重点可以自下而上筛选有收并购预期的标的。
先前证监会正式下发《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明确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应当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依法依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回归。并明确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我们看好在市值管理指引之下,相关标的将积极推进提升公司质量的动作,建议积极布局。
Q3:举例传媒板块视角下各赛道与AI结合的路径/未来发展方向?
旷实:
我们看好AI全维度赋能千行百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仅选取部分子行业作为案例分享。
AI+游戏:用户及开发者都积极拥抱AI技术,推动AI在游戏内落地。
AI应用融入游戏研发,新玩法逐步落地。今年以来,多款新兴游戏使用AI技术实现玩法层面的创新,为玩家提供全新体验。通过AI生成技术,可以实
现内容及
图片的多样化,提升游戏趣味性与传播度。AI+陪伴与游戏结合,也有望实现用户增量与商业模式的统一。
AI+营销:国内外AI营销相关产品今年以来持续看到落地,有相关布局的互联网平台和营销服务商有望受益于AI技术赋能,迎来结构性机遇。
随着AI浪潮推动技术加速迭代,AI将进一步和广告营销场景融合,营销公司布局的AI营销工具产品25年有望在报表端兑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并带来收入增厚,并有望拓宽广告主规模。
AI+影视:
我们可以看到,自2024年2月OpenAI展示Sora后,国内AI视频大模型密集涌现,包括即梦AI、可灵AI等等。相较于年初,AI生成视频的质量快速提升,从目前影视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AI主要用于特效制作、分镜与脚本设计等部分流程,并在特定形象还原、声音还原等技术领域具备优势。
我们判断当AI视频模型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升级后,会在短剧、动画等领域实现大幅度的降本增效,甚至成为影视剧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