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橄榄古典音乐
全国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听音乐,长知识。《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橄榄古典音乐

24首肖邦练习曲该怎么练?(吕作啸老师24首全分析)

橄榄古典音乐  · 公众号  ·  · 2018-11-24 09:30

正文


肖邦钢琴练习曲“激流”

江湖人称第四首

弹得人多,弹得好的少

听听 王羽佳、张昊辰 童年时代的演奏

还不快好好练琴!


▼10岁时的王羽佳▼


▼11岁时的张昊辰▼


24首肖邦练习曲

首首换着花样虐手

今天就跟着吕作啸老师学习一下

24首“肖练” 怎么练?


吕作啸

钢琴演奏博士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学者



吕作啸老师说:



理想的钢琴家 的手在外观上来看应该是手指粗大,不过分长,手掌厚实并且大。 这种手在同样条件下手指能灵活,音色更温润也同时更有爆发里。相较而言普罗大众所认为的“钢琴家“的手-手指白嫩细长-其实在真实演奏中有点不讨巧(当然还是有不少优秀的钢琴家是这样的)。


声乐演唱中技巧有时候会被分为 轻技巧和重技巧 ,而钢琴其实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弹的快,准,狠,清楚,属于 钢琴的重技巧 ;可以弹“有质量的“弱音,弹长线条连奏,踏板的细微控制,触键的多样性,属于 钢琴的轻技巧 。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把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完整,说的是这个人的重技巧不错,曲子的框架把握的很好,而当我们说一个人把一首曲子演奏的很细腻,很艺术,则说的是这位演奏家的轻技巧很好。当然,粗略得将技巧划分为两大类也只是为了便于学习者理解并且应用,具体的情况还是要落实到曲子上才好。


在表达音乐的角度上,两个技巧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脱离准确度,演奏者哪怕音色再漂亮,曲子在大方向上听起来总是有瑕疵,而 脱离对音色的细微控制,曲子也永远只能是“弹对了所有的音和节奏”而是去了音乐性。







我们从 重技巧角度 将肖邦24首练习曲进行了难度排名

以便钢琴学习者在选曲的时候参考

难度从简单到困难分布



肖邦练习曲

24首曲目分析

No.1:Op.10 No.9

这是一首织体不复杂,套路明显的练习曲。 这首比较明显的第一个难点在于句子的完整性。圆滑线,断奏记号加上休止符,很容易把句子弹得很碎,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弹不成句子。


乐句结构: 短+短+长。

演奏技巧: 突出做“长”部分的连贯(呼吸感)和句子内部的渐强减弱。这样短的急促和长的连贯形成对比。 构成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

演奏要点 :在休止符的地方,手腕不要有多余的动作(尤其是上下晃动),思维上一直想着下一个音符,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准确的衔接过去(避免不必要的重音,过大的音量/音色变化等)。



No.2:Op.10 No.6

这一首的难点1 :左手根音保持的情况下,高音的16分音符要用持续的legato弱奏。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手指的独立性要很强,否则任何一根手指的紧张都会导致重音和不均匀。在legatissimo的要求下,由于手指肌肉的紧张带来的重音会破坏掉句子连贯感。 难点2: 在于旋律,16分音符跑动音型,根音要在三个完全不同的音量层进行变化。


No.3:Op.25 No.7

这一首的重技巧难点: 在于中段的长音阶和节拍上。整体来说演奏下来不难,用复调的方法练习,尽可能地把中间重复音弱化。 对于习惯了高抬指的学生来说,均匀并且持续的弱奏是一个大难点。做不到的话整首曲子听上去会太满,重点模糊。

练习建议: 单独练习中间的重复音,贴键,匀速但是缓慢的下键,体会琴键和手指动作的同步性,习惯之后再加上其他声部。



No.4:Op.25 No.2

这是一首练习letao技巧的练习曲。 这首曲子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难一些, 尤其是典型俄和德派方法训练上来的学生。在练习肖邦练习曲之前,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长时间的高抬指或者用力低触键敲击的方法来演奏练习曲,而这首曲子需要的是手指一关节,三关节,腕关节的稳定(可以理解为动态的锁住),配合上Rotation的方法,将重量自然的在指尖转移。 其次, 这首曲子的节奏是左手大三连音对位右手小三连音 ,这意味着右手的音也是三个一组,而非两个音一组。大多数学生在联系的过程中,因为尝试着对节奏,右手的音型和律动被左手影响,最终变成了左手三连音,右手二连音。(尽管听上去节奏是对的)



No.5:Op.10 No.3

弹琴音色偏硬,干涩的学生碰到这首曲子会痛苦一段时间。得益于肖邦优秀的和声写作,这首曲子无论怎么弹都不会太难听, 但是前几个小节慢版的呼吸控制和踏板的使用考验功力。 同时由于速度的原因,大多数学生的旋律线条在每一次的四分音符处都会卡住或者断开。这一点需要花时间去磨合。 中段的部分准确度需要时间去练习,并不算是一首太简单的练习曲。(在很多正规比赛中,这一首练习曲是不能拿来参赛的,需要注意。)



No.6:Op.25 No.9

这首一旦方法不对,很容易磨损右手掌关节。 用力方法和肖邦练习曲之前常见的普通练习曲不同, 值得一学。弹奏下来难度不大,但是弹到原速需要很好的掌握这一首的技巧。这首曲子的动作在其他的练习曲中也比较少接触到,初学这首曲子并且想要达到原速的学生应该试着用原速弹前四个小节,如果觉得手腕明显僵硬,最好先不要学习这首曲子。



No.7:Op.25 No.1

这首曲子讲白了就是 浪漫派乐曲常见的手法,低音和高音旋律作为框架,中间的音符都是填充音或者说是色彩音 , 对于手大的人来说轻而易举,手小的人可以拿来练习踏板的衔接。中间的音不可以用力弹。 很多演奏者会用掌关节去敲击中间的音符,来获得颗粒感的音色,但是这首曲子训练的是掌关节和一关节的稳定,用最小的力气带过每一个音。(一关节支撑不够的话,在这个速度下音就会模糊,不均匀。)



No.8:Op.10 No.5

这首曲子的织体和音型都十分顺手,而且容易定位(除了后半段的超8度大跳需要好好练一下)。曲子的效果相较而言比较容易做出来,尤其是强弱对比。 这首虽然都是黑键,但是还是比较符合手的自然形状的,上手比较快。




No.9: Op.25 No.8

短小,技术点类似。 演奏者在手的架子和指尖支撑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比较轻松的演奏这首曲子。如果能够做到每一次右手大拇指都是放松触键,不出重音的话,高音的旋律线就会很容易被听众听到。




No.10:Op.25 No.4

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弹琴的身体律动感很缺乏,因此这首曲子在初学之时会有一种不习惯感,加上大跳的定位和不同动作之间的逻辑联系,还是需要额外的一些练习。




No.11:Op.10 No.11

对于手大的人来说十分方便,手小的人需要注意右手中间手指的定位。


乐句难点 :连续大跨度分解和弦(Broken Chord) 情况下均匀做到音量渐变和句子收尾。

硬技巧难点 :指尖良好支撑情况下使用手腕带动重量的转移。避免每一颗音都依赖垂直的敲击动作。




No.12:Op.25 No.10

可以选用4-5的八度衔接,也可以选择non-legato/quasi legato的触键。整体来说没有特别难的技巧点。


乐句难点: 长踏板情况下,乐句开头要清晰,到乐句情绪高点的之前要积累音乐紧张度。很多学生弹奏这一首练习曲的误区是开头小声,中间模糊,高点重音。失去高点前面紧张度的积累会让整首曲子听上去索然无味,也无法让演奏令人信服。


硬技巧难点: 平衡好八度垂直下键的动作和横向八度走动的动作。任何一个动作的不确定都会导致手腕和小臂的紧张。




No.13:Op.10 No.4

这首曲子相较而言比较公平,手小的人在跑动音阶部分会很轻松,手大的人在分解和弦方面会游刃有余。但是这也造成了这首曲子虽然练习的人多,但是弹出彩相较而言比较难。 大部分人弹这首曲子就是“ 咣---- duang!“ 然后踏板掩护下, 轰鸣一片夹杂错音直到结尾。


句子难点: 很多段落快速的把位变换导致的节奏不稳定(赶,急,或者拖延)以及乐句呼吸的中断(因为着急弹下一个把位的音,会让句子听上去像被突然掐断,又狠狠地撞到下一句开头)


硬技巧难点: 左手快速的跑动,双手对位材料的衔接,快速演奏时人身体重心的稳定。大跳之后指尖支撑感的迅速建立(很多学生在快速的情况下,连续弹了几个大跳的八度或者和弦后再弹紧接着的跑动音型时会觉得手指发虚)。




No.14:Op.25 No.3

这首曲子的难度因人而已,介于这首曲子的技术难点比较少出现在大部分学生先前练习曲中,所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的。


动作要点: 每一个圆滑线的音组/把位是一个完整的动作:下落,平移,抬起。弹奏每一组之前,手型架子搭好,下落,然后将重量转移到后面的音,并且在最后一个音“重量和手腕同步”抬起,离键。 注意手腕带动手掌离键的时候手型架子不要松掉。


重技巧难点: 右手有两个声部,注意抬起的动作是和下方声部有关的,练习的时候要十分清楚每一个动作分别归属于哪一个声部。





No.15:Op.25 No.12

别名“大海”。这首曲子 听上去的音效十分不错,不过音型很统一,只要掌握了一两个段落的规律,整首曲子就下来了。 不过这首曲子对手的框架感要求是比较高的,不然容易错音,好好的一首大海变成狂风暴雨。


技巧难点: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左手手型架子经常处在过于松弛或者过于紧张的状态,在快速跑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手指被身体/手腕带着跑的情况,导致指尖支撑不够,声音发虚。




No.16:Op.10 No.8

这首曲子主要训练 右手2指-1指的衔接和1指的极度独立性 ,开头段落如果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演奏起来准确度低不说,会毫无句子感。 中部段落相信是不少人的噩梦。作为高考和考研的热门曲子,如若想要弹得出彩,尽量训练自己低、轻但是迅速的触键。触键速度快的情况下,用很少的力气也可以弹出颗粒分明,有质量的音色。


乐句难点 :连续上下行的段落要做大范围的音量对比来勾勒句子形状(shaping)。


硬技巧难点 :大拇指转指不能出重音,重量转移要均匀(不然没办法做大范围并且均匀的音量变化)。 大拇指良好的独立支撑。




No.17:Op.25 No.5

其实这首曲子被低估了。 很多大拇指问题还没解决的学生,个人建议暂时不要学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识谱并不难,但是效果和准确度(preciseness)十分难做。 中段的右手上下行在没有解决legato问题下,很容易变成车尔尼。


句子难点 : 断奏情况下的乐句方向感,连贯感。 中段转指带来的重量不平均。


硬技巧难点 :前段的1-2指轻巧迅速的触键,中段大拇指穿指的重量转移。




No.18:Op.10 No.12

左手要求比较高 ,很容易整首曲子被左手要么是拉着跑,要么是拽着在琴键上拖。 其实应该是以身体为一个统领,稳定好身体的重心,带整首曲子往前快速的前进。 中间不乏困难段落, 需要好好练。


句子难点 :左手快速跑动,大量临时变化音的情况下,右手的句子(八度)比较难弹得连贯。八度音型的句子应该把握好横向的位移和纵向垂直触键的分寸,大多数人为了把右手旋律线在音量上突出,过分的强调了垂直方向的动作,导致每一个音都是尖锐的,无法在横向上构成连贯的句子。


硬技巧难点 :左手长时间的快速跑动。




No.19:Op.10 No.7

这首曲子国内演奏的不是特别多。想必是因为大家都关注于手指的灵活性,很少注意到 手腕和手指真正的灵活协调 ,导致这首曲子直接打中技术系统的要害,让很多人避而远之。 这首曲子比较折磨手腕,并且比较难在右手不错音,保持上下两个音自成一个声部的同时,让左手明显,并且统领整个曲子的节奏。触键上可以选择legato也可以选择quasi legato的断奏。两种触键有不同的句子勾勒方法(shaping)。




No.20:Op.10 No.10

又是一个折磨手腕的曲子。难在保持完美架子的同时,让右手小拇指的高音区别于其他声部。 这很容易让手腕僵硬,手掌发酸。 重点是这个曲子的演奏法(Articulation)十分不顺手, 重音在每组第二个音


句子难点 :右手三个音一组的情况下,将每组的重音(第二个音)连成句子-很容易导致听觉上变成了2个音一组,失去了原有的律动。


硬技巧难点 :左手的大跳和右手的手腕转动技巧(Rotation)。




No.21:Op.10 No.2

从这边开始,每首曲子的难度已经是见仁见智了。根据每个人的手指机能不同,有的曲子会成为不可迈过的高山,有的曲子会成为轻松掌握的小case。 总体来说这首曲子 容易让右手的3-4-5指之间的肌肉僵硬,连同整个身体僵硬 。 需注意。


在这里浅谈一下 手指独立性: 很多人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1-2指僵硬,既而进行大量的1-2指放松练习,却始终不得要领。其实很多情况下这个情况是因为3-4-5的不够独立造成的。当一个手指的支撑不够好或者力气不够的时候,其他的手指/手腕/手掌会本能的去帮忙(具体表现为不该用力的肌肉用力了或者僵硬了)。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发现手腕/手指僵硬的时候,好好检查一下造成僵硬的原因是什么,而非一个劲的只想着放松手指/手腕。




No.22:Op.10 No.01

这首曲子对于手大的人来说难度大概在全部练习曲中排第10左右。 但是对于普遍手没有超过10度的人来说,这首曲子涉及到很多键盘位置的转换,并且极其极其容易碰错一个音导致接下来直接跑调跑到火星(这个情况多半出在手型架子良好的学生身上。 当他的第一个音或者第二个音碰错后,肌肉的惯性会导致后面所有的音位移)。


练习要点: 在每一组跑动的中间找一个“安全音“, 练习的时候用手指的力气去弹重音,建立良好的肌肉记忆。这样可以在跑动的时候多一个坐标来校准自己的手型把位。



No.23:Op.25 No.11

别名”东风“ 。这首曲子难在“长” 且“杂”。 技术点很多,需要一点点克服,声部难处理。 句子,特别是大气口的地方,很容易一不留神就被混过去了。


涉及到的技术点包括但不限于: 手腕的转动(Rotation);手腕配合调性的进和出(In & Out) ;轻巧但迅速的垂直触键;右手快速的双声部独立跑动;类似于op25 no3的“下落,平移,抬起“的动作组,并且这次的平移更加长,调性上也更加复杂(很多学生演奏的时候经常只剩下了手指机械的上下触键,没有了手腕的带动,导致句子没头也没尾)。



No.24:Op.25 No.6

这首曲子成为了 很多外国钢琴家一辈子都无法攻克的曲子。 其实对于手指短,手掌大的人来说,这首曲子不难。 但是几乎是每个人都能在这首曲子里找到某一段无论如何都练不出来的技术难点。很多人卡在了三度快速上行,针对这一点可以多练习双音半音阶跑动。这一首涉及到手指独立性和手型架子,建议在这两个技术点上还需要练习的人先避开这首曲子,日后再练。



以上就是 全部24首肖邦练习曲的难度排行和简介 。每一首曲子的难度是因人而异的。钢琴的技巧十分系统化并且互相关联,对一个技巧点的完美掌握有时候不代表演奏者掌握了其他的技巧点。肖邦练习曲更多的是打磨已有的技巧,将其音乐化,因此可以看到肖邦的每一首练习曲都是将某一特定的技巧进行拓展和变化。 对于演奏者十分薄弱的技巧点,想要在肖邦练习曲中进行练习是不太现实的,推荐在克列门迪名手之道或者克拉默/车尔尼练习曲中先逐步练习好,再在肖练中进行打磨。






学钢琴

要从良好的启蒙开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