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顶刊收割机
什么都有,汇集全网精华学习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简单介绍(2025春季班 ... ·  昨天  
人力资源研究  ·  人生建议:下班后,就别再吃上班的苦了...... ·  2 天前  
人力资源研究  ·  人生建议:下班后,就别再吃上班的苦了...... ·  2 天前  
武志红  ·  这一部纪录片,杀我专用小猫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顶刊收割机

他,Sci. Adv.副主编,联手「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新发Science子刊!

顶刊收割机  · 公众号  ·  · 2024-12-03 08:18

正文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科技:年终重磅加码,高至30%预存增值
研究背景

CO 2 还原反应(CO 2 RR)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化学品的重要途径,因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潜力,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CO 2 RR的效率和选择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气体质量传输机制是关键挑战之一。在传统的批量电池中,气体分布不均和反应界面局限性限制了其反应效率,这也使得在批量电池中获得的催化剂性能难以迁移到高性能流动电池中。

成果简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北京大学徐冰君/常晓侠等人 提出了 通过优化电极结构和提升电解质界面活性来改善CO 2 RR性能的方案。 具体而言,电极与液体表面之间形成的弯月面区域被认为在CO 2 的传输和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研究这一区域的气体扩散和催化过程,科学家们发现,批量电池中的CO 2 RR表现与流动电池相似,当反应主要发生在弯月面区域时,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显著减小。相关文章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题为“Bridging activity gaps between batch and flow reactor configurations in the electro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的最新论文。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具有气体通道的双面气体扩散电极,显著提升了CO 2 RR的电流密度,达到了640 mA/cm²(几何电流密度),在KHCO 3 电解质中实现了中性缓冲介质下的最高活性。 这一成果为CO 2 RR的高效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流动电池的高性能催化剂开发奠定了基础。

研究亮点

(1)实验首次研究了批量电池中弯月面区域对CO 2 还原反应(CO 2 RR)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区域在CO 2 RR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约50%的CO 2 分子从疏水性气体扩散层(GDL)扩散到催化剂层。
(2)实验通过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揭示了弯月面区域独占性地存在COad,而在完全浸没区域,CuOx/(OH)y物种占主导地位,表明CO 2 的质量传输方式对铜物种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3)实验开发了一种组装型双面气体扩散电极(GDE),并通过在KHCO3电解质中测试,成功实现了640 mA/cm²(几何电流密度)的CO 2 RR部分电流密度,达到了中性缓冲介质中CO 2 RR的最高活性。
(4)实验表明,批量电池中主要在弯月面区域发生的CO 2 RR与流动电池中的表现相似,弯月面区域的作用弥合了这两种电池配置之间的性能差距,为催化剂从批量电池向流动电池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图文解读

图1 批量反应池中GDE液桥区域的研究

图2. 在批量电池中对气体扩散机制的研究。

图3. CO 2 还原反应过程中铜在气体扩散电极(GDE)上的物种分布。

图4. 增强CO 2 还原反应活性的结构化电极设计。

结论展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