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总在人间
我是你潜伏在职场的卧底,告诉你所有职场秘密,解决你成长的各类难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9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9 小时前  
银行家杂志  ·  中国外贸信托卫濛濛:提升信托服务质效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2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总在人间

30%的苹果税来了,中国消费者如何反抗?

格总在人间  · 公众号  ·  · 2024-08-20 11:59

正文

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797篇原创


注:

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推送了,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谢谢。



最近有条新闻传得沸沸扬扬,就是苹果要求抖音和微信接受30%的“苹果税”。


据说抖音已经屈服,微信还在硬扛。


所谓苹果税,意思是任何经过苹果生态的交易,不管是你游戏氪金,还是直播打赏, 只要你使用到苹果生态比如说苹果手机,交易金额的30%就都要被苹果抽走。


简单举个例。


你玩游戏想氪金,花了100块买个皮肤,如果是安卓手机这100块会原封不动被游戏厂家收到。


但如果你使用苹果手机,那厂家就只能收到70块,另外30块会被苹果拿走。


厂家肯定不爽,你心想,那跟我消费者有啥关系呢,放心,厂家的不爽会以各种形式让消费者承担。


要不为啥苹果手机点的外卖常常比安卓手机贵呢,就是因为苹果税。


生产方没办法,消费者你也没办法,这是苹果强制规定所以你们只能接受。


苹果税不光中国有,全世界都有,只不过欧盟和印度针对苹果税分别出台了反垄断法律,降低苹果税比率以减轻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负担。


这一次微信能不能扛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论。


如果 中国政府不出面干预, 按事态发展只会有两种结局:


要么,微信不屈服,最后的结果是要么你放弃苹果手机,要么放弃使用微信,也就是二选一。


要么,微信屈服,于是你在苹果手机上的任何微信应用支付,都会被苹果抽走30%。


不管哪种结果,苹果用户都会成为这次商业博弈的受害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苹果可以这么强势?


答案很简单,因为果粉太多了,而且果粉太忠诚了,果粉对苹果的偏爱就是苹果强势的底气。


发现没,这个世界竟然如此离奇:


你作为消费者会因为喜欢一款产品,而被这款产品伤害。


喜欢这款产品的消费者越多,消费者的地位就越卑微,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然了,你可以把苹果手机更换至安卓,或者华为系统的鸿蒙,来摆脱伤害。


但是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资深果粉,使用苹果产品多年且引以为豪,不能自拔,那么即使做出换机决定,决定之艰难也一定是当初那个无比热爱苹果的你不曾料到的。


你可能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很简单。


也是我今天想说的一个常识:


对任何产品的忠诚,都会带 来对消费者的剥削。


上面这句话,建议你大声读三遍。


所谓剥削就是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剥削这个词可能未必恰当,但是不要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上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忠诚”。


什么是忠诚,就是在同等情况下你一定会选择它,甚至,哪怕它稍稍不如其他竞品,你依然选择它,你不光选择它,还会维护自己的选择。


你的忠诚可能来自品牌提倡的价值观,可能来自它曾经远领先于同行竞品的性能,可能来自它宣称代表的生活方式,可能来自你的习惯……


不管来自哪里,只要你说服自己忠诚于某个产品品牌,那么,剥削就不可避免。


为什么?


你要知道,一个品牌或者一款产品被制造出来,唯一目的就是赚取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


如何才能达到呢?


如果一款产品的确可以在性能上超越同行,那它就可以卖得贵一些,赚得多一些。


我们经常在发布会上看到参数的对比,这就是厂家在为产品更高的价格或者所谓更极致的性价比,做出解释。


但是性能超越同行,太难了,于是另外一种方式被大量应用,那就是塑造消费者的忠诚度。


果粉也好,米粉也好,花(华为)粉也好,本质上都是消费者在为自己的忠诚度买单。


买单的人越多,对消费者的剥削就越重,因为,你本来可以买到其他厂家更好的产品,不是吗?


当然了,虽然今天我讨论的是“苹果税”,但是我并不仅仅针对苹果。


任何一个品牌,苹果也好,华为也好,或者荣耀Vivo诸如此类,没有什么区别,剥削消费者赚取超额利润是每一个商家的基因冲动,只不过,华为和荣耀们暂时没有这么强势的市场地位,仅此而已。


有一天当华为足够强势,会不会有“华为税”出现?


我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请各位注意,那时候的主动权就已经在华为手里,而不是在消费者手里了。


而且,我也不是仅仅讨论手机,任何产品都是,造车的奔驰宝马比亚迪理想,软件应用的微信抖音支付宝……


还记得14年前的“3Q大战”吗?


和今天“微果大战”的二选一是不是如出一辙?


这就是了,任何一个强势产品都有剥削消费者的冲动,当它剥削未遂,搞不好还会在消费者面前扮无辜呢,所谓“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所以, 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应该是一个不对任何品牌保持忠诚的消费者。


一旦你喜欢的某个品牌开始有强势苗头,你就应该立刻用钱投票,更换产品,让商家永远不能利用你的忠诚度攫取超额利润,而是逼迫它们不得不苦逼的研发新技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只有这样,消费者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就好比,想硬刚楼下缺斤少两的火锅店,必须得楼下还有另一家火锅店。


如果你只忠诚于你的钱包而不是忠诚于某个品牌,永远货比三家,你就永远不会被任何一个商家剥削。


遗憾的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往往是苹果用户和华为用户因为对自家品牌的忠诚吵得火热,背后两家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


这场景就很诡异。


如果库克说他以苹果自豪,那是因为苹果手机可以帮他赚到很多很多钱,如果余承东说以问界自豪,也是因为问界这款车可以帮他赚到很多很多钱。


而买了苹果手机或者问界汽车的你,你自豪个啥呢?


你可以惊艳于一款产品,但是别忘了,那只代表厂家牛逼,不代表消费者牛逼。


厂家说这款产品代表了某种生活方式,那只是为了塑造忠诚度,从而更方便的收割你。


苹果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年薪你知道是多少吗?


华为一个普通销售的股权分红你知道是多少吗?


你一看工资条,月薪还不到5000,像不像周杰伦那句歌词:


你什么都没有,却还为我的梦加油。


(正文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