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出自:微博@顾少强于夫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还记得当初写下这封“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的女教师吗?
这些年来,辞职出去旅游的她究竟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2015年4月,河南实验中学女教师顾少强的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议,辞职的理由相当霸气: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顾少强感叹,“我已经35岁,在曾经的学校工作了11年,久居一种环境中使我迫切地想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利落地写下那十字辞职信,没想到在网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然而,无论周遭的声音是支持还是反对,顾少强都选择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上路。
第一站云南大理,这里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
辞职之前的一趟大理之行,让她彻彻底底地爱上了这里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也让她产生了辞职看世界的念头。
第二站重庆,古色古香的街道,风味十足的小吃,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忍不住慢下脚步。
第三站成都黄龙溪,在旅途中驻足停留,掏一掏耳朵,和当地人话话家常,实在惬意。
第四站去杭州,一个充满文艺味道的城市。
在这里,顾少强终于完成了自己辞职之前的心愿:买最贵的票,连看三场小百花越剧团的表演。
亦或去常书鸿纪念馆遛遛,喝喝茶品品画,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再或者跑到杭州某大学,凑热闹似地挤到学生堆里面,看着她们稚嫩的面孔和张扬的热情,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十八岁的青葱岁月。
第五站去乌镇,水乡情调,总有一个画面让你心旷神怡。
第六站在南浔,在青石板路的街道,着一身精美的旗袍,做一个丁香花般的女子。
第七站是绍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都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第八站去了大连,一望无际的大海,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这才是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世界,一个更加宽广远大的世界。
说起自己在路上的故事,顾少强就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
“面对你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当然你得为自己的生活而不断努力。”
2015年7月6日,一路寻找诗和远方的顾少强却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只因为一个叫做于夫的男人。
2015年春节,独自一人去云南旅行的顾少强在大理双廊的某家客栈当义工。
冬日午后的洱海畔,顾少强听着手机里播放的李宗盛的《山丘》,舒舒服服地晒着太阳发着呆。
这时,一个粗犷有力的声音远远地飘了过来,“这歌儿好听,声音能大点儿吗?”顾少强猛地一抬头,看到了一个梳着发髻身材高大的男人。
因为共同喜欢的一首歌,他们结缘了。这个人,就是于夫。
临走前,于夫对顾少强恋恋不舍,“我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假期结束,顾少强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苍山洱海已然远去,但是手机微信里的那个男人,却总能让她回想起在大理的那段美好时光。
她们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微信讲电话,深入了解之后,她们惊奇地发现彼此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竟然是如此地契合:不喜欢繁华都市,向往城市之外的简单生活,希望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小客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于夫跟我是一样的人,向往自由,单纯自然。所以,我义无反顾的奔赴自己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我的天性使然。”
于是,他们相约半年后去成都街子古镇。如果那时还能在街头偶遇,就在一起。
顾少强辞职之后去了重庆、杭州、乌镇、南浔、绍兴,于夫去了色达。直到半年后,她们在成都重逢,她姗姗来迟,他却早已驻足等候。
这一次重逢之后,他们决定再也不分开。于是他们在2015年7月6日登记结婚,从旅途的伙伴成为了一生的伴侣。
结婚时,于夫没有给顾少强买玫瑰花和戒指,只是悄悄在她耳边说:“我要给你建造一座花园。”
她们要的不是那种虚晃一招的仪式,而是心贴心的简单生活。
于夫带着顾少强回东北哈尔滨见他的家人,然后再一起回顾少强的家乡河南郑州,见她的家人。其间,他们还去了大连、洛阳、少林寺,最后回到了成都。
本来于夫和顾少强打算从成都出发去大理,结果临走之前于夫带着顾少强到青城山游玩,就来到了街子古镇。
“那一天是五月底六月初的样子,天气非常的热,我们来到街子古镇之后突然发现空气非常的好,跟成都完全不一样,气温非常舒适。
我们爬了一趟山,到了山上,当地人叫古寺的地方。在古寺进行了一天的游览,晚上就在镇子上逛了逛。
我们俩坐在一起的时候就说,他说你喜欢这地方吗?我说我挺喜欢的,他说那我们留下来吧。我就说行啊。”
定居成都之后,她们在街子古镇中心开了一家客栈,取名“远归”,意指“缘归”。
“其实一切我觉得就像上帝安排的一样,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她说,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停下来都是看世界的不同方式,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一路走走停停,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生活,流浪也好,定居也罢,只要自己是幸福的,这就足够了。
顾少强逃离了曾经厌倦的生活,发现了传说中的诗与远方,并将它定格在了街子古镇。
她已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每周一三五镇上赶集,她就背着背篓上街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