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人说
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你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本田想控制日产遭拒,全球第三大车企合并告吹 ·  18 小时前  
ETF和LOF圈  ·  麻绎文:为何现金流能长期跑赢红利? ·  昨天  
硅谷王川  ·  “雨洗山色青,鹿隐草间静。” (作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人说

戈壁创投蒋涛:我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的未来

投资人说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2-12 18:20

正文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蒋涛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

零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新零售”则刚刚过完周岁。 有了移动支付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物流等产业的助力和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帮衬,“新零售“甫一呱呱坠地就显得风华正茂。


2017年这一年,新零售还处于概念普及与模式试水期。 2018年新年伊始,零售业的新玩家们便开始加快对线下零售旧有势力范围的介入。 在中国,永辉联手腾讯密谋入股家乐福中国; 同一天,美国亚马逊无人零售商店Amazon Go向公众拉开神秘面纱; 阿里将触角探入餐饮业,旗下的口碑网推出无人智慧餐厅,用餐全程自助完成; 京东X无人超市也自信满满地喊出“三到五个月以内盈利”的宏愿。


零售业要变天,传统企业很焦虑,投资机构则看重新零售的巨大市场前景,早早布局。 作为资深的风险投资机构,戈壁创投自然也不会错过此番投资机遇。


在2017年的创投圈各类评选中,戈壁创投拿奖拿到手软,他们所秉持的”坚持投资我们所了解的行业,坚持投资我们所坚信的领域“投资理念也帮助他们多次躲过各种伪风口,投资弹道立足中国本土又辐射东南亚,投资组合成果斐然。


接受专访时,问及在新零售领域的投资逻辑,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蒋涛缓缓吐出”十五字真经“: 技术是基础,体验是入口,效率是根本。


2008年加入戈壁,现任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主要关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造的相关领域。 进入戈壁创投后,先后投资途牛旅游网、车置宝、点我达、UR、农田管家、零号线等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平台。


在加入戈壁之前,蒋涛先生是艺龙旅游网的网站和业务规划资深总监,他领导了50人的团队负责管理网站运营及产品规划。 此前,他是中华网旗下艾昂科技(企业网站及IT服务提供商)的董事总经理,在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用户体验及网站产品管理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


蒋涛先生拥有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荣获2014年度中关村十大天使投资人、2015年创业邦40位40岁以下投资人、2016年ZVCPE中关村创投之星、2016年ZVCA中国最佳青年投资人、2017年度创业基金会天使投资人TOP30,同时担任天使成长营和Bang Camp成长营导师。


我们内部把新零售概念划归到“新连接”这个范畴。


原来的连接侧重于人和人、人和货物的连接,微信和淘宝就是典型代表。 新零售是人、货、场的新连接方式,它由技术推动,且用到的数据越来越多。


技术和体验是构成新零售的两个重要元素。 技术是基础,戈壁创投在TMT领域投资的行业均以技术为根本驱动元素; 体验是入口,任何新零售项目最后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种体验,这也是目前新零售浪潮中的突出现象之一。


除了技术和体验,效率也非常重要,它是新零售的根本。 淘宝和微信大幅提高了人们购物和沟通的效率,所以,被互联网改变的东西,其效率肯定得到提升。 新零售本质上要实现对现有商业模式效率的提升,但是,保证体验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新零售创业项目想要成功,技术是基础,体验是入口,效率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 技术作为基础驱动,商业模式要实现效率提升,体验要比较独特。 技术和数据能否驱动生意? 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 能否提升效率? 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项目本质。


根据不同行业特征,戈壁创投还会关注一些自己总结的行业要点,比如遇到新零售项目,要看它是不是采取了店货分离形式、有没有提供自助服务、有没有多体验融合等。


2018年,我们在新零售领域将广泛涉猎六个方面: 第一,有互联网导流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系统,持续融资能力的创业团队所做的新型便利店品牌; 第二,有选品、铺点能力的大型自动贩卖机运营商; 第三,一站式赋能小B,服务精准客群的供给端创新; 第四,能建立新场景化的有价值零售渠道品牌; 第五,可数据化供需双方、赋能存量零售商的技术服务商; 第六,零售货品的新品牌。


我要给新零售数据应用泼些冷水


效率的提升基本是通过改变供应链而实现的。 诸如店货分离这些新零售特性,一定程度上为了效率而牺牲了部分体验。


供应链变革中有很多数据应用都算不上有深度,只是改变信息的不透明和不通畅状态。 模式创新让信息传递变得更为透明,从而对供应链施加影响。 通过提高数据透明度,使其通畅透明地传达到供应链并加以改善,是比较简单的数据应用。 有深度的数据应用,比如一名顾客到了服装店,我们可以了解TA试穿了哪些衣服、其中购买了哪些衣服,没买哪些衣服,线下的转化率是多少,很多类似的线下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和应用,就像电商的数据分析。


但我要给数据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泼些冷水。


数据的收集和应用是项长期工作,目前很多数据应用脱离场景,脱离效率。 相比于线上,线下数据收集受到很多限制,比如便利店和服装店的备货问题,无法做到线上那般给每位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东西,供应链也无法实现这种要求。 所以数据一定要和整个线下商业环境相结合,新零售就在试图完成这种结合,判断数据应在某个阶段应用到什么程度。


总之,线下数据和线上数据还是有区别的,应用数据也非常重要,只有当数据和商业模式、线下供应链能力相结合时,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我不看好无人便利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零售在未来五年内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体验上会发生很多变化。 5年以后去shopping mall感觉肯定会和现在不一样。


其次,我不看好无人便利店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面积类似传统便利店大小的无人便利没有必要,且效率未必会提升,原因有两点:


第一,相较于国外,中国的人力成本并不贵; 第二,新零售可以帮助消费者改善体验,而改善体验离不开店员。 零售店可以减少店员,但没有必要变成无人模式。 线下吸引到的人群不一定像线上那么精准。 在线上,店铺可以只吸引某个特定群体,但在线下比较困难,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进来,你无法阻挡,部分人群仍需要有人服务,需要有人来解答问题。


自助服务会是新零售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特别是一些需要排队的场景,比如超市或快时尚店。 自助服务不会提高店铺的收银效率,但自助服务可以解决排队问题,从而提升顾客转化率。 有些顾客可能只买几件商品,不愿排长队,这时就有可能到超市旁的便利店去购买了。 服装店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有些东西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买可不买,一看到有很多人在排队,消费者或许就不想买了。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趋势,他们不太喜欢与人打交道,不愿意排队,更愿意选择自助服务。


所以增加自助服务后的收益,主要并不是因为人力成本的减少,而是原来流失的客户被转化了,这对增加店铺的销售量和利润额有非常大的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