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律媒体报道,
知名美资国际律所Paul, Weiss, Rifkind, Wharton & Garrison将在今年年底关闭北京办事处,这也是过去一年半以来至少第13家关闭中国内地办事处的美国律所。
Paul Weiss是最早在中国内地建立业务的美国律师事务所之一,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北京办事处
,并于1983年设立了香港办事处。北京办事处关闭后,Paul Weiss在亚洲的办事处将只剩香港和东京。
一位律所发言人在相关声明中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亚洲,包括香港和东京,保留强大的业务团队,并将继续在全球所有办事处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过去一年里,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减少,而且由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中美之间目前的状况可能不会很快得到改善。
不过促成此次关闭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环境。Paul Weiss在美国和英国伦敦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近年来在中国却难以保持发展势头。
该所的前中国区负责人Jeannette Chan在该所工作超过30年后,于2019年离职。她从1986年开始负责运营北京办事处,之后加入了金融科技公司Airwallex(空中云汇)担任法务总监。
Chan的继任者Betty Yap于2016年从Linklaters加入Paul Weiss并在2019至2022年间担任该所的中国业务管理合伙人。此后,Yap又回到了Linklaters。
Paul Weiss网站上目前列出的北京办事处合伙人只有刘晓宇(Greg Liu)一位,该办事处还有一名counsel和两名associate。北京办事处的律师主要从事包括并购和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公司业务。
官方列出的东京办事处合伙人也只有一位。
香港办事处的规模要大一些,共有8名律师,包括2名合伙人,分别是中国业务管理合伙人Judie Ng-Shortell以及Bosco Yiu。
Paul Weiss去年的营收总额超过20亿美元,在最新的Am Law 200,即全美营收最高的200家律所中排名第21,在Global 200中排名第27。
该所权益合伙人去年的平均利润达到了657.4万美元,律师人均创收达到了198.4万美元。
如上图所示,从2023年6月至今,另有12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关闭或宣布关闭其在大中华区的办事处,其中两家律所同时关闭了2家办事处(Dechert关闭了香港和北京,Weil关闭了北京和上海)。
根据中国司法部的数据,2017年时中国内地共有244家外国律师事务所,这一数字在去年下降到了208家。
本周,另一家美国律所Mayer Brown宣布已完成在香港的重组,即与此前的合作对象,香港本土律所孖士打律师行(Johnson Stokes & Master)正式分家。前者成立了Mayer Brown Hong Kong——该所拥有20多名律师,专注于资本市场、并购和金融等领域,而2008年时与Mayer Brown合并的JSM现已作为一家独立律师事务所重新成立。拆分前律所在北京和上海的两家办事处将由JSM继承,也就是说Mayer Brown实质上已退出了中国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