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aka~
打开手机上的时间记录软件「Moment」,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我今天已经是第43次拿起手机,大概花了8个多小时在手机上。
即使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
这个数字依然让我感到恐惧
。更不用说还有没记录下来的,从电脑上登录微信,以及浏览网页的时间。
1个多月前,看到「镜相」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让我对
「为什么会手机上瘾」
这个事情产生了兴趣。
在等地铁的时候,你会看到一群人齐刷刷地低头看手机,主要区别在于手机上呈现的内容,有人是打游戏,有人看剧,有人看小说。
在吃饭的时候,办公室几乎每个人都是一边对着手机,一边往嘴里扒饭,吃进去了什么好像都没有分别。
每次出门,和没带钥匙一样恐怖的是,手机快没电了。一旦突然遇到断网断电,就开始百爪挠心一样的难受,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所以我们已经理所当然地觉得手机的不可或缺,
没有怀疑过自己依赖手机成瘾了
。
Taka 并不是反对手机、互联网、或者科技的使用和发展,只是想从我们
无意识对手机依赖的「症状」中找到一些缓解的方法
,给自己留出更有意义的空间。
被侵占蚕食的地盘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 Adam Alter 在过去5年一直研究这个问题,在 TED 的演讲《Why Our Screens Make Us Less Happy》也给了 Taka 很多启发。
他在演讲中提到一件事情,我们一天中24小时是如何用在不同地方的。
我们每天要睡7-8个小时,工作8-9个小时(一般情况下),还有维持生存活动(包括吃饭,洗澡,照顾小孩等等)的时间大概3小时。
剩下的白色阶段,才是我们的个人时间
。
就是这段可以自由处理的时间,
区分出我们每个人不同的生活和成就
。可以用这段时间培养爱好,提升技能,学习知识,参加机会,陪伴家人,进行思考,发挥创意,或者娱乐放松......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
现在,
这些时间统统都在被手机吞噬
。从2007年到现在的变化,你能看到手机和电脑迅速占据了我们所有的私人时间,留给自己的「自由空闲」区域变得匮乏,并且所有人会在趋同于一个生活模式。
你呢,看看自己每天在手机上花了多长时间?
没有刹车的汽车
曾经我们会认为上瘾和化学物质有关,比如可卡因,比如尼古丁。现在我们会更加容易陷入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的上瘾。
之前我们在《
三心二意真不好,专注力提高怎么搞?给你一份详尽的三周训练计划
》里也提到,手机,互联网,游戏这些设计,
会不断带来新鲜感和兴趣,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这种奖励系统让我们去继续追求更多的刺激,让我们开始越来越上瘾。
同时,Adam Alter 认为,手机占据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原因是——
没有「停止提示」
。以前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会有「停止提示」,就是在告诉你可以继续向前,去做下一件新的或者重要的事情了。
一顿饭总会有吃完的时候,一场聚会也会在天亮散场,一张报纸或者一本书,当我们看到最后一页,就会把它收起来放好,然后起身去做别的事。
这些动作就像一种仪式感的提示,告诉大脑已经结束了,我们就能把注意力轻松地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但是
手机没有「踩刹车」的设置,信息流是没有限制的
,只要你感兴趣,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永远看不完。中途还有不断的推送来吸引你的注意力,给你新鲜感,刺激你持续下去。
摆脱手机依赖
因此,Adam Alter 执行的一个方式,就是
自己设置一个「停止规则」
:在吃饭的时候绝对不用手机。无论在哪里吃饭,和谁吃饭,都把手机放的远远的。
一开始是痛苦的,就像是「戒断反应」一样
,会出现无数次想去拿手机的冲动,在心里痒痒的又不能挠。还会感到一种「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症状,害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慢慢适应了没有手机的这个场景之后,其实你并没有错过什么事情,变得专注,更有意义,和身边的人有更多接触,甚至会多出「意外」的时间。
在《深度工作》和《自控力》中也有类似的方法进行「自我限制」,Taka 自己尝试之后,
总结了一套实用的「组合拳」
。
注意:Taka 不是要让大家彻底远离手机,基本也不太现实。
我们的目标是
「摆脱无意识的手机依赖」
:要避免一遇到短暂的空闲和无聊,就无意识地转向手机娱乐这些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久而久之就丧失专注和自控力,并且让生活一团糟。
▍
技巧1:设置「断网事件」
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可以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如果设置具体「时间段」可能会被意外计划打断,所以刚开始可以
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进行断网的尝试
。
比如 Taka 是从吃早饭不用手机,到三餐吃饭不用手机慢慢过渡的。或者也可以是洗漱后不用手机,和早睡结合起来。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给自己制定的规则写在小纸条上,贴在你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每天提醒自己
。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小Tips,在纸条上不要写「吃饭时不要玩手机」,而是最好写「专心吃饭」。
因为「白熊理论」的反弹效应,当你越想摆脱或者消除某种想法的时候,它就越会不断回到你的脑海里。
▍
技巧2:安排其他替代活动
手机在无聊的空闲时间中才能活跃起来,
比如有一天你忙到脚不离地,应该根本想不到还要没事儿刷手机吧。
所以
在能够控制的自由时间里,如果你没有给自己安排任务,就会不由自主地转向手机和网络
。
所以
在「断网事件」的时候,需要给自己确定要做的事情。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断网,那就让自己专心享受吃饭,感受吃下去的味道和身体的感受。比如在洗漱后断网,就提前确定下具体要去做的,比手机更有意义的事情。
▍
技巧3:克制冲动,彻底脱离
在「断网事件」中一定严格遵守自己的规则,彻底屏蔽手机和网络。
冲动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中途出现想玩手机的冲动,
接受你的想法和感受
,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或者
想象这些冲动就像浮云一样被风吹散
。
看看你面前的小纸条,提醒你之前给你设定的规则。
你没办法「控制」自己出现这些想法,但是你能够「选择」是否用行动来实现。
比如 Taka 又心里痒痒地想玩手机的时候,会承认自己的这个感受:哦,这个冲动又来了。然后会想,我给自己制定的规则是什么?我现在能够遵守吗?一般这种心理活动走一遍,冲动就会消退了。
▍
技巧4:制定上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