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①中小板指今年来涨幅已跃居第一,8月以来逐步赶超上证50,源于业绩优异,三季报预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29.9%,涨幅居前的29个公司均值46.7%。②定向降准和货币供应增速显示政策面和资金面向好,三季报预告显示基本面平稳,6月初提出的震荡市向上波段未结束,市场稳中向好。③重视业绩和估值的匹配,看好金融、消费白马、建筑,季报较优的价值成长股。
中小板指涨幅第一源于业绩优异。中小板指年初至今上涨20.3%,已经超越上证50的18.6%的涨幅居各大指数榜首,这个变化自8月初以来逐渐发生,另一方面创业板指仍以-1.8%跌幅垫底,经常被市场连在一起的中小创已是分道扬镳。中小板指领涨本质上源于业绩,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加速至29.9%。我们前期报告《盈利趋势决定风格》等分析指出市场风格最核心的决定变量是盈利增速对比,中小板指年初至今涨幅第一也主要源于业绩表现,根据三季报业绩预告测算中小板指17Q3净利累计同比高达29.9%,中小板指PE(TTM)为36.5倍。中小板指与创业板指累计净利同比之差从16年Q1的-22.1%一路升至17年Q3的35.5%。其中,中小板指成分股里领涨的29只个股合计三季报净利累计同比为46.7%,这些个股领涨源于业绩更优。权重股业绩优从而带动中小板指走强,这个现象与2013年创业板很像,一切源于业绩。
震荡市向上波段继续。10月国庆节后第一周市场放量上涨,过去一周上证综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2.2%、2.9%。市场为何放量上涨,从资金面看9月底央行定向降准,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与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均超预期,政策面和资金面整体向好,基本面平稳,市场情绪改善,由此市场振幅向上拓宽,向上波段延续。未来关注国内金融监管和美国缩表加息。回顾2016年以来市场三次明显的调整,都是在上证指数累积了一定涨幅之后,政策面变化引发的调整。十月政策面偏暖,市场仍处于震荡市向上的波段过程中,未来需要关注国内金融监管以及美联储加息缩表变化。8月18日银监会表示“三三四”检查工作已基本完成自查阶段,并将在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和问责工作。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将于10月开启渐进式被动缩表,利率期货市场反映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进一步升至83%。
投资策略:以稳为进。中期观点继续维持中枢抬升的震荡市格局,6月4日《再次开启多头思维》我们将短期观点由谨慎转向乐观,提出震荡市向上波段开始,核心逻辑是资金面稳中趋好、基本面数据不差、改革推进,目前这三个逻辑并未破坏。基本面没有明显恶化的情景下,市场振幅更可能向上拓宽,后续则需关注国内金融监管动向及美联储缩表加息进展。重视业绩和估值的匹配,看好金融、消费白马、建筑,及绩优价值成长股。多个行业轮涨一遍后,金融、消费白马的估值业绩匹配度更优,而且定向降准更利好金融,银行受益于信贷规模增长,券商受益于市场情绪提升。消费中家电、白酒业绩较为靓丽,估值和业绩匹配度较好。从博弈角度出发,仍可关注建筑板块,此外结合三季报关注绩优价值成长股。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经济增速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