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慨的是,监管层对前海人寿的调查,起因是对万科的举牌,但是经过如此严密的调查,却从另外的事项对姚振华进行处罚。
作 者 | 周俊生
来 源 | 冰川思想库(ID:bingchuansxk)
深圳“宝能系”老板姚振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在一年半前对万科发起的举牌收购战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2月24日,中国保监会作出决定,对姚振华给予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10年的处罚。由他担任董事长的前海人寿及该公司其他高管,也分别领受了轻重不等的处罚。
▲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处罚前海人寿的信息
保监会认定前海人寿的违法行为,主要有编制提供虚假资料和违规运用保险资金两方面的问题。姚振华作为前海人寿的董事长,对此自然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对于保监会作出的这个决定,当然可以理解为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回顾“宝能系”举牌万科整个经过,却可以发现,此事涉及的两个监管部门证监会和保监会,对这起举牌事件的态度前后不甚一致。
而这起事件最终以这样的结局落幕,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将是深远且令人不安的。
▌ 王石笑到了最后
“宝能系”对万科的举牌,最早起始于2015年7月,其时并未引起万科和整个市场的重视。
当年年底,姚振华在唯一的一次与王石的未公开见面中,表示了与万科的合作意向,却遭到了王石的无情奚落,两人应该说是不欢而散。其后,“宝能系”对万科的持股逐渐增加,王石终于感到了压力,万科随后停牌半年。
▲ “宝能系”对万科的持股逐渐增加,王石终于感到了压力
2016年6月,万科复牌以后,“宝能系”与万科的矛盾随之趋于激烈。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王石打出了一张道德牌,他把万科塑造成了一家优秀企业,而给“宝能系”涂抹上了种种不堪的污名。
还有在市场上知名度颇高的经济学家撰文认为,如果万科被宝能拿下,中国经济将出现大倒退。在这种一边倒的舆论攻势下,宝能无疑已经处于下风。
而宝能能够运用的反击手段,便是利用自己占有的股权优势,对万科发起挑战,甚至在激动之下提出了罢免万科董事会的要求。在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表明了与万科不合作的态度和恒大人寿也加入举牌后,事件表现出了进一步的复杂化。
难能可贵的是,其时尽管两家公司的争执已经白热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万科公司的人心稳定,作为资本市场的大管家中国证监会,当时并未明确表示意见。
由于“宝能系”的持股已经接近要约收购条件,它停止了进一步增持。就在此时,万科反复指控的前海和恒大运用“万能险”购股违规,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保监会派出人员到两家人寿公司进行调查。随后事件一度归于沉寂。
▲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
谁也没有料到,到了2016年12月,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一次讲话中,忽然改变了原先的中立态度,语气激烈地斥责资本市场出现了“妖精”“吸血鬼”。刘士余讲话令市场大吃一惊。尽管他在事后表示并不是特指哪一个人,但投资者都意识到,风向开始转变了。
随着证监会态度的改变,保监会也立刻行动,修改了原来对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规定,并明确险资入市只能从事财务投资,不能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标。
两个监管机构的态度改变,一个看得见的原因是,在宝能又大笔购入格力电器股票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立即猛烈反击——“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会成为罪人”。她的理由是,虚拟资本挟资金之优势收购实体经济企业,这让中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发展?
应该承认,董明珠的话戳到了中国经济的痛点。最近几年,中国的实体经济一直比较疲弱,特别是自主创新的短腿使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步维艰。而刘士余的讲话正是以“妖精”对实体经济的破坏为理由而展开的,他表示不能容忍“野蛮人”对上市公司的挑战。
▲ 董明珠也怒斥“野蛮人”
随着证监会、保监会的态度改变,姚振华的态度第一次出现了软化,表示对万科的举牌是财务投资。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姚振华作为一个挑战实体经济的“妖精”的形象,已经难以改变。
因此,这次保监会对姚振华及前海人寿作出的处罚,并不让人感到太意外。在万科将于下月召开董事会的微妙时刻,这一决定已经完全将万科目前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宝能系”排除在外。而原第一大股东华润由于已经表示要将股份转让给深圳地铁集团,因此也不会继续谋求董事会席位。
王石终于笑到了最后。
▌ 姚振华欲哭无泪
从保监会公布的对前海人寿的调查结果来看,前海人寿在业务管理上并非无懈可击。保监会指出它所存在的两大问题,确实存在。问题的纠结之处在于,相比于王石对“宝能系”的指控,相比于监管层严厉的批评措词,前海人寿这些问题显得并非十分严重。在很多保险公司,这类错误或多或少地存在。
让人感慨的是,监管层对前海人寿的调查,起因是对万科的举牌,但是经过如此严密的调查,却从另外的事项对姚振华进行处罚。
据公开信息,从“宝能系”开始举牌,保监会对前海人寿的调查有过两次。宝能的这些问题为什么在第一次检查中没有检查出来,以至要进行第二次检查?如果能够在第一次检查中就查出问题并促其纠正,那么会不会发生现在这样的结局?
▲ 保监会于2016年12月入驻调查组
值得注意的是,“宝能系”最初举牌万科,正是中国资本市场出现骇人股灾的时候,证监会四处求援,要求机构托市。保监会随之提高了保险公司资金入市的比例,在第二年,也就是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还对险资大规模入市作出了充分肯定。
如今,虽然股指仍在低处徘徊,但对证监会来说,救市的压力已经不再存在。相反,险资入市暴露出的问题却引起了市场越来越多的议论,尤其是在一些被举牌公司祭出实体经济大旗以后,证监会应该感受到了各种压力。
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证监会高层才发出了那一通激烈言词,保监会也对险资入市规定作出了修改。
平心而论,在宝万之争高潮之时,市场舆论认为保险公司运用“万能险”所筹资金来举牌上市公司不合理,这一观点是有可取之处的。
“万能险”虽然筹资功能强大,但它在筹资的同时需要随时面对投保人的赎回,而当它将资金大量用于购股时,或者所购股份出现股价下跌造成损失时,就可能无法应付投保人的赎回,从而产生市场风险,损害到投保人利益。
▲“险资”入市需提防?
前海人寿购买万科股份是否用的是“万能险”资金,在保监会的处罚公告中语焉不详,但即使有这样的行为,在此之前也并无不许可的规定。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在市场上的举牌行为对于市场起到了有益的提醒,对“万能险”资金如何运用,确实需要建章立规,但在此之前,“法无禁止即可为”,监管层如果以此作出处罚决定,理由明显是不充足的。
耐人寻味的是,在保监会公布对前海人寿的处罚决定的同时,证监会也公布了对一批机构的处罚决定。它们有的搞了内幕交易,有的出现了操纵价格的违规行为,然而,已经成为千夫所指的前海人寿及姚振华不在其中。
在保监会所公布的前海人寿及姚振华的违规行为中,也未见其在收购万科股票期间有什么涉及资本市场的违规行为。
这说明,姚振华在收购举牌期间,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极为注意,至少他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市场法规。但是让他欲哭无泪的是,他栽倒在了无法掌控的市场背景的变化面前。
▌ 中国资本市场向何处去
万科股权之争演绎了将近两年,以这样的结局落幕,它给中国资本市场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以1993年出现的深圳宝安对上海延中的举牌开始,投资者对举牌收购已经不陌生。而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行为历来受到舆论的充分肯定。这是因为,举牌者可以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形成压力,如果经营不善,就可能被外来的收购者“连锅端”,这种压力使大股东和管理层不敢懈怠,从而有利于中小投资者。
▲ 到底谁的做法有利于中小股东权益?
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要害问题,就是因为市场要素的不发达,其中包括举牌收购的发展不够,导致大股东和管理层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这种压力。
万科事件的发生,再一次提醒所有的上市公司,只有把公司经营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抵御住外来的“野蛮人”的挑战。但是王石的得胜,却把这个基本道理反了过来,因为万科靠的不是资本的力量,而是来自权力的庇佑,只是因为他在道德上占到了上风。
万科事件这样的走向,已经在市场上产生了不好的效果。
去年下半年,市场上一些机构在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达到举牌线后,都收到了交易所的问询函,要求其说明资金来源和持股意图。但是,这种做法本身却已经超过了监管的范围。
机构收购一个公司,其资金来源和举牌意图,本是一种允许存在的商业秘密,而当必须将这种意图公开的时候,举牌收购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所产生的压力,和在这种压力之下所产生的对中小投资者不敢怠慢的敬业,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很显然,这种做法保护的不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而是保护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既得利益。
在对“野蛮人”的批评中,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个口号,要求举牌者做“友好投资人”,这给资本市场树立了一个新的道德标杆,但它却与资本市场的本质严重不合。
姚振华对万科的作为,现在可以说是不友好的,但是在资本市场中,举牌者无非是一个“经济人”,他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也必须以“经济人”的身份来与之展开博弈。
▲姚振华被认为是“不友好”的野蛮投资人
如果要求举牌者必须是“友好投资人”,那实际上举牌就无法展开了。如果以此来规制资本市场上的举牌,对所谓“野蛮人”赶尽杀绝,可想而知的一个结果是,未来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将高枕无忧,再也不用担心举牌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了,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就根本无从保障了。
万科事件的另一个影响是,将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对立了起来,这也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实体经济确实是一国经济的命脉,需要大力发展,但是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和资本的支持。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将其作为一个支持实体经济的工具来推进,支持企业大力推进IPO,上市以后还可以再融资,大量资金集中于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公司所筹资金却并没有完全投入实体经济,而是又大量投入了虚拟经济。
资料表明,2016年再融资合计1.33万亿,再融资额创历史新高,却有超过70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7000亿元理财产品,平均一家上市公司购买10亿元。
这种状况表明,目前我国IPO和再融资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它不仅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效益低下,造成投资者高额付出而回报低廉,更严重的是,它也使社会资金集中于虚拟经济,并由虚拟经济承担起了影响实体经济的恶名。
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上市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可以筹集社会资金的同时也使公司股权和利润必须分释,并且要接受公众监督。因此,一个企业要保护好自己的利益,特别是要以实体经济为名抵御资本进攻,完全可以选择不上市。
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偏向,企业只是看到了上市的利益一面,却不愿意承受上市的风险一面。更有一些家族企业,由于上市以后股价升高,其盈利远远超过了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辛苦打拼,在“经济人”角色的支配下,大量减持股份,甚至不惜放弃创业企业。
事实证明,这种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名而放任企业IPO、再融资的做法,才真正对实体经济起到了腐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