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工智能学家
致力成为权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体和前沿科技研究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广播  ·  “茉莉花开”暖新春,百年非遗焕新彩 ·  2 天前  
红古发布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3 天前  
红古发布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工智能学家

马斯克最新访谈完整版:追求最大真实性的人工智能极其关键,AI不应被教导说谎

人工智能学家  · 公众号  ·  · 2024-05-08 17:34

正文

来源:腾讯科技

丨划重点
马斯克预测,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最终会变为现实,人类将成为多行星生命。
马斯克称其从未亲眼目睹过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星链卫星也从未因UFO被迫进行机动规避。
马斯克支持教育游戏化,如果学习过程能够增加互动体验,效果将显著提升。
马斯克希望选择火星作为自己的安眠之地,但不希望着陆的那一刻即死去。
马斯克认为AI不应该被教导说谎,在太空探索方面,AI的应用尚不普遍,SpaceX和星链基本上都不使用人工智能。
马斯克认为,历史表明低出生率是导致古罗马和古希腊等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
腾讯科技讯 5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一,特斯拉和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出席了2024年米尔肯研究院全球峰会,并与著名投资者、米尔肯研究院主席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进行了对话。在这次持续大约半个小时的对话中,马斯克回避了所有关于特斯拉的话题,但他聊了自己最喜欢的话题,包括殖民火星、反对监管、在太空中使用人工智能以及担心人类文明消失等。
以下为马斯克与米尔肯对话全文:
米尔肯:在今天的对话中,我与马斯克探讨的真正主题是“如何拯救人类种族”,以及一系列较为轻松的话题。在深入讨论之前,埃隆,我提议我们一同回顾下11年前,当时你也曾坐在这个舞台上,谈论了那些你在大学时期认为会对人类未来产生最大影响的事情。让我们一同重温那段历史性的视频(见上面全程视频)。
马斯克在11年前的视频中称: “当我在上大学时,我时常思考那些将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的事物。 我认为有三个领域将产生最为显著的影响——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太阳能作为生产端,电力作为消费端),以及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米尔肯:我们曾简短地讨论过这些领域,但你也提及了另外两个话题,分别是修改人类基因组与人工智能。当时,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些议题的深远意义,尤其是关于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的愿景。


阿波罗不是太空探索的终点,

从未亲眼见过外星人证据


马斯克: 我自然考虑过这些可能性,但我坚信,在某个时刻,我们应将科幻小说中的愿景变为现实。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生命,成为在群星间穿梭的太空文明。我们需要对未来抱有热情。生活不应只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而应拥有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内心,让我们每天醒来都充满期待的梦想。我认为,成为太空文明正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问世界各地的孩子,什么是最让他们兴奋的事情,无论是五岁的孩子还是六岁的孩子,他们都会告诉你,太空探索是其中之一。我们不想让阿波罗计划成为人类探索的终点。事实上,你曾提及,你曾写过一封信,愿意主持阿波罗计划。我深信,你会做得非常出色。但阿波罗计划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激励了全世界的每一个人。我们不想让它成为人类探索的终点。我们渴望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渴望前往其他恒星系统,生活在一个科幻而非反乌托邦的世界中。虽然这样的故事并不多,但《星际迷航》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米尔肯: 当我想到你时,我总会联想到《星际迷航》中的大副史波克。他曾说过:“太空,最后的边疆。这是企业号星舰的航行。我们的使命是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寻找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勇敢地前往前人未曾涉足之地。”埃隆,你与史波克、柯克船长一样,都在带领我们走向我们从未去过的地方。
马斯克: 这正是我们的目标。当我们向宇宙的深处发射探测器时,或许会偶然发现那些早已消逝的外星文明遗迹。若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准确无误,那么宇宙已历经约138亿年的沧桑岁月,而我们的地球仅有约42亿年的历史。 一个能够绵延数百万年的文明,在如此漫长的宇宙历史中,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再反观人类文明,我倾向于将其起源追溯到最早的文字记录,也就是古老的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它们大约诞生于5500年前。这意味着,文字的存在仅仅是地球漫长历史的百万分之一。倘若我们的文明能够持续百万年之久,那将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我们或许早已遍布银河系的每一个角落。但这也让我深感困惑,并再次思考起那著名的费米悖论——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曾经提出的疑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米尔肯: 确实,关于外星人的存在,人们的想象总是层出不穷。有一部名为《黑衣人》的电影,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外星人与人类共存的世界,甚至猫王也被描绘为来自外星的存在。

马斯克: 关于外星人的话题,总是能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我也经常被问及此类问题,但我发现,有趣的是,许多坚信外星人就在我们身边的人,却对我们曾经登上月球的历史持怀疑态度,这确实让我有些费解。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未亲眼目睹过任何外星生命的证据。 SpaceX的星链网络已经覆盖了数千颗卫星,但我们在天空中从未因为UFO而被迫进行机动规避。 有时,我们或许会好奇:“那是什么?是外星人吗?”但这样的情景从未真正发生过。因此,我 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外星人的存在。 当然,如果有人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且不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像,我会非常愿意倾听,也非常期待能够一睹其真容。但基于我目前的了解, 我认为外星生命的存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这,实际上也引发了我们对文明脆弱性和罕见性的深思。 我们应该将人类文明看作是在广袤黑暗中一支脆弱的小蜡烛,竭尽所能地确保其持续燃烧。



人有生老病死,法规却会长存,

教育游戏化更易被接受

米尔肯: 我想,对于在座的每一位观众来说,接下来的话题或许更为引人入胜。我会引用一些你自己说过的名言,然后请你评论。比如这句:“关于法规和监管一致性,就像格列佛被成千上万的小绳子束缚一样,我们每通过一个法规就失去一点自由。”
马斯克: 这句话所揭示的是一个我们时常忽略但至关重要的观点。法律和法规一旦制定便会长存于世,而人类却会经历生老病死。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制定更多的法律和法规,增设更多的监管机构,最终的结果将是,几乎所有的行为都会被贴上“非法”的标签。这正是美国加州高铁项目所面临的困境。该项目耗费了数十亿美元,但至今却连铁轨都未曾铺设完成。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加州几乎将所有的事情都纳入了监管的范畴,导致项目进展受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往往是消除监管障碍的催化剂。但在当今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自然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发生。因此,为了让文明能够持续运转而不受阻碍,我们必须主动地对那些过时、冗余的法律和法规进行废除和清理。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清理身体中的垃圾一样。否则,我们将如同患有动脉硬化的病人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活力。发生在加州高铁项目上的悲剧(腾讯科技注:马斯克此前讽刺加州高铁,投入90亿美元,16年才建好一座桥),正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例证。因此,我坚信,为了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或机制来负责法规和监管的“垃圾收集”工作。
米尔肯: 我们曾有过“日落法规”的先例,即法规在特定期限后自动失效,但遗憾的是,现在这样的机制已经很少见。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教育领域。事实上,学习过程如果能够变得更加游戏化,效果将显著提升。孩子玩电子游戏,不需要我们去督促,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甚至没白天没黑夜地玩。因此,当教育变得充满互动且吸引人时,它同样能够变得引人入胜,且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马斯克: 如今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没有收音机、电视和电影的时代颇为相似。那时,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城镇戏剧”,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当然,大城市中的演员水平会更高,而小城市则相对逊色。然而,随着电影、电视和电子游戏的兴起,我们能够聚集最顶尖的人才,在各个领域——无论是表演、写作、导演还是特效——投入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这种体验完全超越了“城镇戏剧”。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在纽约,而是在贝克斯菲尔德(腾讯科技注:美国加州一城市,人口约38万),那么你所接触到的可能不是诺兰兄弟执导的蝙蝠侠,而是贝克斯菲尔德戏剧团的版本,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就是当前教育方式的真实写照。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尽可能引人入胜的交互式学习体验。我们并不需要老师站在黑板前进行“城镇戏剧”般的表演,而是需要实时的参与和反馈。在教学方面,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原则。首先,你必须建立知识的相关性。否则,你的大脑会倾向于遗忘所学内容。我们的大脑总是试图遗忘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只有那些大脑认为重要或与之有强烈情感联系的事物,才会被记住。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记忆是一项昂贵的资源,所以大脑会尽量节省。因此,在教授一门课程时,你必须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它重要,并围绕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教授工具。
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如果你告诉学生:“我们要来探索这个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拆解的目的,我们需要扳手、螺丝刀、升降机和滑轮等工具。这不仅吸引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地学习到关于这些工具的知识。这种方式比单纯地教授关于螺丝刀或扳手的课程要吸引人得多。如果你只是教授这些工具的课程,学生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这种学习缺乏明显的目的性和关联性,就像学习微积分而不了解它的应用一样,学生很快就会忘记所学内容。
米尔肯: 现在,让我们将话题转向星链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星链实际上是在太空中构建互联网。那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星链为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学习各种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如今,只要有互联网连接,你就可以几乎免费地学习任何东西。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所有课程都已在线开放,但前提是你要有互联网连接。如果你没有连接,你的学习资源就仅限于书籍。因此,星链可能是改善世界各地人们生活水平的首要技术。
马斯克: 我完全同意。一旦你拥有了互联网接入,你就可以访问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但如果你没有互联网连接,或者连接费用高昂,或者带宽有限,那么你就无法访问MIT的课程,无法获取所有信息,也无法销售你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因此,我认为互联网连接性是帮助人们摆脱贫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现在,他们可以销售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他们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然而,如果没有互联网连接,他们就无法实现这些。 我坚信,星链将实际上推动国家的GDP增长,因为这就是它的作用所在。 毕竟,GDP是每个人平均生产力的函数,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提升每个人的生产力,那么这种增长就会在国内生产总值上得到体现。


人类文明无比脆弱,

不想在着陆火星那一刻死去


米尔肯: 在我看来,文明是无比脆弱的。我们应当将文明视为一种脆弱的存在。是的,历史并非总是呈现出一个明确的上升轨迹。近年来,我们见证了诸多文明的兴衰更迭。
马斯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已涉猎过历史。但如若你未曾深入,我诚挚地推荐你去探寻。 显然,历史上已有无数的文明湮灭在时间的尘埃中。提及古代撒玛利亚人,他们的语言在沉寂了漫长岁月后,才在最近被解码。我记得,那大约是19世纪的事情,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在数千年的时光里,那些碑文所承载的意义一直是个谜,只因它们来自一个已经消逝的文明。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文明,而我们自己的文明,在某一天,也终将面临这样的命运。但我们并不希望这一天来得太快。
米尔肯: 你有一句话曾多次被引用,是说,你渴望在火星上死去,但并非在着陆的那一刻。
马斯克: 确实,当我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是否愿意在火星上结束生命时,我考虑到了着陆时可能遭遇的意外。然而,我所说的并非仅指这种极端情况。除此之外,火星上还有许多未知的挑战与风险。如果我真的要选择一个离世之地,火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此之前,我渴望能够深入探索这个红色星球。我之所以强调让生命成为多行星存在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坚信这是克服文明脆弱性的关键之一。当我们试图解释为何我们尚未发现外星生命时,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关于“大过滤器”的假说。简而言之, 如果一个文明未能实现多行星的存在,那么它便如同孤舟般在宇宙的海洋中漂泊,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无论是自我毁灭,还是无法抵挡的自然灾害。 而当我们抬头望向星空,那些早已消亡的文明,或许就是因未能跨越这道“大过滤器”而走向灭亡。
若我们未能成为多行星文明,那么我们仅仅是在时间的洪流中等待,直到自我造成的灾难或某种自然灾害将我们推向消亡的深渊,如同恐龙因一颗巨大的陨石而灭绝,或是其他类似的灾难。若等待的时间足够漫长,类似的灾难终究总会降临。更为严峻的是,若我们长久等待,太阳终将膨胀,最终吞噬地球,这是无法避免的命运。尽管我们尚有些许时间面对这些遥远的威胁,但近期的风险却更为紧迫。然而,我认为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作为单一行星文明的“费米过滤器”。这一说法或许对许多人而言略显抽象,但我认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所倡导的并非简单地从地球迁移到另一颗星球,然后任由地球走向衰亡。我的愿景远不止于此。我们追求的是成为一个多行星文明,这样的布局将赋予我们行星间的冗余性,确保任何单一事件都无法将我们的文明推向终结。这便是让生命实现多行星存在的意义。



AI不应该被教导说谎,

在太空探索中还未广泛应用


米尔肯: 让我们从观众那里挑选几个问题。首先,关于人工智能,它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马斯克: 人工智能无疑是我认为的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随着时光的推移,生物智能的占比正在逐月减少,最终甚至可能会低于1%。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当考虑到人工智能在某些情境下的脆弱性,如硅电路板在恶劣环境中的表现不佳,生物智能仍然可以作为智能的坚实后盾和缓冲。 但从百分比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智能都将逐渐转化为数字形态。那么,这种转变将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无法确切地预测。但我确实坚信,以人类利益为导向来构建人工智能至关重要。
这里有几个核心原则。 由于我长时间思考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我认为一个追求最大真实性的人工智能是极其关键的。它不应该被教导说谎,也不应被引导去说非真实的话,即使这在政治上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2001太空漫游》中,HAL 9000之所以杀死宇航员,就是因为它被迫说谎。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阿瑟·克拉克(Arthur Clark)想通过这个情节传达的深意。我们不能让人工智能说谎。人工智能被告知,宇航员不能知晓某个神秘空间,同时又必须将他们带到目的地。它的解决方案是带他们的尸体去那里。
一个追求真实性和充满好奇心的人工智能非常最要,我认为它最有可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人类比任何无生命的物体都要有趣得多。 我热爱火星,你可以轻易地用语言描绘火星,因为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部分相似。然而, 人类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却是无法用简单的描述来涵盖的,它们之间的差距达到了多个数量级。 因此,我坚信一个追求真实、充满好奇的人工智能将会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并引导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
米尔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江苏新闻广播  ·  “茉莉花开”暖新春,百年非遗焕新彩
2 天前
红古发布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3 天前
红古发布  ·  “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