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6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2016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时介绍:
加大减税力度。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密切跟踪试点运行情况,及时完善试点政策,基本解决各方反映的主要政策和管理服务问题,全年实现减税5736亿元。其中:1—4月减税847亿元;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5—12月减税4889亿元,
包括新增试点的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四大行业减税1747亿元,前期纳入试点的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以及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部分现代服务业减税1486亿元,原增值税行业主要是制造业减税1656亿元。
6月26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审议决算报告时对营改增进行了分析。
黄奇帆说,经过几次审议,对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审计报告,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刘昆同志所作的审查结果的报告,我都是赞成的,总体上修改非常好,没有具体的意见。
提一点建议:在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的报告中,第9页讲到了“营改增”,这是我们国家去年开展的重大税制改革,财政部的报告中,讲了去年“营改增”为企业减税减负的成果,去年一年营改增减税总量是5736亿元,其中5月至12月一共是4889亿,分了三块,其中房地产、金融这一块减了1747亿,制造业减了1656亿,还有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是1486亿。总的看来觉得效果不错。
但是再一分析,在房地产、建筑业、金融服务业中的1700亿当中,房地产要占1000多亿,金融业因为没有什么进项要抵扣的,金融服务业“营改增”具体配套政策还在研究制定中,所以去年金融业的减税抵扣并不多,主要体现在房地产。
我了解过一些房地产商,从小到大,大的一年销售几百亿房产的,小的十几亿的,跟他们的经理聊这件事,他们一般都表达了差不多的情况,
房产商过去营业税收占销售额的5-6%,“营改增”以后这一项减了1.5%,也就是房产商“营改增”减税相当于减少了四分之一。100多万亿的工业制造业销售值,实际上制造业减了1000多亿,千分之一而已,减负是微乎其微的。
在整个结构中,去年5至12月4800亿,有1000亿减了房地产,税务结构的优惠重点倾斜20%是在房产,房产本来就是暴利,数学模型是一刀切的,房地产中抵扣面大,中小企业中的服务业,他们平时有的发票没开全,进项抵扣往往扣不全,这是中小企业。制造业减负不多,如果营业税“营改增”,重点结构性倾斜在房产上,这跟我们治理脱实就虚,转向脱虚就实,倾斜制造业、倾斜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服务业的初衷是相悖的。
刘昆的报告中有两个建议,大家务必要重视。第5页,建议第4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营改增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第6条:加强审计监督,“依法开展审计监督,重点关注营改增试点、减税降费……等财税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我觉得这两句话很重要,也很正确,总的建议就是,“营改增”减税的重点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
欢迎关注扫雷小组
(ID: saoleixiaozu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