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人生下半场,请“富养自己” ·  昨天  
新周刊  ·  公路车太热,中产买不动了 ·  5 天前  
单读  ·  2025 真实故事奖即将截止报名! ·  5 天前  
真实故事计划  ·  肠道门诊,挤满情绪病人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线反诈民警自述:电信诈骗已经占刑案比例60%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除了下棋,人机大战,我们聊聊「你想象中的人工智能」能帮你做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5-19 19:07

正文


对很多人来说,最早接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这一概念,是通过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在那些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中,人类的身边总是少不了一些“思考程序”。

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把阿瑟•克拉克的太空史诗《2001:太空奥德赛》搬上了大荧幕,在那个民用电脑还没普及的年代,电影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关于未来的梦:太空旅行、便携电话、可视通话,还有能读懂人意图的电脑程序——作为一台“人工智能”,空间站中的HAL9000虽然外表是一部机器,却能与人对话、完成宇航员下达的命令,甚至还能分辨出好几种情绪。

1973年,迈克尔•克莱顿同样把自己的“原创脑洞”拍成了电影——没错,就是去年大热的HBO科幻剧集《西部世界》的蓝本,在这部电影中,人工智能已经嵌进了人形外壳中,成为舞台上的演员。

文学总是带着一种戏剧性的悲剧色彩,但现实却要乐观得多。作为一种浪漫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和电影的想象力超前于现实,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警示现实的反面教材。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文学创作中的人工智能折射了人类怎样的道德立场,人工智能时代都会不可避免地到来,而且作为瘫在电脑、手机、游戏主机或者电视前平凡的我们来说,与其关心人机大战是否会出现,更关心人工智能能为我们做什么——在那个传说中的智能化未来里,有人工智能会不会更有趣?


王小波说过,“生命很短,要过有趣的生活。”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它不再是科学家和实验室中高深莫测的黑科技,也不是文学和电影作品中的人形武器,而是已经进入了应用领域——1997年,由IBM公司研发的并行计算机“深蓝”击败了世界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可以说是打开了人工智能现实舞台的帷幕,那么20年后,IBM和“深蓝”的后继者又将人工智能带到了哪里?你是否愿意相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它们正在提升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效率、更富创造力?

是的,我们正在经历着人工智能的原初时代,更多人工智能很可能就出自我们身边的构想。

当然,只有这些人工智能是远远不够的,人工智能的未来会出现在哪里,很可能就由我们的想象力决定!

来留言吧,参与到未来的设计蓝本中,让我们一起构想自己的人工智能。 

好创意,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