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预计,今年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玉米面积调减,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幅度较大,而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优质饲草等作物面积扩大。
随着天气转暖,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备春耕工作陆续展开,今年全省计划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对于农民来说,增增减减的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多少。
记者见到黑河市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盖永峰的时候,他正在向合作社的社员们立下新年的“军令状”,说今年效益必须超过别人单独种的平均水平,桌上这一摞摞的钱,是一会儿就要发放给村民们的土地流转金。由于去年玉米价格比往年跌了不少,今年很多农户都选择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
今年合作社里,有不少新入伙的农户,因此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05万亩提升到了今年的1.8万亩。虽然每晌地的租金比去年低了1000块,但由于面积扩大了近一倍,今年土地流转费用从2016年的365万增加到了480万。这对盖永峰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盖永峰:连现在投资应该接近500万,还有个200万缺口。跟公司协商什么,还做了一笔贷款。
随着土地流转金的发放,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也进入了冲刺之际,然而盖永峰的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几年前,玉米效益好的时候,盖永峰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代领社员大面积种植玉米。虽然那时土地没有现在多,但每年至少可以挣个二三百万。但是就在2015年,农业部下发通知,计划到2020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盖永峰所在的黑河市正位于调减地区。
去年,在合作社的努力及国家补贴双重作用下,盖永峰的合作社还算勉强过得去。但是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因此今年如何合理分配土地种植面积,成了压在盖永峰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土地流转金发完后,盖永峰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顾上,就立即组织合作社的主要社员和大户们开会,一同讨论2017年到底该种啥?
像这样的讨论会,从正月十五以后到现在已经是第18次了。由于地处“镰刀弯”地区,可以替代玉米的种植物选择并不多,主要是大豆。因此每次大家的分歧都落在如何分配玉米和大豆的种植比例上,今天也不例外。
社员 刘瑞民:我个人看法,应该是苞米应该在6,黄豆应该在4。
刘瑞民分析道:大豆的补贴政策不明朗,何时可以拿到补贴还是个未知数;再加上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整体上调,最后很有可能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上不去。而种植玉米,虽然和国家政策相违背,但毕竟轻车熟路,自己以前做粮食生意的人脉也用得上,因此他认为合作社今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还是要占到大头。
刘瑞民的观点,遭到了在场几位的极力反对。关键问题还是,去年的玉米价格让大家寒了心,去年基本上都赔钱了。
社员 郭王强:我感觉这个国家政策也不是太明朗,包括补贴这方面,现在也有点怎么说呢,有点按老百姓话讲有点蒙圈,种地我得挣钱啊。
和之前的17次会议一样,今天的会议大家依然没能达成共识。随后记者在村里调查走访也了解到,虽然已经进入到了备春耕的关键时刻,但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民们对于今年地里到底该种什么,心里都有些没底。所谓“蒙圈”的状态不止在合作社内普遍存在,散户们也同样迷茫。
群众:啥也没买呢到现在。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现在还没买呢?
群众:不知道种啥啊。
这是位于黑河市西兴路老客运站附近的农资产品一条街。
街的两侧有大大小小数十间销售种子、化肥、机械设备等农资产品店面,如今这里俨然成了农户们打探“军情”的地方,但农民们直到现在还是有些迷茫。
农资老板王长海在这里做生意已经11年了,他告诉记者,以前农户最晚也会在前一年的11月份备好来年要种的种子,然而今年已经4月了,眼看着就要播种,可目前还是问的多,买的少。
黑河市北丰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王长海:现在产业调整的老百姓现在都不知道种啥了,还有一部分现在不知道种啥的。籽种化肥还没备呢。
家在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蓝旗村的梁文汛老两口,一直都迷茫于今年到底该种什么。最后考虑到玉米大豆用的农药不同,怕玉米受到药害,最终选择跟邻居一样,玉米黄豆各种一半。
梁文汛:我打算种三垧多包米,三垧多黄豆。因为啥,寻思着这个苞米有补我就想多种苞米了,现在不知道有没有补。结果到现在,政府也没有政策,就是农民种地为了押宝,就是一半一半。
农户们不知道种啥好,选农作物就如同在押宝。与梁文汛不同,黄旗营子村村民杨万春则把赌注都押在了玉米上。
黄旗营子村村民 杨万春:我今年计划还是想种玉米。
老杨告诉记者,虽然国家要求压缩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今年玉米的补贴政策也还不明朗,但是大豆轮作补贴要求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这对像他这样的散户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因此他今年仍然选择种植玉米。
杨万春:一垧地就卖个七千来块钱,如果我自己的地,我不用租地,再去掉成本。我还能剩2000、3000块的。如果租地花5000块钱,我再去掉种子钱,去掉化肥钱,等于没挣钱,我就没必要种黄豆了。
尽管种玉米的决心已定,但老杨目前最揪心的还是2017年黑龙江省玉米补贴政策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政策一天不出台,他的心就一天都不踏实。
杨万春:这个政策出台有点时间太靠后,眼看要种地了,一直不知道种什么,你说种玉米原来有补贴,现在说有说有的,有说没有的,农民都在猜,如果要是没有补贴,我这个不能种了,大豆跟玉米就差在这儿。
眼看就春耕越来越近,合作社还没有拿出最终的种植方案。盖永峰这天召集大家以投票方式决定 6成土地种大豆,4成土地种玉米。眼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玉米、大豆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能够出来。第二天,记者也和盖永峰一起来到了爱辉区农业局,找到了副局长张彦彬。
黑河市爱辉区农业局副局长 张彦彬:去年玉米的政策临储调整政策是3月份。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3月份,今年到现在,4月7日了,还没有出台是什么原因?
张彦彬:这个我不清楚。
张彦彬:每天都有十多个电话。主要来说还是在国家补贴政策这一块来说,现在国家政策有一些,像镰刀弯的玉米还有大豆怎么补,这一块老百姓的问题突出一些。
我们常说,选好了种子,才能有好收成,而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首先要看政策导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其实早已给出了方向,但由于黑龙江省迟迟未出台2017年作物补贴政策,这让黑河的很多农户对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种类选择上,充满了焦虑。而和这些农户不同,在黑河北安市东胜乡,记者在这里看到,种粮大户早已忙开了,他们到底是种什么呢?
凌晨四点的北安,外面黑压压一片,如果不是汽车的探照灯,能见度不超过20米。北安市城东现代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崔向民已经穿戴整齐,出门了。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最近这几天是不是每天都起这么早啊?
崔向民:3月1号是一般是5点多,现在天越来越长了就改到4点半了。
记者:为什么起这么早。
崔向民:现在活紧,因为咱们这雪不刚化没吗。
2009年开始,内蒙古赤峰人崔向民来到黑龙江搞农业。由于玉米效益好,从2013年起,老崔就大面积种起了玉米,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接近1万9千亩。但是他所在的北安市同样位于镰刀湾区,幸运的是,北安是黑龙江省“两大平原”先行先试重点区域,这里可以改旱田为水田。
2016年,崔向民把3500亩玉米地全部改种成水稻,今年他又扩建了3000亩。之所以有底气扩张,还是因为去年水稻的收益比玉米提高了不少。不过老崔也向记者坦言,种水稻比之前种玉米难多了、辛苦多了。
崔向民:这个就是累,你像玉米咱种玉米是从那个旱田合作社的时候从4月1日工人上班,水田就得3月1号就得上班,提前一个月。
聊着聊着,老崔到了水稻种植基地的库房。天蒙蒙亮,工人们正在吃早饭。崔向民顾不上那么多,忙着催促起工作进度。因为北安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可以育苗的时间有限,因此必须要和时间赛跑。
崔向民:时间太紧了,到那个5月15日前后就得插秧,现在开始育苗了,时间非常紧,地要不也平不出来。
老崔告诉记者,种水稻比种玉米技术要求高多了,为了种好水稻,他刚刚花了500万元新添置水稻插秧机,还专门请了技术人员指导新机器使用。
这个一直和老崔在一起的人叫那洪棉,是老崔请来的水稻专家,专门负责照顾老崔的水稻田。那洪棉种植水稻已经20多年了,经验十分丰富,老崔和他约定,从2月15日到12月中旬,那洪棉都得住在合作社里,水稻相关的大小事务都要他亲自把关。
那洪棉:一般的工人都是种旱田的多,种水田的少,现在水田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就得盯着他们干活。
为了请来那洪棉,崔向民每年要向他支付10万元的高薪,但老崔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的确如此,就在这天下午,工人们将泡好的水稻种子送去催芽时,就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那洪棉:哎 这个感应线没搁里头啊?在后面扔着呢,后面一拽拽出来了。
原来,工人把感应线与钢绳搞混了。本应该放在最下边的感应线没有压在种子下,而本应该放在最上边用来压住上浮种子的钢绳,又被压在了种子下。
老崔把玉米改种水稻,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他在技术上走了很多弯路,交了不少学费。而眼下除了技术难题,他最担心的还有“水”的问题。
与南方不同,北方雨水偏少,因此可以改为水稻田的土地必须离主渠道相对近一些。正是受环境的影响,虽然希望改种水稻的农户有很多,但北安市截至2017年,一共只改造了3万亩水稻田。
崔向民:以后这个水稻,就像玉米似的,放开推向市场,咱们要是一旦打不开品牌,粮库不收了水稻就不好卖了。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使农产品供给的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减少无效供给。和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埋头种地”相比,这对农民“看市场”的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搭建市场通路,崔向民这一年多来参加过博览会、找过媒体、建了淘宝店,研究了各种渠道,然而目前还没有太大起色。
崔向民:现在就得想多参加点这个博览会,销售这个渠道什么的。关键我们现在也没搞过销售,对这方面不太懂主要是。
就在崔向民为自己水稻销路发愁的时候,北安市另一位种粮大户李富强显得信心满满,他的目标是水稻面积2017年达到13500亩,其中套养一万亩的蟹稻。
北安市革命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李富强:可以通过我们的互联网,我们建那个花300多万建的那个互联网,就是为我们大米销售来做准备的,养河蟹也是为我们的大米做品牌打基础的。
黑河市农委主任李维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在玉米减调地区,改种水稻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黑河市农委主任 李维波:水稻来看,我们重点是发展一些个特色、绿色、有机,还有高端产品,用我们黑河的特殊的生态优势,非转基因的优势,还有黑龙江水没有污染,土地没有污染的条件来生产一些高端的、安全的、还有功能性的,保健性的这样的大米的生产。
每到春耕备耕时节,农民们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今年种什么?尤其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化,农民更加茫然。其实,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少种什么、多种什么。而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让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同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也就说,农产品价格合理不合理,既要坚持市场化,又要保护农民利益。种地不是赌博,靠的不是运气,如何使农民理性选择作物,适当规避风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