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明师在前道友在侧
星光晨露尽在眼底
时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
而你在其中
❀
“耕”可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
“读”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耕读修身”,既学做人,又学生存。
张履祥在《训子语》里说
“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耕为可退,读为可进,
这便是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读书治学应当学习农夫耕田的状态——深耕细耘,不违四时,务求好的收成。从来农夫们都是披星戴月,寒耕暑耘,通过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力耕方式来养家糊口。而士人则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如力耕一般的力学,以至经邦济世,成圣成贤的理想。耕读修身的智慧对华夏文明的传承,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乡贤文化,便在耕读传家的世代传承里应运而生。
乡贤植根于我们乡土,更植根于我们的高贵文化之中。他们是乡土文明、乡村文明、良风美俗的守护者、传承者和缔造者。乡贤文化以其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不仅仅在某一乡、某一党、某一邻、某一里发挥光亮,更可以推而广之,既有空间的广度,也有时间的长度,涵盖了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涵盖了华夏民族千年的文化传承。
羊峨村第一宝——洪氏宗祠
你是否觉得这样的文化已然离得我们太远?
城市的喧嚣早已取代乡间的静谧,当代体制化的教育也使得乡贤乡先生的概念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如今我们尚可亲临乡野,一赏自然的风光,却实在难以体会耕读修身的宁静。
你有没有想过逃离城市
去感受
最原始、最古朴、最安宁
的生活?
闭关畅读和下地流汗的痛快
明师道友和星光晨露的相伴
勤读力耕、立己达人
哪怕只是截取一小段时光
抛却时代洪流里的所有繁杂
寻得一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
一抒胸中之志
中国的土壤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农耕文明
添一把炽烈的火
北辰已收拾好村子
邀你走进村庄、走入祠堂
等你来
「
耕读修身
」
杭州市建德三都镇羊峨村——
丛山峻岭深处的古老自然村落之一
这里将成为与北辰青年计划合作的第一个耕读修身项目的村落,将是北辰青年们第一个实修驿站。
杭州市建德三都镇羊峨村
而在这个驿站,这一片天然古朴的空间,
北辰青年计划与苇杭书院、建德洪氏文化研究会
将于2017年6月24、25日在此举行学术会讲,会讲主题为
【乡贤与宗祠文化】。
洪氏祠堂内景
乡村、山野、祠堂,聚青年人二三子,欲开风气于一隅,成习惯而移困惑,让文化学习更维持长久;耕作、书卷、田地,在如此的项目体验中形成良性循环,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落地、入心。
这便是北辰打造的一个最佳文化沉淀空间。
此次会讲期间也将进一步研讨组织具缘青年进行耕读修身的细节规划,邀你与北辰一起走进祠堂,走进乡贤。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雨行正路唯独唯耕”
“门前环古水彩练直涌百川雄
宗祠对名山祥瑞上腾万丈焰”
羊峨村第二宝——洪家院子里的牡丹
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的在第一集《中华道路》的最后,有这样一段文字: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走来,带着精神博大的思想,带着包容平和的心态,带着不断探索、永远向前的精神追求,带着深厚宽广的文化底蕴,带着风和雨,带着沧桑变化、世事沉浮,迈着或沉重或轻松或坚韧的步履,向我们走来。”
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正是要重新邂逅这样璀璨而深厚的文明,并用尽我们的心力,传承、弘扬。
耕读文明和乡贤文化的重塑,标示着青年日新、人文日新的开端,也将是大国日新的里程碑。
优秀而自立的你,怀揣一心经邦济世的理想,怀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何不与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反思现实,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家风家道的振兴、以及传统乡里之遗风美俗的再造开启先声。
羊峨村第三宝——村口千年红豆杉
时间:
2017年6月23、24、25日
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