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净利预增超105%!A股焦点,来了 ·  4 天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CES2025有哪些亮点|国君热点研究 ·  5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上交所公告:审议通过! ·  6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加仓!外资出手A股公司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立案!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1-11 14:23

正文

1月10日晚,“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日发精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根据公告,日发精机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日发集团”)的通知,日发集团于2025年1月10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日发集团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证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24年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日发集团立案。



公司在公告中强调,本次立案调查事项系对公司控股股东日发集团的调查,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于日发集团本次被立案的具体细节,公告尚未透露更多信息。


根据官网信息,日发精机成立于2000年,是浙江省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原国家机械部数控机床重要制造基地,也是国内一家能够同时生产立式数控车床、卧式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和落地式镗铣床的企业。



2024年,日发精机一度因“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受到资金追捧。彼时,公司表示,相关数控磨削设备因部分下游行业如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大规模量产,距离产业化增长仍需一定时间,因此数控磨削设备尚未实现持续产能释放。


曾与控股股东对簿公堂


据了解,日发精机此前曾起诉其控股股东日发集团,原因在于业绩补偿。 


2024年11月,日发精机公告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日发集团需要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日发精机交付其持有的5000万股“日发精机”股票,日发精机收到后以1元进行注销。 


回溯原因,2018年,日发精机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了日发捷航投资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其中日发集团作为交易对方之一,就重组纳入的标的资产做出业绩承诺。然而,日发捷航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Airwork公司未能在2022年度达成预期业绩。经日发精机多次催促与协商,日发集团仍未履行相应业绩补偿义务,日发精机遂依法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于2023年12月11日开庭审理。


对此,有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立案与此前的“回购注销5000万股”没有任何关系。目前,回购注销已经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程序合法合规。


坚持“长牙带刺” 打击违规行为


记者注意到,证监会持续强化对股东减持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从严惩处违规减持行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2024年来减持制度最鲜明的趋势之一,便是减持制度法律位阶得到提升,规则体系更加清晰明确。


2024年5月,证监会发布实施《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与《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共同构成“1+2”股份减持规则体系。


减持新规进一步规范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减持行为,督促其专注公司发展和经营、关注投资者回报水平,减少减持套利空间;全面封堵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严格防范各类“绕道减持”行为,织密减持制度网,有利于强化股东减持约束,明确投资者预期,引导投资者形成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夯实市场长期稳定基础。


从公开表态来看,监管允许合法合规减持,但坚决打击违规、绕道减持。对此前发现的违规行为,监管已要求回购、差价上交,负一定责任。


相关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在对上市公司的立案调查通知书中相对是个“新名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以“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为由进行的立案调查仅十余起,这也说明2024年以来对违法减持的监管力度在缓慢加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作者: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