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如何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19-10-24 07:00

正文

前言
电化学阻抗谱(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简称 EIS ,也叫交流阻抗谱): 给电化学系统施加一个频率不同的小振幅的交流信号,测量交流信号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此比值即为系统的阻抗)随正弦波频率 ω 的变化,或者是阻抗的相位角 Φ ω 的变化。 进而分析 电极过程 动力学、 双电层 和扩散等,研究电极材料、 固体电解质 导电高分子 以及腐蚀防护等机理。 (来源于百度)

常用的电化学阻抗谱有两种,分别为 Nyquist 图、 Bode ,光催化研究中,大家一般 Nyquist 见的比较多。 Nyquist 图中 Z' (实部) Z'' (虚部)表现了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电阻( R ct ),其值与半圆部分的直径相同,并可用于描述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界面的特性。 Nyquist 图由两部分组成,高频区的半圆形部分对应电子传输限制过程,低频区线性部分则对应于扩散限制过程。 通过计算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电阻 R ct ,可以对光催化、电催化等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解释。 现以辰华 CHI 660D 为例来进行 EIS 测试,实验中一些参数设置、电极选用、电解液选取等,不同研究体系可能有所不同,大家以自己所看参考文献为准。
测试前准备
1 )玻碳电极(工作电极)的打磨
在眼镜布上撒上少量的( 0.3 μM )抛光粉(如下图所示),往抛光粉上滴加少量的去离子水。使用玻璃棒将抛光粉与去离子水混匀,之后竖直握住玻碳电极下半部分,开始打磨电极,将玻碳电极导电处打磨到光滑且黑亮为止。

2 )样品的处理
2 mg 样品于小型样品管中,加入 200 μL 的乙醇与 5 μL nafion 试剂,超声分散 1 h 将上述样品悬浮液用移液枪移取并小心的平铺在玻碳电极的导电面,待其自然风干即可。

3 )电解液的制备
配置 250 mL 含有铁氰化钾( 0.1 M ),亚铁氰化钾( 0.1 M ),氯化钾( 0.1 M )的混合溶液,以准备下一步测试使用。

4 )三电极装置的设计
采用三电极体系,铂片作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不建议采用 ITO 玻璃作工作电极,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内阻)。

电化学阻抗测试操作步骤
1 )设置开路电压:点击设置 > 实验技术 > 开路电位 - 时间 > 确定,待工作站运作平稳时( 即测出来的是一条平行于 X 轴的波动很小的线) ,记录软件左下角扫描出的开路电压。 也可点击控制 > 开路电位 > 开路电压页面,查看开路电压,如下图所示,此时三电极体系的开路电压值为 0.3990 V ,待后面录入参数时使用。

2 )点击实验技术 > 电化学技术,选择电化学阻抗,确定后设置参数。

3 )点击参数设置,进入电化学阻抗参数的页面,根据( 1 )中所得到的开路电压,设置初始电压为 0.3990 V 。设置高频处的频率为 100KHz ,低频处的频率为 10 mHz 。振幅和静置时间采用默认数值,点击确定,准备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

4 )点击 (图标 代表运行试验, ▎▎ 代表暂停 代表终止),运行实验,出现交流阻抗测试的页面,扫描图形如下图所示,右上角显示实验剩余时间,所扫描的数据尽量保证连续。


5 )数据转换:点击图象 > 图形选项,进入图形选项的对话框以后,选择 Nyquist:Z''-Z' ,此时电脑将自动进行实验的数据转换,在电脑自动进行数据转换以后,保存文件为 *.bin *.txt 两种格式,待下一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
半圆部分的直径的计算,即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电阻( Rct )的计算:见研之成理往期帖子: 超实用电化学干货丨Tafel数据处理和Zview对EIS数据拟合教程

数据分析
参考 研之成理往 期帖子 精品干货:光催化入门指南(3) —光催化常用表征与测试

备注
由于不同电化学工作站所安装的软件不同,所以不同的电脑的操作页面会有英文和中文的差别,但 CHI 600D 系列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交流阻抗的流程大致是相同的。

相关内容链接:
1. 电化学测试(一):稳态测量方法概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