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尚芭莎
51好读  ›  专栏  ›  时尚芭莎

《年轻人焦虑报告》

时尚芭莎  · 公众号  · 时尚  · 2021-03-03 16:21

正文

在社交媒体上“十分焦虑”的年轻人,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失眠、因为头发、因为焦虑,一次又一次冲上热搜榜。这不,最近有关 #年轻人都在焦虑些什么# 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不得不说,焦虑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热的话题,似乎“不焦虑不足以谈人生”。“佛系社交”“母胎单身”“空气式恋爱”“房价式恐婚”“实习生月薪五万”“第一批90早就秃了”等等话题都在煽动着年轻人的焦虑。


网上曾经有过一个调查:现在的年轻人焦虑吗?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数据显示:96%的人都有焦虑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虑。你看,当代年轻人的焦虑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焦虑已经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在芭姐看来,二三十岁的我们大都有着类似的焦虑:
职场上的压力不断涌来,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难以达到要求;
精力有限,恋爱和工作不能两头兼顾;
看到同学买房,北上广深的房价却依然高不可攀……


不管高矮胖瘦,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总是时刻充满着许多要担心的事情。焦虑、恐慌、迷茫、工作上的无助感、被催婚的疲惫感、被车贷房贷压得喘不过气、衰老带来的恐惧感……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被这些情绪困扰着。

但直到芭姐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

初看是一个段子,但是笑过之后,芭姐真的释然了许多。就如心理学家Suma Chand所说:“ 恐惧和焦虑,是会将你困住的情绪;处理不好,它就会越发强壮,让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在《圆桌派》中,蒋雯丽讲到,当年19岁的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作为一个外乡人来到北京,融入那片汪洋大海之中时,她对自己当时的状态是这样形容的:“真的是困惑、迷失。”


节目里的她感慨道:“ 我真正觉得我自己快乐的时候,是在三十岁以后。我在十几岁到三十岁之前,就是二十多岁、十几岁的时候,我就都能感觉到两个自己在打架。



她描述为,就像是自己身体里的两个自己,一个觉得人应该是这样的,另一个又觉得是那样。是非对错也很矛盾,身体里的两个自己总是抱以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态度。


她觉得,那个时期是青春的,但又充满了未知,想要了解世界,又想要了解自己,充满了困惑:“ 所有人都觉得青春是灿烂、美好的,但我觉得外面是美好的,那么如花似玉、满脸的胶原蛋白,但内心里其实是困惑的。


而之所以会困惑的原因,蒋雯丽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你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在三十岁之前,你要解决人生太多的问题。你的工作、你的婚姻,你的所有东西,全部要在这个阶段把它解决。


蒋雯丽说,那时候的自己觉得,如果到三十岁还不出嫁,就会是个老姑娘了;

三十而立,如果到三十来岁还没“立”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在事业上没有什么可能性了。


或许,二三十岁就是困惑又忙碌的年纪。今天这样想,明天那样想,感觉左右手互搏,两个都是自己,一直在打架。外在的压力与内心的迷茫,促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们懵懂而焦虑。


人生明明那么长,但是许多重要的事情却偏偏要硬挤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让我们解决,就像《少年时代》结尾的一幕,梅森和刚认识的朋友去远足,落日余晖下,他们说:

“你知道人人都会说把握此刻吧?”

“不知道,我想的恰恰相反。我感觉是此刻在把握我们。”





是啊,总是有人会教诲你,每个人都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比起我们主动去把握,更像是“此刻”督促着我们去做。


可是,人生还算漫长,无论是30岁还是60岁达成你的目标,不管是什么时候,其实对自己来说都算是“成”。归根结底,一切选择与行动都是要有所准备的,毫无准备就催促着自己给人生集邮,不焦虑才怪呢。


说到底,面对工作和生活,人的恐惧和焦虑在所难免,但总有人似乎在 过着一种超乎同龄人的“反焦虑”人生,陶虹便是其中一个。


很多人感慨于她身上的“松弛”,但说到底,她也不过是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自然又努力地度过,从不过分忧虑,永远活在当下。


像她说的:“ 恐惧?无非是觉得承担不了那个后果,你要是觉得,无论什么后果我承担了,这就行了,你就往前走吧。


是因为她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吗?也不是的。


比如,跟普通人一样,20岁的陶虹也曾全力以赴,拼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比如,30+后的她也体会到“过气”的失落;

又比如,当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最棒的“家庭主妇”,可真正回归家庭才发现,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比起慌张、焦虑不已,她从来都选择用自己的理智和行动打破焦虑。所以,她学习如何生活,学习成为制片人,学习面对自己的情绪。后来,她发现自己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 以前买洗洁精都不知道该买什么牌子,现在进超市就知道该买什么,这不也是一种进步吗?


记得陶虹在采访中说起过自己在国家花样游泳队的经历,在运动生涯最鼎盛的时期,因为种种原因,她没能参加过一个大赛,就这样多次错过之后,她就不再为很多事焦虑了。“ 结果不重要,重要在于你享不享受这一刻,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事。


你看,当你可以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做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