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职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所有互联网人必备的,做互联网的人不能不懂产品,关注产品,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效率与流量竞争,美团、抖音本地生活下沉市场策略 ·  6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要不,京东还是把饿了么收了吧 ·  6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从“直男救星”到“姐姐收割机”!小米冲上万亿 ...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微信接入DeepSe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仅仅是做一个产品经理,远远不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4-29 19:00

正文

马上就参加工作一年了。站在今天的我,看到去年刚刚进入职场的我,欣慰的说,这一年里,你成长的很快,远远超过最初的想象。


作者:喵喵

全文共 3823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 BEGIN ——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入职以来是如何进行工作的,以及在去年经历的事业部 Top 1的一个项目。


结论写在最前面: 一个产品助理,想要成为产品经理,远远不够。


  • 你既要是一个开拓者,又要是一个守业者;

  • 你即能够创造新的道路,还要兼顾现有的城市规划;

  • 你既要是一个规则的维护者,又要是一个规则的打破者;

  • 你既要抬头看天,更要低头看路;

  • 你既要学会与老板沟通,又要学会规避与老板沟通;

  • 你既要学会设计完美,又要学会如何取舍。


一、关于我


一个学了7年计算机却没什么编程能力的普通研究生——学校不是那么夺目,双211,只是刚好够一些公司的基本门槛,在魔都的确没什么好骄傲的。经历也没有那么精彩,既没有厉害的比赛,也没有BAT的实习经历;既没有产品相关的实习经验,也没有独树一帜的见解——我就是一个硬件刚刚好达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毕业生。


为什么觉得自己普通呢?因为我是同年进入这家公司,最不起眼的一个毕业生。985甚至海归,BAT或同行业的实习经验,每个人的简历都足以让我心生佩服。


工作4个月后拿到了第三季度的优秀个人,年终绩效拿到了A。


这一年我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的幸运,这么说起来,似乎这篇文章没什么好读的。但是,今天认真的思考之后,发现每次感觉幸运的背后,都是有可沉淀的内容。


(关于面试的内容,有很多小伙伴都分享过,今天主要想讲一下入职以后的内容,就从选择模块开始吧)


二、如何选择所负责的工作内容


进入公司后,老大非常看重我们的个人选择,让我们自己选择想要做的内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经理很多工作是非常理性的,但是在个人选择方面,对所负责的模块是否有sense (并非单纯的产品sense) ,这一点在工作中非常重要。


选择要负责的模块有如下三个方面:


  1. 前端产品经理or后端产品经理

  2. 选择模块or选择老大

  3. 模块如何选择


前端产品经理or后端产品经理


前端产品经理与后端产品经理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千差万别,个人发展完全是两个方向。


当前,互联网行业更所说的内容更多的是前端产品经理。如何观测用户的行为,挖掘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分析用户数据——这是我在进入行业的时候对产品经理的职责最初的认识。


然而我的mentor对我说,你有计算机的背景就做后端产品经理吧。我表示接受——这个决定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至今我对如何挖掘用户需求,依然觉得体会不深刻。


选择模块还是选择老大


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公司分配了一个mentor给你。那么这个mentor会做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会跟你说:有一个工作需要你去做,是什么什么,如果你不明白怎么做,可以问;不知道怎么发邮件,可以问;不知道接触谁,可以问;遇到了难题,可以问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我所在公司的工作氛围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nice,非常愿意帮助其他人) 。因此选择一个mentor是非常重要的,初入职场,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一个便于沟通,乐于帮助,有耐心提点你的mentor。


有很多同事,初入职场时遇到的是一个雷厉风行的mentor,他们告诉你应该去做什么。但是不是用你的方法,而是用他的方法,你只是他的一个分身;他无法兼顾这些工作,由你来做,但是你要用他的方法,他的形式,否则,就是没有做好。他们不会告诉你,应该做成什么样子,而是如何去做。在不断的被否定中,职场新人们的心越收越紧,做事情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你要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完成这些内容的,不要去问如何做,要去问,做成什么样子算作达标,做成什么样子算作好,仅此,就够了。用你的形式方式去做,不断地反思,如果给你mentor做,他会怎么做。这样的区别在于个人风格,还是真的有优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建立自己的形式风格,而不是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模块如何选择


要选择一个核心的模块。在一个公司,工作多以分配为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权的。但是要在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尽量的发挥自己的选择权。


什么叫做核心模块—— 业务的主要流程 。一个成熟的业务,主流程并非不会进行更改,互联网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涉及业务主要流程的模块,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模块最基础,最复杂。无论想要进行什么样的改动,都会涉及到这个模块,那么很多项目,自然而然只能由你来做owner。


三、一个TOP 1的项目


又要提到幸运了,在入职半年内,成为了事业部Top 1项目的owner。这和第二部分中说的模块选择有直接的联系,这个Top 1的项目对整体的业务流程每个阶段都有影响,而我所负责的模块涵盖了整个业务流程 (主要流程) 。因此自然owner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我身上 (感谢老大的信任,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失败于我而言是打击,而于老大而言,Top 1项目的失败他将面临更多的责难)


3.1 迷茫


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迷茫的。这个项目涉及到与第三方的合作,当我进入时,已经与第三方达成了一些结论。由老大和mentor告诉我,我们要在现有的产品上,增加一个个性化的内容。


我的任务是:设计整体的业务流程,并保障该项目的按时上线 (当然是有EP帮忙协调的,这里深深的说感谢)


主业务流程是我所负责的模块,对该模块的现有逻辑非常熟悉,对自己的模块下刀进行改造没有任何难题。完成设计之后,我开始进入迷茫期。


作为owner要做的绝对不止完成自己的模块设计。之后我向我的mentor寻求帮助,她告诉我 要从自己模块的owner身份中跳出来,要明白自己的是整个项目的owner。


还要做的事情:


  • 产品设计: 对其他模块的改动进行预判与大体设计,通知其他模块有哪些改动,目标是如何,现在设计的主业务流程是怎样的,各模块设计哪些改动点

  • 运营: 要向运营询问,在运营中有哪些场景与这个项目有关联,听取用户的声音

  • 法务: 是否合乎法务规则

  • 财务: 财务要求,成本核算如何

  • 客服: 对客服的培训

  • 技术资源: 保障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可立即投入开发阶段


3.2 解放


在完成产品评审后,可以说我觉得自己被解放了。这个项目一共评审过4次 (正式评审) ,每次面对的都是产品,运营,技术。技术人员会提出各种质疑,这些质疑包括:


业务质疑


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够达成什么样的业务目标。这要求你对自己的设计非常的自信——这个项目是被合理设计过的。这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要跟技术人员说,我负责设计,你负责实现就好。


要保障自己的设计在评审之前进行了多次打磨,的确符合业务要求,逻辑严密,并且要和他们一起进入业务场景之中,让他们和你站在同一个角度来理解设计原因。


开发成本


很多产品经理都遇到过技术人员说,这样开发成本太大了,破坏了代码的优雅性,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内容,会出现很恶心的代码等等。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对代码书写逻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知道开发人员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哪个问题是最外围的条件,不要给到技术所有罗列的场景,而是按照一定分类一层一层的下钻。


完成评审就真的解放了吗?NO!


在开发过程中,要时刻准备着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前后端是否能够完成对齐,会不会有什么细节之前没有考虑到——要相信程序员哥哥们考虑边界、异常case等能力永远比你强,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反馈。


3.3 取舍


不要追求完美。


在设计时,我们会尽可能的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但是还有如下内容需要兼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