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总是人们度假的良好去处,一些颜色特别的沙滩更是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比如吃珊瑚的鱼的粪便堆积成的白色沙滩,鱼粪拌上有孔虫尸体 调和出的粉色沙滩,被海浪拍碎的搓脚石渣渣 堆积出的黑色沙滩和绿色沙滩。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世间少有的特例,相比之下,我们熟悉的黄色沙滩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确是沙滩最常见的样子。
在大多数时候,为了逃避那种没有新意的日子,人们都会来到这些没有新意的海边,踩着脚下这些没有新意的黄沙。
但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这些沙滩上没有大块的石头和细腻的泥土,除了沙子还是沙子呢?
视频
版
↓↓ 看完这个视频就知道了 ↓↓
↑↑ 信我,真的超级好看 ↑↑
图文版
想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把目光投向数千米深的地底,去看看沙子一生开始的地方。
沙子诞生的第一阶段,是在地球的内部。
在这里,炽热的岩浆慢慢冷却,不同熔点的矿物先后凝固结晶出来,最终形成这种花岗岩。
在经历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动后,有些花岗岩会随着地质变动来到地面,沙子的诞生也就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你可能会认为,从炽热、幽闭的岩浆周围来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地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花岗岩来讲,这简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忽冷忽热的温度让岩石渐渐产生裂纹,雨水会慢慢地溶解一些矿物并引起一些破坏性的化学反应,而生物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着有机酸,这一切都在不断地破坏着这些看似坚固的花岗岩。
那些在更早、更热的环境下形成的矿物比较脆弱,经常被破坏得连渣都不剩,而石英作为最后结晶的矿物之一,有着十分稳定的结构和性质,此时就纷纷从石头缝中蹦了出来,成了一粒粒沙子。
在此之后,一部分沙子会连同泥土和石块一起,被雨水冲入河流。
较大的鹅卵石沉积在上游的位置,而更轻的泥土则被水流带向海洋深处。
只有沙子恰好沉积在入海口附近,不断地被海浪推上岸边,最终堆积出那些除了沙子就是沙子的沙滩。
反观这些沙子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坎坷,它们从炼狱般的地方降临世界,从石头缝里蹦出来,被风吹雨淋磨平了棱角,又不由自主地踏上了未知的旅程,却被半路抛弃,最终好不容易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安定下来,还要被人狠狠踩上一jio。
就如同……你我的人生。
[注释]
[1] 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过程中,会先后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花岗岩是最后形成的一种,视频内仅以花岗岩为例。而除了从岩浆中形成的花岗岩,像是经历沉积作用形成的砂岩等等,也都能以类似的方式形成沙子。
[2] 水流越强,能搬运的沙砾越大,之所以沙滩的沙子大小都差不多,是因为河流入海时水流减弱,刚好搬不动这么粗的沙砾了
[3] 白沙滩的沙子主要是珊瑚和贝类的碎屑,这些沙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鹦嘴鱼啃食珊瑚后排出的鱼粪。 夏威夷黑/绿沙滩的沙子来源是风化和海浪侵蚀之后的玄武岩,由于这两片海滩的海浪“力道”不同,黑沙滩留下了玄武岩碎渣,绿沙滩则把碎渣冲进了海洋深处,留下了原本孔隙中的橄榄石。
[4] 并不是所有沙子一开始都是最后沙滩里的样子,顺河流移动时,大块的岩石碎屑也会破碎磨损,慢慢磨成小颗的沙子。
[5] 白沙滩的沙子主要是珊瑚和贝类的碎屑,这些沙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鹦嘴鱼啃食珊瑚后排出的鱼粪。 夏威夷黑/绿沙滩的沙子来源是风化和海浪侵蚀之后的玄武岩,由于这两片海滩的海浪“力道”不同,黑沙滩留下了玄武岩碎渣,绿沙滩则把碎渣冲进了海洋深处,留下了原本孔隙中的橄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