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大大小小方便整洁、货品齐全的便利店已经称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日本,便利店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便已经开始发展。时至今日,日本便利商店集团已数不胜数。
其中7-Eleven、全家以及罗森的营收最高,被称为便利店业界「三巨头」。
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每个便利店品牌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品牌活动和新商品。与大卖场的服务形态不同,每个便利商店都有自己的规范用语与服务流程。客人上前会问好,每一样商品会根据需求进行处理,有一些女性用品涉及隐私,服务周到的店员甚至会单独用深色的包装分开,结账完毕也向顾客一一道谢。
亲切、愉快、迅速,是便利店推崇的待客之道。
而面对大量客流,店内也始终保持干净明亮,让顾客感到舒适,这同样是便利店的待客之道。如今,便利店发展历经50余载,对于日本便利店来说,不仅仅是「三巨头」还有许多品牌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便利店集合
Seicomart
创立时间:1974年6月
说到本州地区人气第一的便利店,大多数人会选7-Eleven,但是在北海道地区的话,就轮到Seicomart了。
Seicomart其实比7-Eleven还要创立得更早一些。1971年,Seicomart就在札幌市开了第一家店,算是便利店中的元老了。Seicomart的「seico」发音与日文「成功」相同,也音同创业者西尾长光名字中的「西光」两字。
北海道人气第一的便利店Seicomart
因为最初是酒类零售店铺,Seicomart的发展壮大也和当地酒类零售业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那时候的全国连锁商店来说,获得酒类出售许可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与开创大型物流链的日本便利店三巨头(7-Eleven、全家、罗森)利用经营经验和资本在日本的便利店竞争中发展壮大相比,集中当地酒类零售而发展壮大的Seicomart,可以说是日本便利店行业中独特的存在了。
Seicomart以酒类零售店为中心进行转型,整合北海道区域内产炭旧址里废弃的酒铺,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吸引加盟店铺。到20世纪90年代,北海道地区的Seicomart店铺数量已达到500家,2016年,Seicomart在北海道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已是第一位。
在Seicomart,你也可以买到各种类别的酒:以500日元左右的廉价红酒售卖为主,同时还有很多类似于Dom Perignon(唐培里浓)和十胜红酒这样小众品牌的酒。
Seicomart售卖的红酒
不过或许是因为多数店铺位于寒冷的北海道地区,Seicomart并不像其他便利店一样严格实行24小时营业,它的主要营业时间仅为早上6点到晚上12点。截至2017年6月,也仅有茨城县一家24小时营业的Seicomart便利店。
Seicomart的店员也会在店内亲手制作便当,还接受顾客点菜,这种形式在便利店经营中已十分少见。
明星产品「超大饭团」,是为了照顾长时间无法正常就餐的货车司机而制作的特殊尺寸饭团,一个饭团用了整整一碗米饭。
这样的商品体现出Seicomart体贴专业的品牌宗旨,令Seicomart一直都拥有很好的企业形象。
Seicomart售卖的饭团
Seicomart能买到的北海道限定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4月,Seicomart总部决定将旗下品牌Seico Fresh Foods名字改为Secoma,制订了除北海道之外的地区扩张计划,迈出征服北海道之外地区的第一步。
poplar
创立时间:1976年4月
poplar是一家起源于广岛的便利店品牌,在1974年由酒类批发商转为便利店的经营方式,并于1976年正式成立。通过兼并与收购,poplar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日本中国地区为中心,在关东、北陆、近畿、九州等地区开设店铺,在山阳山阴地区,poplar的店铺规模已达到仅次于7-Eleven、全家、罗森的第四位。除了「poplar」,「生活彩家」「highway 彩家」「生活house」「three-eight」等也是poplar旗下的便利店品牌。
poplar便利店
poplar是白杨树的意思,而poplar便利店同样采用了用白杨树树叶作为自己的标志。
在古希腊神话中,白杨树象征着胜利与爱,同时poplar又与英语中的popular(流行)同语源,这两点都成为了poplar品牌的宗旨与特色。
与其他便利店品牌相比,poplar开设店铺的地点更为多样,在办公室、酒店、医院、车站这些特殊地点,你都能看到poplar的店铺。
同时,店内出售的便当更是poplar的一大特色。这些摆在货柜上的便当只有菜,没有米饭,顾客需要选好便当后,到柜台由店员盛上新鲜米饭。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最初找不到夜间生产便当的公司合作,想在夜间出售便当的poplar便选择了自己生产便当,而这种生产方式被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poplar的炸鸡便当
Three F
创立时间:1981年2月
2018年1月起,Three F的独立店铺全部都变成了罗森Three F。
20世纪70年代末,富士Citio有限公司(原富士零售)在神奈川县横滨市矶子区开了第一家便利店。为了能够系统化地开设连锁便利店,富士Citio有限公司进而在1981年2月成立了 Three F有限公司,旗下的便利店就是Three F。
Three F的第一代标志,是三个F排列在数字3的右下方,所以Three F也被写成3F。而第二代标志,则是由一个绿色的圈、一颗红色的桃心和一个蓝色的星星组成,分别象征着「地球」「热情」「和平」,这也是Three F的品牌宗旨:在这个星球上用真心带来最光明的未来。
Three F便利店
好打地区牌的Three F强调
「我们是诞生在横滨的便利店」
。店铺除了标准的便利店模式之外,还有快食强化型店铺gooz、生鲜食品强化型店铺q's mart两种模式。
Three F 一直都着重在日本南关东地区开设店铺,虽然也曾于2001年在日本四国地区开设店铺,并与当地公司签订加盟合约,但在2015年因经营问题全部从四国地区撤出。
如今全日本便利店市场竞争激烈,Three F、MINISTOP这样的中型便利店品牌,更是一直处于苦苦挣扎的状态。2016年4月13日,Three F宣布与罗森签订联盟合约,给予其5%的流通股份,施行两家公司联合经营的模式,并于同年9月成立L·TF有限公司。也就是说,Three F与罗森两家公司将共享原材料,联合采购,产品联合开发,这意味着Three F的独立品牌历史的结束。
asnas
创立时间:1994年12月
asnas便利店
在JR车站里最常见到的是NEWDAYS和heart in,阪急电铁内则多是asnas。
阪急电铁是关西的大型私营铁路公司,品牌宗旨为「一切都是刚刚好,为你的完美生活应援」「给你刚刚好的生活」,其主要的线路集中在兵库、大阪、京都等地。阪急电铁车站内最常见的便利店,当属asnas。
asnas的名字来源于英语的「as soon as」(意为「一......就......」)。1995年4月20日,阪急电铁的十三车站里开设了第一家asnas。位于2号线与3号线换乘口的这家asnas,有着「就算在换乘的时间内也能购物」的含义。随后,asnas以车站为中心,开设9家连锁店。到1997年1月,就有三家店日均收益超过100万日元。尝到甜头的asnas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起开设了连锁便利店asnas exp。
2008年4月1日,阪神车站网(阪神电气铁道子公司)将旗下便利店品牌「an3」的所有店铺都转变为asnas,16名员工也全部调入asnas,这更是增大了asnas的规模,asnas由此成为阪急阪神电铁内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
COMMUNITY STORE & Monpéllie
创立时间:1994年7月
COMMUNITY STORE的前身是KOKUBU GROUP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酒类零售便利店,店铺多由酒类零售点转型而来。
COMMUNITY STORE于1978年于东京涩谷区开设1号店,1990年后开始在东京之外的地区开设店铺,直至1994年店铺名正式确定为如今的COMMUNITY STORE。
Community store便利店
1983年,茨城最大的酒类零售商「月之友」进军便利店行业,与KOKUBU GROUP结成联盟,其后,两者又在1995年分离,月之友成立独立店铺「Monpéllie」并发展了Monpéllie 的连锁店铺。与其他由酒类零售商转型的便利店相同,COMMUNITY STORE和Monpéllie也有送货到家的服务,其消费者年龄普遍偏高。1999年,COMMUNITY STORE在一部分店铺推行「亲切的快递」的邮寄服务。到了2000年,所有COMMUNITY STORE的分公司全部统一整合入KOKUBU GROUP股份有限公司,同年,Monpéllie推出在店内现煮现卖的白米饭。到2004年,Monpéllie宣布破产。
COMMUNITY STORE在2011年后期向车站内进军,与京王线Tsutsujigaoka站つつじヶ丘駅)共同开设「Tsutsujigaoka with COMMUNITY STORE」,随后又在2016年于新川一丁目开设在不同时段为顾客提供新鲜便当的厨房式新型便利店。
MINISTOP
创立时间:1980年5月
MINISTOP的标志是一个可爱的小房子,象征着「你位于街角的休憩之处」,「MINI」和「STOP」的含义为「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再前进吧!」从品牌商标和寓意就透露出亲和力,这使MINISTOP很受日本民众的欢迎。
ministop便利店
1980年创立的MINISTOP,有别于众多其他便利店品牌的是,它创立了将24小时随时购物的场所与有用餐空间的及时快餐店模式相结合的「康宝商店」经营模式,而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便利店刚刚兴起不久,这样的创新令业界耳目一新。
为了让顾客能够在店内愉快用餐,MINISTOP还设有专门制作食品的厨房区域,顾客在MINISTOP买到的蛋卷冰激凌,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大小的便当,以及亲手捏制的饭团,随即就能在店内的用餐区域里食用。而「康宝商店」的模式作为MINISTOP的品牌特点,也十分严格地贯彻到日本的每家MINISTOP中,无论面积多小,MINISTOP都会设置顾客用餐的区域。
ministop贩售的蛋卷冰淇淋
HOTSPAR
开设时间:1977年12月一2015年
茨城县的超市kasumi的创立者神林照雄,在大型超市与小型便利店的竞争热潮中,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找到新的出路,就在这时,他偶然知道了欧洲的自发连锁便利店SPAR,于是在1977年成立SPAR茨城县本部,开始展开名为HOT SPAR的便利店产业。
处于摸索阶段的HOT SPAR的店铺,其实也有一点像以售卖生鲜为主的小型超市,直到1985年3月,HOT SPAR才开设了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加盟的合约形式也从自发型连锁便利店模式,变成了特许经营。
spar欧洲连锁店
1998年,HOT SPAR遭遇了创立以来的第一次财政赤字,最终亏损高达1.52亿日元。这使得HOT SPAR的便利店产业受到巨大影响,增设店铺以及开拓日本新市场的计划也不得 已中断。为了避免破产,2001年HOT SPAR 向 Cocostore 转让了约 46.29% 的股份,随后更是以面包、和果子、快餐为中心着重开发新产品,同时建立和Cocostore统一的售卖方针,最终在2005年5月得到久违的盈利。2007年11月14日起,HOT SPAR决定从 日本SPAR本部脱离,将旗下所有店铺名变更成Cocostore。2008年6月Cocostore East公司成立。直至2015年,Cocostore的股份卖给了全家股份有限公司,Cocostore East的便利店也由此画上了句点。
主要贩售生鲜的spar迷你小超市
Cocostore
开设时间:1971年7月一2016年11月
Cocostore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Cocostore便利店,名字里面的字母「CO」取自英语单词「convenience」和「comfort」,显而易见,意在给大家带来方便和舒适。
最初的Cocostore是名古屋的盛田酒业旗下的山泉商店为拯救被大型超市夺去客源的小型零售商与酒类零售商而推出的便利店品牌。1971年7月 11日,Cocostore在爱知县春日井市开设了1号店(2016年9月1日后变成TAC-MATE,并于11月闭店),虽然Seicomart 也说自己比7-Eleven开得还早,算是便利店中的前辈,但Cocostore却直接在1号店入口右侧摆放了刻有「日本便利店发源地」的纪念碑,还吸引了广告界人士拜访。2016年11月Cocostore 1号店倒闭之时,媒体报道的标题为「日本第一家便利店,闭店!45年历史落幕」。
Cocostore 1号店
2015年10月1日盛田昭夫将Cocostore的股份卖给了全家股份有限公司,随后Cocostore的品牌依次向全家的业态转型。2016年8月Cocostore的官网关闭,部分未能够收入全家旗下的Cocostore店铺(冲绳地区部分)变成了 TAC-MATE。
值得一提的是,咖喱连锁店品牌 coco,虽然同样发源于爱知县,两者名字也相似,但是与Cocostore并没有关系。
没想到每天都会路过的便利店背后竞争也是如此激烈呢!你最喜欢哪家便利店呢?
陈鸣 / text
曹雅琦 / edit
Google / photo
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