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蝉创意
蝉创意是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Just kidd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ADYMAX  ·  15条要闻| 传Kim Jones 向 ... ·  3 天前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4 天前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蝉创意

别再消费俞飞鸿了,这是一种“歧视”

蝉创意  · 公众号  · 时尚  · 2018-06-25 23:00

正文

↑↑↑

网友: 俞飞鸿真是老男人的照妖镜,谁照谁露丑。

俞飞鸿: 我不是。



最近舆论又把俞飞鸿推上了热搜的风口浪尖,远远望去,万人口舌的油腻感隔着屏幕就能贱到你的键盘上,甩也甩不掉。


这次的热搜主题 #俞飞鸿,老男人的照妖镜# 好像给俞女神树立了一面女权大旗,差点就以为心尖尖上的女神遭遇了什么重大攻击。



其实事情的开始,主要因为窦文涛问她的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你觉得单身时间久了,一个人的精神正常吗?”


窦文涛:“你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了,一直单身到现在?”

俞飞鸿:“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啊,对我来说。单身或者结婚,我不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我觉得哪个阶段更舒适,就在哪个阶段”。


而“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的大前提是——


窦文涛:“我觉得单身真的不是俞老师个人的问题,这将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而且我觉得会深刻影响到人类的未来,过去咱们以为阴阳相配,人总得有一个家庭,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我身边很多朋友,咱们认识的很多朋友,我觉得他们精神世界很丰富啊,当然他们是男性。我觉得这个不能就是单独把男性和女性分离开,女性单身就会不正常吗?”


围绕着女人、婚姻、性、父母观念多维度讨论了“单身之余大龄女青年”的影响。


而以上两个问题恰好是目前现阶段,当代人遇到的最大“困境”,俞老师回答的也不见得完美无瑕,但恰好是这两个问题触碰了大众的G点。


《锵锵三人行》这期节目,播出时间为2016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讨论与围观,那时候“老男人”也并非同“剩女”一般,是带有歧视色彩的词语。


而如今恰好凭借几张截图,就让俞老师成了照妖镜,而窦文涛、冯唐也被讨论成为了油腻的、直男癌的老男人。



1.俞飞鸿根本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酷


俞飞鸿的问题对于你来说是问题,所以你觉得她酷到不行。


“酷”这个字,俞飞鸿首先是一定担当的起,之前蝉主就写过一篇关于她的文章: 承认吧,她才是中国女性心中唯一的女神!


从小就是模范榜样,漂亮偏不食人间烟火,努力偏能顺理成章的有出色的成绩。有演技有颜值,在事业上也不急于求成。


在大家都在努力把剩余价值变现的时候,她在干嘛?Enjoy Life啊~



一直在大众视野的劳模形象,向来都是草根逆袭,郁郁不得志,小人得志等范例。直到俞飞鸿的出现,才给人们当头一棒,原来真的有优秀的人,从小优秀到大,而且会一直如此。


如过一定要给俞老师贴一个标签,蝉主觉得是顺其自然,一定使用网感词汇,那就是佛系。


20岁的时候渴望30岁,30岁的时候更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参加许知远《十三邀》的时候,俞飞鸿被问到:你对年龄的感觉会发生变化吗?感觉强烈吗?还是无所谓?


我从来没有觉得二十岁的年纪真美好,其实我特别不喜欢自己十几二十几岁时候的状况。(三十岁后)可以在自己的精神状态里头,也就是说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自己是主人那样的感受。



年龄上,从来没有留住“青春”的强烈感,也没有“衰老”的焦虑感。


对自己的样貌,有清醒的认识和坦然的面对。



许知远见到俞飞鸿的第一句话:“你真的好美。”她也只是礼貌的笑笑回谢。面对许知远很委婉的提问:“你会喜欢衰老带来的美感吗?”


我不知道啊,这个没有尝试过,它变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吧。保持心灵的一份美好,比你想要去延缓外表的衰老,更持久吧。


谈论到拍戏部分,她也是一个进入角色很快,抽离角色也很快的人,把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


得奖是对获奖作品的肯定,而并非终身成就。 奖项之于她是锦上添花,而并非人生目标。



俞飞鸿的酷,一定不是吊打老男人的酷,而是生活中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一定要到达的目标,但是有属于自己心中的底线。


虽然还没有得到,但是得到了又怎样呢? 【佛系如俞】


做自己的人生信条,不是比什么大龄剩女、结婚态度更酷吗? 早点做自己的主人,舆论视野里的问题就不构成问题,你也可以很酷。



2.年轻时,别人在眼里闪耀


年轻时你想活成任何人的样子,而并非自己。


如果说手串是中年男子油腻的代表作品,那么手机就是年轻人最好玩的手串————讲真的,有些人的手机都能包浆。


手机早就成为了大多数人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打开手机,基本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三观六感。


我们都习惯了跟着大众焦点找寻自己,而忘了自己的模样。一天24小时,28个小时都趴在手机上,高谈阔论乐不可支。


以为表达了自己,就是活出了自己。看到别人酷酷的样子,认为站成一派自己就可以成为那个样子。



回到婚姻的看法:结婚怎么了?不婚又怎样?单身 so what?


婚姻从来都不是必选题,成年后的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人生下来,除了父母是不能选择的,后来的朋友、工作、你想成为的样子,都可以凭借自己去触碰,并成为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