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出生在上海日本人最多的地方,应该也是全国日本人最多的地方,我也从小就接触日本人,记得小时候家对面有个大商场,里面的东西贵的离谱,这么贵的东西怎么会有人买(后来知道里面的东西都是卖给日本人的)
夏天家里没空调我就跑到商场里玩,商场四楼是卖玩具的,都是正版进口玩具,小孩子可以免费玩,我就混在七八个孩子里一起玩玩具
这里面就有不少孩子是日本人,这些孩子的爸都是外派到中国的员工,那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日企进入中国,这里就是他们的“聚居地”
老婆孩子跟着丈夫一起过来,住的是公司安排的虹桥开发区的高级公寓,孩子读书也都是这里的外国人学校
虽然我跟他们语言不通,但我印象里从来没有被排斥过,一帮小屁孩隔三岔五在一起玩玩具,玩的很开心
这就是我小时候对日本人的印象
后来伴随着日本动漫大举进入中国,所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孩子都或多或少受到日漫的影响
我是生长在“中日关系蜜月期”的孩子,那时候也根本不懂国与国间的厉害关系,只知道日本人很友好,礼貌,日本动漫和日本文化,都很有意思
但多年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破裂,大规模反日开始
同样的地方,我小时候经常去玩的地儿,成了反日抗议最集中的地方,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打砸抢
毕业后去日本访友学习,也了解了更多的日本,发觉在日本的日本人,比在中国的日本人更拘谨
在中国的日本人有一种稍稍放肆的感觉,话很多,也会和你乱七八糟的讲很多东西
可在日本的日本人大概是受到日本社会文化的刻板影响,礼貌也礼貌,友好也友好,但少了一份能瞎聊的放肆
讲这些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就我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来看,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是很分裂的两类
日本人对于政治的热情,要远远远远低于中国人
只要你去过台湾,晚上准时打开他们的电视,你就会看见五花八门的,各种各样的政论节目
讨论的,吵架的,表演的,这些台湾的政论节目,也被朋友们戏称为“相声节目”
确实不假,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表演成分,看起来电视上吵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杀了对方的两党喉舌,下了电视可能是一块去吃火锅的好朋友
这里我就不直接点名了
吵架是工作,火锅是生活,又没深仇大恨,谁也别当真
但在日本你晚上打开电视看政论节目,翻了好几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跟找珍稀动物一样
日本的政论节目不多,而且还都是一副性冷淡的姿态
专家们在镜头前冷静的摆观点,讲政策,分析问题,是个很适合失眠用户看的节目
大概日本电视台自己也知道,这么无趣的政论节目,谁会看啊,后来电视台就抓来“搞笑艺人”,加入到政论节目中
像上面这种政论节目,前面坐专家,后面看一看,很多是搞笑艺人,这些艺人被抓到政论节目来,就是为了活跃气氛的
但就算这样,日本人对政治的热情都要远低于我们中国人,我问过很多日本朋友,为什么日本人对政治冷感
大家都有一个较统一的观点:
谈那玩意儿干嘛啊,那是政治家的事
后来我又和台湾朋友一起讨论这问题:为什么日本人对政治冷感,而中国人对政治的积极性很高?
台湾朋友的意见是:
我们啊,整天对国家大事指手画脚的,都以为自己很牛,政客都是傻逼,这个时候怎么能搞这个政策呢?这个时候政府应该这样,这样,这样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文化差异
日本人认为,政治是政治家的事
中国人认为,政治是我们的事
当然你要说绝对,那肯定不是百分百的,也有日本人认为“政治是我们日本人的事”
日本人和日本政府这两个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割裂的,里面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坛的混乱
现在安倍一家独大,但在安倍前日本搞了个在任何民主国家都很少见的“十年九相”
十年换九个领导人,这你敢想吗?但日本就做给你看了
十年换九首相,日本人什么反应呢?
——也就那样吧,我就过好我的日子行了,我也不关心,我也懒得关心
要是中国十年换九个领导人,那还得了,那肯定全民抨击,全民大讨论,我们的体制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对,一定是体制这个根子出了问题
我们要从体制上,根除“十年九相”现象
日本“十年九相”后,日本人对政治的冷淡越来越高,直到现在安倍晋三上台
我从不否认安倍是个有能力的政治家,安倍已经是日本在位最长首相了,这很不容易
在日本政治圈给安倍晋三冠上的名号是,
“忍辱负重的狡猾变色龙”
大家别误会这个名号,这名号其实是“褒义”的,光一个“忍辱负重”,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或者说忍辱负重,其实是很多政治家都难以做到的
这次武汉疫情,日本上下的援助和加油让人感动
除了援助物资外,日本的街道和商场贴出了武汉加油的标语
普通的日本人在大街上为武汉募捐,90度鞠躬
日本芭蕾舞团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加油
日本为“中国加油”的举措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反观一些西方国家,拼了命的想要把这次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污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还故意殴打华人,远离华人,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屡见不鲜
可日本人绝对是这次疫情里最积极帮助中国的群体之一
日本政府,当然也为中国疫情提供了相当帮助,安倍也罕见的展现了一副,亲华首相的姿态
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个名号一样,
“忍辱负重的狡猾变色龙”
2016年美国大选,绝大多数机构和民调都认为,特朗普赢得机会不大,大家都认为“希婆”虽然不招人喜欢,但还是会赢
最后开出的选票结果,其实也是如此
希拉里比特朗普多赢了300万票
要是美国采取的是一人一票制,那希拉里就赢了,可惜美国是“选举人制”
你选票拿的多没用,要多拿点
选举人票
才行
而就在希拉里声势滔天的时候,安倍晋三出访纽约,向希拉里表忠心,两人非常愉快的见了面,唠了嗑,打好关系,安倍静等希大总统上台
同一时间,其实特朗普也在纽约,在他的特朗普大厦里打选战,不过安倍没有半点想去和特朗普打个招呼,拜个码头的意思
安倍就是押宝希拉里会赢,他如果还去拜访特朗普,就显得不那么忠心了
后来尴尬的一幕,大家也都看到了,希拉里落败,特朗普当选,安倍晋三傻眼
拜错了码头,错把大姐当大哥
这样一来事情就很难办了,噢当初你来纽约招呼也不打一个,一门心思扑在希婆身上,现在她失势了,我当选了,你又来贴我了?
事实是,安倍晋三厚着脸皮真去贴特朗普了
安倍为了弥补这段与特朗普的裂痕,做了很多努力,出了很多丑
那是真的出丑,不打引号的出丑,而且还是在国际媒体前特朗普就故意给安倍的难堪
诸如捏手,诸如像拍狗爪子一样拍安倍的手
这些安倍都认了,也忍了,不管特朗普有意无意的怎么羞辱他,他该讨好地还是专心讨好
送特朗普高级球杆,当陪打球的球童,还被拍到为了追特朗普,从沙坑上滚下去
安倍这“忍辱负重”也算是做到了家,终于换来美日关系的稳固
试问有哪国元首愿意在国际媒体前出丑和被羞辱的?
除了安倍,还有谁?
就算是非洲小国,在国际场合也都体体面面的
安倍忍辱负重的表现让国际媒体嘲笑,但也让日本和美国维护好了关系
而在对于中国的态度上,安倍则是名号的下半段,
“狡猾的变色龙”
2006年,安倍第一次当首相时,上任后他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不是老大哥美国,而是中国
当时东亚普遍认为,安倍为中日友好打开了新的篇章
不过后来自民党大选中惨败,安倍也下台了
2013年安倍再次上台担任首相,而和六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安倍上台,矛头直接冲着中国来
在钓鱼岛问题上安倍屡次发表强硬谈话,直接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底线
而在另一边,安倍积极配合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政策”,全力倡导TPP的尽早成型
“重返亚洲”和“TPP”都是美国用来围堵中国的战略,安倍比任何人都积极的参与到围堵中国的队伍中
中日关系在安倍的二度领导下,跌入史无前例的冰点
同一个人,对中国展现出两副截然相反的态度,这变色的能力堪称迅速
2017年,特朗普上台,TPP被废除,重返亚洲也不提了,取而代之的是
“贸易战”
贸易战炮火也冲着日本来了,这让安倍不断调整对外政策
在特朗普大棒下,全球深受其害,日本更是需要找到朋友一块来抱团取暖
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取暖对象
中日之间,这些年都处于一种“政冷经热”的状态,政治上相互摆臭脸,但社会上,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供应链合作,都比以往更密切
2018年,全球访日游客3000万,其中中国游客就高达800万,中国人去日本不光最多,而且消费力也是最强
现在疫情一来,中国游客这笔巨大的经济财日本就吃不到了
根据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的预估,春节假期是中国人消费力最旺盛的时候,这次疫情日本光是旅游观光的整体损失,就将达到800亿日元
另外日本在全球投资的企业共7万家,其中有3.5万家投资在中国,疫情冲击下这些在中国投资的日企损失惨重
而在供应链方面,由于中国工厂的停工,日本对中出口的商品也大幅下滑,其中尤以半导体零组件和汽车产业相关零部件下滑最盛
根据2019年的贸易统计,2019年日本对中出口半导体及组件9800亿日元,汽车及零件7800亿日元
此外日本2019年还问中国买了3200亿日元的汽车零组件
如果中国工厂无法开工,那日本这边库存耗尽后,日本国内汽车工厂的生产也会停摆
中日之间在经贸上深度捆绑,在整条产业链上也相互依存,日本政府站在自己国家经济的角度考量,比谁都急,这该死的疫情怎么还不结束
变色龙选择变色,是为了适应环境,更是为了自我保护
安倍政府的对中态度大转变,和国际环境密不可分
他不变色,自己的生存就会面临危险
而且在和朋友一起做相关讨论时(是的我们中国人就是那么喜欢评头论足)
大家就认为安倍这个人他并不亲美,当然也不可能亲中,安倍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政治家
他的抱负在于,“以经济建设为纲,以日本再度崛起为中心”
安倍力推“地球仪外交”,频繁出访各国,在国际间不断创造日本的能见度
下图是日本官方公布的安倍出访记录
安倍这个举动,在日本“十年九相”期间是罕见的,在日本经济腾飞时期也是少见的
安倍是一个最能跑,也最积极跑的首相
他不光跑,还带去了日本影响力
之前给大家写过,日本和中国一样在积极投资非洲,在一带一路的一些节点上也和中国叫板
日本自卫队,参与国际维和,又向西奈半岛派驻自卫队
日本已经在计划建造战败后,首个永久性海外军事基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