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胖东来超市将在郑州开店 ·  15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麦当劳造出“CFC”和肯德基贴脸开大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传日本财团起草特斯拉投资日产汽车的计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有朋自远方来,我该笑该哭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5-12-05 22:39

正文

1.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拍成电视剧了,每晚在央8播,CNTV可在线观看,李雪健 辛柏青 朱媛媛主演,名字降格成了《为了一句话》。剧还是挺耐看的,刘震云是这部戏的创作指导,作品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都作了调整,如把『喊丧』这一经典桥段去掉,主体还是围绕着疾走在社会底层乡村人物的话和理,为了寻找一句知心话,跋山涉水,所经历的艰难的人生和心路历程。

2.原著里面有两个老年角色很出彩,私塾教书匠老汪和意大利传教士老詹。


书里面刘震云借老汪之口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做了不一样的解读,『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而在电视剧第6集里,这个论断则转换到杨百顺拜会老詹的对话里了:

老詹:『百顺,我好长时间没这么高兴了』

杨百顺:『大爷,孔子说过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就是你这种情况,就是说我从远方来了,我很高兴。』

老詹:『这个孔子真会说话啊』

杨百顺:『诶,大爷,我想通了,这句话表面上是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了是很高兴的事,可实际上是感叹身边没朋友啊。大爷,您是不是也跟孔子一样,在延津没朋友吧。』

老詹:『认识的人很多,但是说上话的人很少。』


3.关于说话这个事,刘震云在《手机》里面早有洞见性的论述,手机是手雷,是利维坦。由动作,至语言,至山歌,至书信,至电话。后来又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难转易,现如今,又似乎由易转难了。 这难,大约有两种原因,一是无话可说,二是说的太多。手机在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同时也让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隐私和自由。


刘震云说,好的作品是通过情节、细节、对话以及情节与对话之外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把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乱象和人的情感码放清楚。这是文学存在的必要性。


4.我老想起电影《江湖告急》里的一个桥段,吴君如因为梁家辉出轨而伤心欲绝,黄秋生扮演的关二爷则捋胡须安慰她:『当年千里送嫂,你可知我为何要月下读春秋?我也是个男人啊。』



然后我又想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河南延津,还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老詹他来中国传教一呆几十年,他就不怀念意大利的电灯和留声机么?支教被很多年轻人视为宝贵体验,但极少有人愿意或能够在落后地区带上5年,尤其当你从进步社会过来时。最新的例子还是五年前听说的德国乡村教师卢克安,又一个老詹,不过最后被遣返了好像。


5.有位朋友一年前因为车祸意外去世,我在人人微博知乎搜索他的名字,现在还有好多人在悼念他,不曾想他曾经影响过好些人。他喜欢健身,暴走,热心公益及帮助朋友,他最后一次因为出书组局喊我去时我在办公室整理一家过气老土看不到任何发展前景的奢侈品电商的研究材料。


我跟他因为工作的事情在2014年来往多了几回,上半年搜狐是没涨薪下半年是承诺没兑现,他一直想走但是并不想再做之前的工种,至于具体能干什么他也不确定,能确定的只是他未来几年要出国跟女朋友在一起,我一直忽悠他来还在筹备阶段的界面。4月有天晚上我们沿着二环完整暴走了一圈,一路上闲聊的都是暴走装备和共同认识的人的八卦。年底他出事后前老板还极其罕见的联系了我下,她一周前约他聊合作可能时他提到了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