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言飞语
好的产品总是充满善意。好的文章亦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年薪40W!转AI产品经理后,我明白了有人带 ... ·  昨天  
三节课  ·  分享5个DeepSeek免费使用工具 ·  2 天前  
三节课  ·  DeepSeek直播实操课,限量300人免费报名! ·  4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继App后,百度PC端AI搜全面接入Deep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言飞语

如何成为“增长黑客”?

刘言飞语  · 公众号  · 产品  · 2019-04-08 20:30

正文


我们说一家好的互联网公司是数据驱动的,任何感性的、经验的东西,都会被转化为数据模型,而在这个行业变化剧烈的环境下,不管你是产品经理、运营、市场、设计师还是工程师,每个互联网人都应该有增长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不妨看看最近几年行业经历的各种震荡和变化:

  • 随着人口红利的萎缩,2016年左右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 2017年可口可乐宣布取消CMO(首席营销官),由CGO(首席增长官)替代;

  • 2018年底到2019年,一大批顶级公司宣布裁员并停掉不赚钱的业务,还有不少小公司濒临破产。

  • 各种增长类职位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在我看来,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意外,这只是在为多年前不重视产品价值与用户价值、不惜成本过于冒进的行为买单。


但是在行业调整的过程中,最“倒霉”的还是普通从业者,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去年增长理念在各大公司开始传播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对此感到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不是做增长的,这和他们“份内”的工作没有关系。结果不出几个月,公司大面积裁员,结果自己也不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逆境面前,你可以感到绝望, 也同样可以看到希望。


越是人口、流量、资金红利萎缩的时候,越是增长被重视的时刻,全民要懂增长的时代就这么来了,任何行业,你懂增长,自己的职业发展会迎来更多机会和可能,互联网领域更甚。


学习增长,能给个人带来什么机会?


增长这个概念这一两年非常火,而真正懂得做增长的人少,企业都在高薪急招增长方面的人才,如果你本身就是从事产品或者运营岗位,带着增长经验去求职的话,无疑是一个加分项,并且 市面上年薪30-50w增长方面的岗位比比皆是


另外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老板们开始重视增长,工作3年以上工程师,得重视提升自己在内部的话语权,如果你能 直接负责增长业务,解决好实际业务场景,就有更多的机会晋升中层


如何系统学增长?


这里推荐下极客时间的最新专栏《 从0开始做增长 》,专栏作者刘津,以下是作者介绍:


刘津,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字艺术系, 创办了UGDlab,持续研究并传播独家的UGD(User Growth Design 用户增长设计)跨界增长理念和实战技巧。目前已经培养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大知名公司的产品经理、运营、设计师学习并实践UGD理念,取得了不少成果。


写过 《破茧成蝶》《破茧成蝶2》 这两本畅销书,应邀在多个行业TOP大会、公司发表增长主题的演讲。


曾在阿里巴巴和网易担任设计管理岗位,目前是宜人贷UGD用户增长团队负责人, 为千万级用户体量的产品制定增长策略。


在最近的两年,刘津顺应时代变化,从0开始探索增长,做出了很多亮眼的成绩,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沉淀出了一套体系化的新方法。



为什么我推荐这门课?


最近极客时间的运营同学找到我希望帮忙做下专栏推广,极客时间的平台我还是比较信任的,不过为了给大家把关专栏内容,我专门调研了一圈市面上的增长课程,发现刘津老师的课程更加体系化,故此推荐给大家,它的增长理念并不同于其他,有如下特点:


第一,体系完整,融合多种视角跨界探讨增长。


目前市面上的增长课程多数只有实战分析,没有提炼出完备的理论,这就意味着这些方法很可能只适用于某种特定情形,很难被复制。而我 想要分享给你的是一套可以成功复制的增长思路和实践技巧


第二,实操性强,推动不同职能共同落地增长。


数据驱动产品,产品跨界运营,运营了解设计,设计关注商业价值……增长不仅仅是某个岗位的事情,它越来越成为各个岗位都应具备的一种底层能力。无论是什么角色都需要围绕产品、围绕用户做增长。


然而,光有理论支撑还不够,做增长最重要的是能够落地。


所以她 在专栏里不仅会分享理念,更重视切实可行的落地方式,确保在工作中活学活用。 这套理念可以说一通百通:不仅可以运用在工作上,包括 品牌、产品、运营、用户研究、设计、数据 的方方面面,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决策问题。


第三:快速见效,帮你成为有增长思维的稀缺人才。


据了解刘津之前已经办了几期线上教学,积累了不少授课经验。学员好评如潮,反馈最多的就是,感觉自己的认知维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了,短时间内就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还有不少学员用这套方法提出了差异性洞察及后续的增长策略,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并已经落地执行。


刘津把专栏内容设计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结构 (发现→对比→分析→总结) 这个过程,务必要让大家 “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 ,每篇文章里都有 思维+案例+思考练习 ,通过大量案例让你了解方法,再用方法推动下一轮的实践。


并且最近一年她不断地完善这套独家的增长理念,现在已经初具雏形,希望可以帮助每一个需要的人弯道超车,顺势成为一名优秀的从业者,把握好时代赋予我们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