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职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所有互联网人必备的,做互联网的人不能不懂产品,关注产品,改变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视频号爆单指南 ·  4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年薪40W!转AI产品经理后,我明白了有人带 ... ·  18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品牌不要用流量思维去做抖音本地生活 ·  2 天前  
91产品  ·  利星行汽车小红书运营方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继App后,百度PC端AI搜全面接入DeepSeek,深度搜索赛道再掀波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公众号  · 产品  · 2025-02-19 18:42

正文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DeepSeek作为当下最热门的AI模型之一,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百度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巨头,也于近期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百度接入DeepSeek后的体验与变化,分析百度如何通过与DeepSeek的深度结合,打造差异化的智能搜索体验,并探讨这一合作对AI搜索赛道的潜在影响。


———— / BEGIN / ————

25年刚开始,AI 圈最火爆的莫过于“DeepSeek”,各行各业从大厂、到软件服务商,再到地方政务系统,都在陆续官宣对接了DeepSeek,其中百度和微信的官宣接入,更是推起了更高的浪潮。

在2 月 16 日晚,百度官宣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搜索用户可免费使用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文心智能体平台的开发者也将能随时调用DeepSeek模型创建并调优智能体。

我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意外,在 AI 方面一直高调坚持自研的百度,怎么突然就接入别人家的模型了?

带着好奇体验了一遍,了解后我才意识到,本次百度与 DeepSeek 的对接,跟目前微信接入的模式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不仅仅是开放入口,也不仅仅是成为文心大模型的平行选项,而是一种更有机的结合。

如果说微信当前阶段的接入,更多是国民社交软件开了个场景流量入口给 DeepSeek的原生能力,那百度搜索的接入,除了加入口外,背后还在进行 更深度的技术融合 ,通过百度的RAG 技术优势,为DeepSeek的深度思考,提供更靠谱的知识来源,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使用体验。

目前, 百度APP和PC都已经全量接入了满血版的DeepSeek能力, 也支持了目前微信里DeepSeek 暂不支持的 问答记录和连续对话能力 ,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体验下。

开箱测评

我先拿一个近期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来进行体验,这个问题是:产品的本土化改造。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开始发展海外业务,其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本土化问题,产品的整体设计,包括产品的命名和文案都很有讲究,需要对海外的语言、文化等习惯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场景下用翻译软件来直译远远不够,用第三方服务的成本由比较高,一起这个问题怎样通过百度APP接入的 DeepSeek来解决。

在使用上,与我们过往的搜索习惯一致 ,在打开百度 APP后,需要先输入“海外APP如何命名”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页上方点击“AI+”入口,点击后会先进入AI 搜索界面,进入界面后会先自动基于关键词生成一版AI的答复,如果需要使用基于 DeepSeek 的AI 能力,只需在AI搜索界面下方点击「去试试“满血版”」,便可直接进入 DeepSeek 的问答界面。

在进入DeepSeek对话界面后,我 之前 搜索的关键词会被自动带入,并自动触发DeepSeek的回答 ,下面是DeepSeek 自动结合搜索词进行深度思考后输出的内容:

跟在DeepSeek中直接体验一样,它会先进行展示思考过程,然后再对内容进行结构化输出, 在这个环节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惊喜的点:在百度 APP 中可以对DeepSeek问答的特定内容,发起二次搜索或AI提问。

在DeepSeek回复的内容中,有时候可能会涉及一些专有名词,比如上图问答内容里我们看到的“CVCV 结构”。

在之前,如果我们想进一步对问答里面的信息点进行深挖了解,那就需要进一步在当前对话中跟 AI进行再次提问对话, 当需要二次补充了解的信息越多,最终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原本的阅读路径被打断了, 需要重新翻找对话记录,找到最初答复的内容继续查阅。

我这次发现的一个更高效的用法,就是基于上面提到的能力, 当我们需要对 DeepSeek 回复内容中的特定信息进行补充了解时,直接选中DeepSeek回复的特定内容,出现操作菜单后,选择搜索或问百度 AI, 此时会打开一个新界面展示针对特定内容的搜索或问答结果,我们了解后可以继续返回到当前问答的内容中,不影响我们的主线任务,珍整个体验会更加丝滑。

到了这里,在对海外产品命名的注意事项有了基础了解之后,下一步我希望DeepSeek 能直接结合我的产品功能,帮我想几个产品的名称,输入需求后它回复了以下内容:

可以看到,在推荐名词的时候,它自动 结合了上一轮回答内容 里提到的“CVCV 结构”、“情感共鸣”等命名原则,给我推荐了不同方向的命名。

我觉得“VocalizeAI”这个名字不错,想反向检验看有没有最大化遵循命名的原则,也可以直接让 DeepSeek分析名词的匹配情况,可以看到这里套用的评估规则,也跟前面它提供的命名逻辑一致。

除了可以在百度APP中使用DeepSeek,根据最新消息,百度 PC端现在也支持了DeepSeek,我问了一个最近比较火的问题“为什么杭州能够诞生六小龙”,具体大家可以看看效果,就不再具体展开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