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农庄园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二级教授、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  17 小时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丘成桐任首任院长!顶尖大学成立新学院:8年制 ... ·  17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Cruise被迫裁员50%!高额遣散费打脸科 ...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谷歌/亚麻的BQ题库,附上标准答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农庄园

中美贸易亮“大豆”是“豆着玩”的吗?

三农庄园  · 公众号  ·  · 2018-04-11 22:27

正文


文/庄晋财(江苏大学教授 博导,广西特聘专家)

清明回乡踏青,刚刚进屋,就传来中美贸易战升级的消息:美国时间2018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铁拳出击,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及汽车、飞机等部分工业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在4月1号中国宣布的反制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措施中,中国对美进口约30亿美元的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中没有大豆,许多网友觉得中国反制有点手软,期待着“大豆”这张王牌早点打出来,给美国以打蛇打七寸之痛。然而才过两天,大豆这张“王牌”就出现了,让许多人“解气”! 如果我不是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又来自“腐竹”之乡,或许也会觉得很“解气”,但由于这两个身份,我对待这个问题就要审慎得多,不得不思考“解气”之后该怎么办。

美国何以能够“豆”我们?

说起大豆,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就是我们说的黄豆吗?可就这小小的“黄豆”,为何美国可以这样“豆”我们?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自由贸易规则的助力。 按照重商主义的说法,一个国家要想富裕,就要在与别国的贸易中“多卖少买”形成贸易顺差,把财富留在国内。但是,如果每个国家都只想卖不想买,又怎么能够把东西卖出去呢?因此就有了多边贸易中共同遵守的削除贸易壁垒的规则,如今最广泛被接纳的就是WTO规则,它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共同遵守开放市场的相关规定。中国为了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经过艰苦谈判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这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到了非常广阔的世界市场。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因为有了自由贸易规则,中国向美国放开了农产品市场,大量的美国大豆就可以跑到中国市场来销售,跟中国的大豆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这是美国能够“豆”我们的制度基础;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势。 如果说自由贸易规则让美国大豆能够卖到中国市场而没有壁垒,那么,美国之所以能够经常能够“豆”我们,主要是因为它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人说“美国只有农业,没有农村”,这句话的意思是,美国的农业其实跟城市的产业没有多大区别:同样的企业化管理,同样的规模化经营,同样的深度细化分工,一个家庭农场动辄逾百公顷,那自然不是我国豆农的小农经济可以比拟的。美国大豆的产量优势注定需要到中国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美国能够“豆”我们的产业优势基础; 三是国家支农体系的完善。 有了WTO的自由贸易规则,又有了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美国的大豆生产者接下来就是如何能够寻找市场竞争优势把大豆卖出去。我们知道,在自由贸易下产品要能够进入别国市场,就得有价格优势,让豆农能够获得好的收益。但是大豆不管在那种生产方式下生产,总归还是属于农产品,总还是受到生长周期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收入稳定性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为了鼓励农民进行生产,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农业补贴政策。美国对于豆农的补贴十分完备,既有价格补贴,又有收入补贴,不管是市场价格高还是低,对豆农都有相关的补贴,本来美国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就有规模效应,价格上就存在优势,加上这高补贴,美国大豆走向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就十分明显,有数据称,美国大豆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到岸价格比国产大豆还要低近10%以上。可见,农业补贴为美国“豆”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中国被美国“豆”得有多惨?

美国“豆”中国的事情已有很长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对来自美国的大豆仅征收3%左右的关税,导致大量美国大豆可以源源不断销往中国,仅2010至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就从5479.8万吨增加到9552.6万吨,增幅高达74.3%。这些年中国被美国“豆”惨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的大豆产业被美国“豆”死了。 中国大豆产量曾经是世界第二,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占世界的份额超过20%。从理论上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市场迅速扩大,这本应是中国豆农的福音。但是,由于美国大豆的涌入,完全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豆农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极高且得到政府高昂补贴之下的美国大豆面前节节败退,纷纷放弃大豆种植,从而使得中国大豆消费超过80%依靠进口,自己生产的大豆仅能满足本国消费总量的不足20%,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的份额也减少到5%左右,自由贸易之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就这样被美国“豆”到快要崩溃了!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水稻田边的田坎上都种满大豆,旱地里也时常一片片地种上大豆,可是现在回到家乡,已经很少见到大豆种植的痕迹,农村人要吃大豆都是到市场上去购买,这些购买的大豆几乎都是来自美国。 二是中国日常消费也被美国“豆”玩之中。 我个人的经验发现,如今大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绝不是吃不吃腐竹和豆腐那么简单。记得在小时候,农村家庭家家户户都养猪,我们就是从小打猪草长大的。那时一年养一头猪,过年杀之,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但在平时要吃上一顿肉就近乎是一种奢望。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自然就希望天天能吃上肉,因此,养猪提速就在自然之中。如何提速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改变猪的饮食结构,催着猪快点长,猪饲料产业应运而生,当然不仅仅是猪饲料,还有鸡饲料,鸭饲料,牛饲料,鱼饲料,等等等等。在这些各种各样的饲料里,豆粕是主要成分之一,豆粕的原料就是大豆!所以,如果中国自己的大豆产业不要被美国“豆”死了,自己可以“豆”活一个规模多大的饲料产业啊!可是,现在这一切都得依靠美国“大豆”。今天美国挑起贸易战,我们以征收美国大豆关税加以还击,虽让美国的“大豆”有点“蛋疼”,但对我们自己的影响也十分巨大,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试想,一旦大豆价格上升,猪饲料价格猛涨,猪肉价格猛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物价必然大涨,通胀的可能都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自然逃不出美国的“豆”玩,小小一颗美国豆,就能把我们“豆”得很惨! 三是中国人的身体健康也在美国的“豆”玩当中。 我是江西人,在现在清明季节讲到江西,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婺源的油菜花,那个美啊!不过在小时候,我们对于油菜花的渴望,并不在于花有多美,而在于炒菜时有一勺油。在我的记忆当中,每年中秋节后江西人收割完晚稻,就开始种油菜,第二年的春插之前,收割油菜 榨油,一家人的油料就有了依靠。可是现在回到老家过年,看见大片大片的土地在冬休,并不见往日那金灿灿的油菜花,一般的农村里已经很少有农户再种油菜了。那么,农户吃的油从哪里来呢?当然是市场上去购买,购买的油大多是大豆油,这些榨油的大豆自然也是大多数来自于美国了。据称,这些用来榨油的大豆由于来自美国,也就大多数属于转基因大豆,我不敢说转基因大豆榨的油是否会影响人的健康,但由于看到转基因对于农作物产量带来的影响,已经有不少地方在尝试用转基因技术增加农业产量,这个潜在的风险就不能说是完全不存在了。不管怎么说,转基因大豆的规模化种植方式,严重依赖农药化肥来提高产量,跟老家原来的有机油菜籽相比,总是不那么生态的。由于美国“豆”的到来,农家生态养猪被饲料猪替代,生态油料被转基因豆油替代,有机农业被规模化的依赖农药化肥的现代农业替代,对健康的影响我总认为是不可小视的。

中国如何防止总被美国“豆”着玩?

由此观之,一颗小小的“豆”实在是隐藏着一篇大文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改善中美“大豆”贸易给我们带来的风险,而不要总被美国“豆”着玩呢?为了反制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征收25%的关税,据称这将使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暴跌70%以上,当然这对美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因为突然没有美国大豆的到来,老百姓仍然要消费跟“豆”有关的消费品,如果这些消费品都价格猛涨,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大国博弈就是这样,我们不可能由着特朗普总统任性而毫无反应,因此反制是必须的,但不能仅仅有反制措施,还得考虑如何降低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是改善大豆的贸易结构,降低对美国大豆的贸易依存度。 现在我们的大豆70%以上来自美国,过于集中依赖于一个国家,又是关系到日常生活的低需求弹性的消费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我们的侃价能力,这也许是美国这次敢于这么放狠话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即便一下没有办法扩大或者复活自己的大豆产业,也应该改善贸易的国别结构,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国家都是大豆生产国,可以通过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大豆进口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二是完善我国的大豆产业补贴政策,恢复豆农信心,振兴大豆产业。 美国大豆具有如此的比较优势,国家还给豆农各种补贴,使我们的豆农完全没有反手之力,只能选择放弃。因此,要想恢复我国的大豆产业,国家的扶持政策必须完善,不能让豆农总在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抵制强大的市场冲击。现在跟美国大豆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如果能够补贴到豆农身上,不仅可以降低国家对美国的大豆贸易依赖,还可以提高豆农的收入水平,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三是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实现大豆产业的现代化。 我国豆农之所以不敌美国大豆的冲击,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豆生产依靠小农模式,分工程度低,规模小,成本高。乡村振兴时代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为转变土地碎片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制度基础,乡村振兴政策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大豆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奠定了产业组织基础,这些都为恢复甚至发展我国大豆产业提供了机遇,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乡村振兴首先在于产业振兴,如前所述,大豆产业不仅自身需求前景广阔,而且具有行业带动性强的特征,因此,振兴大豆产业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