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所不能
财新传媒出品。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能源电力说  ·  河南微电网怎样建?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河南微电网怎样建? ·  昨天  
企业专利观察  ·  汤森路透的胜利,是否为“AI版权化”开了绿灯 ·  昨天  
企业专利观察  ·  汤森路透的胜利,是否为“AI版权化”开了绿灯 ·  昨天  
你的Sneaker  ·  全国多地发售!Nike Kobe 6 ... ·  昨天  
你的Sneaker  ·  全国多地发售!Nike Kobe 6 ...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远不止储能!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  2 天前  
能源电力说  ·  远不止储能!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闽南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所不能

财新周刊 | 经济复苏热钱涌动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再来

无所不能  · 公众号  ·  · 2021-03-15 15:11

正文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9期《财新周刊》商业栏目
文| 财新记者 罗国平 卢羽桐

经济复苏,热钱涌动,市场情绪火热。工业金属、石油化工等所谓“顺周期”板块,自2021年2月以来突迎爆发性行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崛起,令市场一度热议超级周期有望再来。但进入3月份,顺周期板块很快陷入剧烈调整。

所谓“超级周期”,是指大宗商品持续多年的上涨或高位徘徊。2000年至2014年,受中国、印度需求支撑,以及中国在2008年的“4万亿”计划,石油、铜等主流大宗商品曾走出一波超级周期行情。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实行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截至2020年12月底,美欧日三大央行M2(广义货币供给量)46.8万亿美元,同比大增21.16%。其中美国国会已通过数轮经济援助方案,总规模达4万亿美元左右。美国新任总统拜登上台后,给出的1.9万亿美元纾困刺激方案尚未落地,近日又传出将推超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基建计划,掀起了市场对“放水行情”更大的预期。

美国激进的财政刺激计划推高了经济增长预期,加之疫苗接种顺利推进,消费复苏前景利好原油。过去两个月,美国通胀预期开始抬升,资本市场中的“再通胀”交易变得活跃起来。大宗商品迎风起舞。覆盖19个大宗品种的路透CRB商品指数在2月以来最多上涨约12%,较2020年4月底拉升超过八成。和新能源概念相关的上游金属原材料更是市场追逐的热点。LME铜、LME铝、LME镍、LME锡分别最多上涨约22%、13%、13%、18%,碳酸锂价上涨超过30%。尤其伦铜一度冲破9600美元/吨,创九年半新高。

“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价格,已经回到疫情前水平,布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每桶均破65美元,一个多月就涨了约两成。产业链被疫情打乱的农产品也在飙涨,豆油、棉花主力合约分别较2月初最多上涨约19%、13%。钢铁上游的铁矿石,则从2月初的150美元/吨高位继续上涨,截至3月4日涨幅也近18%。

美国长期国债利率自2月中旬一路上行,美元走强,经济陷入滞胀预期,2月底开始,市场旋即调头,大幅回调。至3月9日,路透CRB商品指数较高位最多跌去约3%,伦铜从高位最多跌去8.5%。二级市场最为敏感,和期货市场联动反应,加上被国内多家机构重仓的“抱团股”瓦解,二级市场回调速度比大宗期货市场更剧烈。

2月,有色金属龙头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江西铜业(600362.SH/00358.HK),铝业巨头民企中国宏桥(01378.HK)、央企中国铝业(601600.SH/02600.HK),镍矿标的中国中冶(601618.SH/01618.HK),此外还有中国石油(601857.SH/00857.HK)等,短期涨幅最多普遍在20%以上,港股涨幅更大。中铝、中冶的港股涨势堪称疯狂,不到一个月涨幅高达70%、50%。而至3月9日,短短数日,除石油股,其他股票普遍跌回2月初至2月中旬的水平。

基本面不同,大宗各品种之间分化正在加剧。由于OPEC+限产力度不减,沙特遭袭,美国又因疫情、天气难以短期提升产量,原油走出了独立于其他大宗商品的行情,一路震荡走高。镍则因技术改进,供给过剩预期强烈,价格自3月3日出现大跌,5个工作日跌去15%,回到2020年11月份的价格。

多名产业界和资本市场人士认为,货币超发依旧,通胀不减,有金融属性且有一定基本面支撑的大宗商品,或仍将在高位震荡。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下称“有色协会”)一名负责人指出,金融或资本导致的市场大幅波动,将对产业造成恶劣影响。待全球经济恢复至2019年水平,有色金属产业难免转向下行周期。“产业是老老实实靠本事吃饭,而金融或资本导致的后果一定是产业界来吃。就怕一阵风过去,产业界要清扫一地鸡毛。”

多名实业界人士称,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需求端的成长空间尚不及上一轮“超级周期”,供给端产能逐渐释放必将平抑价格,且企业、产业链、市场层面仍存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英国大宗商品咨询机构CRU近日也发布长篇报告指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通胀预期、低库存、供给端扰动等因素都是暂时的,难以长期持续。


“硬通货”避险效应
……


新能源卖点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