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就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 79 号关于加大金融“反催收联盟”治理力度的建议给出答复意见。
主要提及,当前,金融“反催收联盟”黑色产业链日益猖獗,呈现运作模式“产业化”、宣传方式“网络化”、蔓延态势“扩散化”等特征,严重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扰乱金融和社会秩序,威胁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治理打击刻不容缓。
在健全内控管理体系,厚植行业合规文化方面,2023 年宁波金融监管局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补齐内控短板,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人员管理和文化宣导。同时,深化违规从业人员管理,培育行业文化软实力。
科技赋能风险防控,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宁波市委金融办强化对互联网小贷公司的监管,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精准度,加强借款人信用和资质审核,降低恶意借款风险。目前,P2P 网贷机构已全部出清,辖内互联网小贷公司仅 2 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畅通群众维权渠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断优化 12378 功能,开发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宁波金融监管局督促金融机构处理 12345 转办事项,推进纠纷多元化解。
深化金融政策宣教,长效推动警示教育。宁波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宣教活动,强化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推进建立相关核查机制。
统一行业识别标准,切实加强投诉管理。宁波金融监管局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异常投诉识别机制,明确常见类型,统一标准尺度,组建审核工作组和评审专家委员会。
打击“征信修复”乱象,完善征信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切实加强源头治理。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合力加大监管力度。宁波金融监管局印发相关通知,指导行业协会出台自律性文件,加强重点领域整改整治,发布风险提示。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民生保障。宁波监管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管理机制,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大幅增加。
深化案件分析研究,加强警情线索追踪。宁波市公安局专题研究“反催收”类犯罪特征,持续关注相关警情线索,并与相关公司建立协作机制。
未来,打击治理金融“反催收联盟”黑色产业链仍任重道远。相关单位将坚持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是建立黑名单库,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供金融机构甄别使用。
二是紧盯整治重点,规范催收业务管理,审慎确定催收机构名单
。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建立“四位一体”多元化解机制。
四是践行征信为民,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五是加大惩治力度,联防联治社会乱象,将重点行为作为惩治对象,开展宣教并鼓励举报。
感谢您对金融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
如果需要投稿、转载文章、加官方微信交流群(目前建立多个交流群,需提供身份验证,根据不同身份安排不同社群)
可以添加XJTT55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