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房产第一资讯,洞察未来地产商机,文旅,小镇,养老产业,地产新型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东莞只有四五千?-20250223231222 ·  20 小时前  
京房早八点  ·  北京楼市:买房人开始着急了 ·  2 天前  
布说天下  ·  衷心建议:长沙学位房只买第一梯队! ·  3 天前  
布说天下  ·  衷心建议:长沙学位房只买第一梯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田园综合体:“田园”是特色,“产业”是基础,“综合”是关键,“文化”是灵魂!

特色小镇操盘指南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8-07-22 21:02

正文

文章来源:田园综合体观察

随着田园综合体热的到来,研究专家、规划设计师、开发运营商、金融投资机构纷纷把目光聚焦于此,田园综合体在良性发展中也出现了以开发乡村之名拿地,忽视农民利益的状况,也面临如何协调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发展的难题。这些难题应如何破解?田园综合体发展应如何走上高效理性之路?


坚守与回归:田园综合体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


初秋,位于无锡惠山区阳山镇的田园东方综合体,艳阳高照,景色宜人。在这里,书院、客栈、农田相映成趣,人们在田园里尽情体味着乡村的本色。书院的后院,一棵阳山镇拾房村最老的桃树,维系着游人对土地的自然情感。不远处,“蜜桃猪的田野乐园”里,以泥土、木头、树桩、树枝等原生材质为材料,纯手工打造的乐园让孩子流连忘返。



作为中国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田园东方实现的不仅是一个农业、文旅、社区的综合模式,更是一个与当地文旅产业融合、人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田园社区,蕴藏着人们心底原舍、原乡的乡土情结。


“阳山的农业用地占了70%,要想富民强镇,就要走‘生态立镇’的发展之路。阳山发展休闲生态产业的铺底工作已做了多年,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现代社会,谁有生态,谁就有生产力;谁有生态,谁就有未来。”无锡惠山区阳山镇党委书记吴立刚说。



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阳山镇对生态发展的坚守也经历了痛苦的选择过程。


“我们把138家味精、陶瓷、化工、水泥等污染企业搬出,这个‘减法’是最难的文章。”吴立刚说,但是,没有这个减法为前提,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田园综合体就难以实现。


在吴立刚看来,农村土地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构成了一个乡村发展的“三部曲”。


与政府引导、村民参与提升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可谓独树一帜。尽管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建设,但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从来不把综合体看成是一个单一的项目,“我们本身就是在参与新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把乡村的基础设施发展起来,把河道疏通,把生态打造起来,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新的思路,为乡村创业就业提供新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说,田园综合体是契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产物”。



如今,不仅在无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新农村新农业新城镇建设探索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新的样本和模式不断涌现,一种城乡互动新格局正在逐步确立。田园综合体为城乡的互动格局搭建了新的模型。


在张诚看来,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农业生产是基础,休闲旅游产业依附于农业,呈现田园特色。田园社区则依赖于以上产业,围绕居民和游客,建设田园社区。


“融合发展成为田园综合体的第一要义。”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卢贵敏认为,建设田园综合体,不是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等领域单一的、局部的试点探索,而是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全局性变革。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田园综合体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使城与乡、农与工、生产生活生态、传统与现代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


产业、文化与生态“三位一体”:实现农业、休闲与社区的融合


回归田园,田园生态不可或缺。以村落房屋为例,拾房村原本是一个苏南地区普通的自然村落,在2013年村民全部搬迁后,房屋有的被拆迁、有的倒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村落自然形态,田园东方综合体在建设中“刀下留房”,选取了十座老房子进行修缮和保护,还保留了村庄内的古井、池塘、原生树木,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村庄的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保护仅仅是田园综合体的冰山一角。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涵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田园综合体实现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的有机结合。


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引起市场关注。按照一号文件要求,田园综合体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这就意味着,田园综合体一头连着乡村的美丽和活力,通向都市人的世外桃源和田园梦想,一头连着乡村商业价值的提升,能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促进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


两年前,28岁的阳山镇桃源村姑娘郁春燕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回到老家阳山镇,来到田园东方工作。在她的眼里,家乡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有蓬勃发展的水蜜桃产业,更有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


“以前我们这里仅仅是卖桃子,后来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卖’桃花,现在推介的则是江南的‘花样生活’。”郁春燕说。


“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基础。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说,要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含金量,保持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在拓展产业链上下功夫。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并非开发一座古村镇,就能唤起乡愁,要使得消失的“原乡”得以重现,开发需要尊重文化、尊重生态、尊重自然。


“土地才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根本,我们做田园综合体,是为了让人看见土地本身的价值。让广大的乡村能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和现代都市文明进行融合,让那些因为渴望美好生活而背井离乡的孩子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土地,并且能同样享有本是城市独有的现代文明。田园综合体不同于一般文旅项目,不是所谓的农家乐或者农村旅游,而是一种承载着土地之情的新型乡镇文化。”张诚说。


以“文化”为灵魂:去掉浮躁才能收获希望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田园综合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已经进行的实践来看,这样的创新实践有效地把政府、农民、市场三方的力量糅合在一起,为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和建设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然而,政府、市场、农民的共赢能否实现,如何处理好田园综合体与农民的关系、与土地的关系,亟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多主体开发中,核心的主体是谁?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田园综合体。


“中央提出以农民为主体的思路,强调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在开发中不能忽视农民的诉求,要以农民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指出,由于一家一户的小农户是分散的,由其集合而成的主体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田园综合体最合适的开发模式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孔祥智具体分析指出,上述模式中,龙头企业可以是多个,合作社也可以是多个,组建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可以田园综合体内不同区域为单元,也可以开发内容为单元。


“例如在田园综合体内需要改造原有农房以承接度假、旅游等项目,就可以动员农民以农房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出资或引进资金对农房进行改造。农作物需要连片种植的,可以流转土地,也可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后者更有利于调动区域内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顺利推进。从长远看,能否真正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孔祥智说。


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看来,田园综合体建设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尤其强调农家乐要让农民乐,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方法论,一个商业模式,一个理想乡村生活模型;它不是以获得补贴为目的的项目包装,不是一场投资游戏。”张诚深有感触地说,农业与其他产业不同,要做好田园综合体,就要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三农”看“三农”。在田园综合体发展中决不可一哄而上,而是要找到农业的规律,农业综合产业的规律,城乡共促的规律,找到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模式。



业界人士指出,田园综合体要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核心产业是农业。田园综合体要体现产业综合,但不能丢弃农业,将综合体建设搞成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兴土木的旅游度假项目。如何确保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既能创新突破,又不走偏,对专家、政府、实践者都是一个考验。


目前,我国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延伸的空间十分有限,要充分挖掘各种农业、农村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使田园综合体真正“综合”起来,让美丽乡村更加具有文化厚度,让乡村在发展中实现产业、文化与生态的互促共赢。


壹方城相关活动推荐: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下的新战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扶贫攻坚工程等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得以统筹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会带来农村土地的规模化流转,而土地流转机制的盘活、规范的建立,又将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将会更具有实践方向。



峰会 · 简讯


峰会时间: 201 8年7月28日—30日【为期3天,含实地项目考察】

峰会地点: 中国-杭州

主办单位: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参会资格: 政府机关、开发商、建设单位、运营商、规划设计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高管

会议规模:400人


峰会议程安排

第一板块: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土地政策、创建实践解读及开发性金融政策解读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陈安华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季 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第二板块: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如何创建及运营模式创新与实践

朱冰: 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 宋娜: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朱家林项目发起人| 傅林江 蓝城集团执行总裁 黄桂利: 上海橘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小桔创意农场创始人

第三板块:欢迎晚宴+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创新IP资源链接会

第四板块:

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IP打造、核心价值创新提炼及实践

柳中辉:湖南 汛龙河控股集团董事长 袁英华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 莊锦华: 中国台湾百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