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中报披露结束,在发展保障保险的行业大背景下,均取得了优秀业绩:保费收入9124亿元,同比增长21.34%,寿险市场占比45.60%,财险市场占比29.60%;净投资收益1628亿元,同比上升9.26%;退保赔付合计3877亿元,同比增加10.85%;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7.76%;内含价值合计18502亿元,较去年年底增11.11%;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合计1024亿元,同比增41.44%。
2017年上半年,新华、平安、太保和国寿寿险内含价值分别为1421亿、4466亿、1998亿和6975亿,较今年年初分别增长9.73%、23.95%、10.02%和6.96%,其中新业务价值是内含价值增长的主要来源,四家公司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28.81%、46.19%、59.0%和31.67%。但新业务增长的原因不同,新华主要依靠新业务价值率,平安和太保则主要依靠新单规模,国寿则相对均衡。另外,新业务价值的提升主要来自个险渠道的保费贡献,相应地银保渠道保费开始大幅收缩。
2017上半年,除新华战略性地选择放弃银保趸交造成保费下滑13.79%外,其余三家保费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且四家公司保费收入合计占比达到45.05%。其中,个险渠道成为保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四家公司个险渠道贡献的保费占比为65.72%-88.8%。分红险仍是各家公司的主要险种,其中太保占比最高,而健康险方面增速最快,太保健康险增速超过70%,而新华健康险占比则接近30%。
四家公司均在投资端对资产配置占比做了微调,以增加灵活性,因此上半年取得了较去年同期更优的投资收益率。财险方面,平安和太保持续发力,在承保端利润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投资端为净利润做出主要贡献。
目前四家公司的PEV仅在1.07-1.23之间,其估值溢价远不及保险公司未来的内含价值增速,因此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我们认为四季度不用担心134号文带来的保费下滑影响,其并不影响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的持续提升,相反四季度保险准备金释放和税延型养老险落地会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风险提示:1,政策和监管风险;2,2017年四季度保费以及2018年一季度保费不及预期;3,资本市场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