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坡上,1名老师肩扛铁锹和书包,领着9个学生在走只有两脚宽的狭隘山道。
老师家里四口人,住着破房子,三人生病,老婆还怀着二胎。
“知识是最珍贵的,知识贵于一切,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切,没有知识的人,可以说在世界上就是虚度一生。”是老师的人生信条。
每次老婆让他离开村子,找份挣钱的工作,他都说再坚持多一会儿,上完这个学期先。
等了了一年又一年,他还在做着这份看不见生活未来的工作。
但,世界总需要有那么一群人,牺牲某些东西,去坚持那些别人不愿意做却又必须做的事情。
每天,他给亡妻写信,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20多年都没变过。
平时他只能一个人玩坦克玩具,踏正步,然后看电视看到睡着。
他并不觉得苦闷,每天翻着老照片,他都能把那些美好的回忆再回味一遍。
可在坟前,他对妻子说,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去找你了。
你以为他是孤寡老人,而他却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我们向往美好,美好与物质挂钩,常常会花尽心思,伪装成美好该有的样子。
但这群别人眼中60分以下的人们,却告诉我们,即便物质不美丽,也不阻碍普通人看见美好,散发美好。
我们总觉得,能够喊出“生活万岁”的人,大都热爱生活;
但这群被生活摧残得遍体鳞伤后,脸上仍然写满了“生活万岁”的人,才是将生活爱得最彻底的人。
看完故事后,总会有一些人,会以上帝视角,去批评他们:有那么多途径,偏偏选这个,太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