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新时代、新计算、新教育”为主题的2019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大会旨在推进新时代计算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计算机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计算机教育新生态。著名信息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舜金融科技安全研究院指导委员会主席沈昌祥院士在会上就网络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智能社会、信息社会、数字社会也就不存在。沈昌祥院士表示,我国《网络安全法》已经施行,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的战略任务“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强调“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安全可信的产品推广应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要求全面使用安全可信的产品和服务来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2000年,国家第一个信息安全5年规划提出人才是支撑
2001年,首批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招生
2002年,招生院校增加了18所
2004年,信息安全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07年,成立教育部信息安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5年,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为什么要开设?沈昌祥院士表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要加强,因为我们遭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和威胁,目前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问题:计算科学问题、体系结构问题、计算模式问题。这三大问题,如果没有人才攻关,是无法解决的,网络空间安全的专业学科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引入人才。
沈昌祥院士强调,开设一级学科不是目的,而是真的要解决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前的“老三样”:防火墙、病毒查杀、入侵检测是没办法的办法,找漏洞、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搞网络安全,传统“堵封查杀”已过时了。
设立一级学科,要设专业,不能空谈,一级学科建设的内涵还是要围绕网络安全的三大问题,要解决计算科学少攻防理念、体系结构缺防护部件、重大工程应用无安全服务的问题。据介绍,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要求实践能力体系包括:技术创新攻关能力、主动防护构建能力、安全综合治理能力、复杂环境对抗能力、追踪取证反击能力。“这五个能力体系是其他学科没有的,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一定要贯彻好”,沈昌祥院士说。
关于如何争创一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做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沈昌祥院士提到:
1、创一流学院目标和任务。
为贯彻关于“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网络安全法》人才培养要求,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决定,加强和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争创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实施建设示范项目。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4-6所国内公认、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完善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跨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门类的网络安全人才综合培养平台。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建设一流网络安全实验室,开展网络安全科研教学活动。聘请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技术和管理人员,鼓励学生在校阶段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积极与国外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创新网络安全人才评价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主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3、改革创新,做好网络安全普及教育。
目前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型,985、211的顶层人才很需要,但是大量需要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要办好重点大学,也要办好一般大学,更重要的是普及教育,要在中小学进行科普教育。要加强师范类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加快中小学网络空间教育,加快中小学网络空间安全教师培养,加快中小学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加快开展全民的网络安全教育。
国舜股份作为一家面向政府、金融、通信、能源、电力、航空、医疗等关键行业的专业化信息安全产品及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商,在
自主创新、研发探索、不断完善自有知识产权的安全产品体系的同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领域人才交流培养。
2019年
国舜股份与齐鲁工业大学
签约,双方今后将
就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据与处理等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研究,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
授牌仪式
国舜股份以国舜金融科技研究院、毕加索实验室等研发技术团队及
专家阵容
,积极推动与高校沟通与合作,促进产学研多方共赢。
未来,国舜股份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在技术、经验、信息等方面与高校学科专业、综合人才等优势的融合对接,继续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实现产教融合与校企共享发展,培养更多网络安全优秀人才。